基桩基础考点(最终).doc
5页一、检测开始时间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条件: 1、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身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 且不小于 15MPa 2、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 28d 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 计强度 3、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应满足第二条规定混凝土强度外,当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 不应少于下表规定时间 休止时间土的类别休止时间(d)砂土7粉土10非饱和15黏性土饱和25二、二、检测数量检测数量 1、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 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当工程桩总数在 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 2 根(施工后采用单桩 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数量相同) 2、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 抽检桩数的 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三三、静载试验、静载试验 3.3.1 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 载力特征值: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本地 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当工程桩总数在 50 根以 内时,不应少于 2 根 3.3.43.3.4 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抽 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30%,且不得少于 20 根;其它桩基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 数的 20%且不得少于 10 根 3.3.73.3.7 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 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 3.4.53.4.5 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 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方法验证检测 4.3.34.3.3 对作为锚桩用的灌注桩和有接头的混凝土预制桩, 检测前宜对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 测 1、 ((4.2.24.2.2))加载反力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所有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的验算;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 4 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1.5 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2、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 0.4 级试验用千斤顶、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 80%3 3、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测量误差不大于 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 0.01mm;直径或边宽大于 500mm 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 4 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 500mm 的桩可对称安置 2个位移测试仪表;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 200mm 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4、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5 倍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2 倍,且经 24h 尚未达到稳定标准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 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 80mm。
6 6、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 Qu u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 Q-s 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 s-lgt 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出现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2 倍,且经 24h 尚未达到稳定标准,取前一级荷载值对于缓变型 Q-s 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 s=40mm 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 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 800mm 的桩,可取 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7 7、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对桩数为 3 根或 3 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小于 3 根时,应取低值8、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Ra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
9、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时,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1.5 倍; 反力梁的支点重心应与支座中心重合10、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 5 倍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 100mm 时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抗拉强度的 0.9 倍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11、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判定:根据上拔量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陡变型 U-δ 曲线,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根据上拔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 δ-lgt 曲线斜率明显变陡或曲线尾部明显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当在某级荷载下抗拔钢筋断裂时,取其前一级荷载值12、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 桩身折断;2 水平位移超过 30~40mm(软土取 40mm) ;3 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13、有裂缝桩的 Q-S 曲线(与有脱节预制桩的图形一致)四四、钻芯法、钻芯法1313、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和钻孔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和钻孔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桩径小于 1.2m 的钻1孔,桩径为 1.2~1.6m 的桩钻 2 孔,桩径大于 1.6m 的桩钻 3 孔。
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距桩中心 10~15cm 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 0.15~0.25D 内均匀对称布置14、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桩长为 10~30m 时,每孔截取 3 组芯样;当桩长小于 10m 时,可取 2 组,当桩长大于30m 时,不少于 4 组五五、低应变法、低应变法15、时域信号分析的时间段长度应在 2L/c 时刻后延续不少于 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 2000Hz16 低应变信号采集和筛选应符合下列规定低应变信号采集和筛选应符合下列规定: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 2~4 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 个检查判断实测信号是否反映桩身完整性特征 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应分析原因,增加检测点数量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1、 有护筒桩低应变检测的波形 (在护筒处有一个同向反射)六六、高应变法、高应变法17、重锤应材质均匀、形状对称、锤底平整,高径(宽)比不得小于 1,并采用铸铁或铸钢制作当采取自由落锤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方式实测锤击力时,重锤应整体铸造,且高径(宽)比应在 1.0~~1.5 范围内。
18、进行承载力检测时,锤的重量应大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1.0%~1.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 600mm 或桩长大于 30m 时取高值1919、桩的贯入度可采用精密水准仪等仪器测定桩的贯入度可采用精密水准仪等仪器测定20、高应变采样时间间隔宜为 50~200μs,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 1024 点21、采用自由落锤为锤击设备时,应重锤低击,最大锤击落距不宜大于 2.5m22、承载力检测时宜实测桩的贯入度,单击贯入度宜在 2~6mm 之间232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1 1 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严重塑性变形使力曲线最终未归零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严重塑性变形使力曲线最终未归零2 严重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幅值相差超过 1 倍3 触变效应的影响,预制桩在多次锤击下承载力下降4 四通道测试数据不全2424、高应变中以下四种情况应采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高应变中以下四种情况应采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1桩身存在缺陷,无法判定桩的竖向承载力 2桩身缺陷对水平承载力有影响3单击贯入度大,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反射峰较宽,侧阻力波﹑端阻力波反射弱,即波形表现出竖向承载性状明显与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条件不符合。
4嵌岩桩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在时间 2L/c 后无明显端阻力反射;也可采用钻芯法核验2525、采用凯司法判定桩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凯司法判定桩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只限于中、小直径桩2桩身材质、截面应基本均匀3阻尼系数 Jc宜根据同条件下静载试验结果校核,或应在已取得相近条件下可靠对比资料后,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确定 Jc值,拟合计算的桩数应不少于检测总桩数的 30%,且不少于 3 根在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和桩型及其截面积相同情况下,Jc值的极差不宜大于平均值的 30% 26、曲线拟合时间段长度在 t1+2L/c 时刻后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20ms;对于柴油锤打桩信号, 在 t1+2L/c 时刻后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30ms七七、声波透射法、声波透射法2828、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符合下列要求:、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符合下列要求:圆柱状径向振动,沿径向无指向性;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段长度不大于150mm;谐振频率为 30~50kHz;水密性满足 1MPa 水压不渗水29、声时测量精度优于或等于 0.5μs,声波幅值测量相对误差小于 5%,系统频带宽度为1~200kHz,系统最大动态范围不小于 100dB。
3030、声波透射法检测现场检测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声波透射法检测现场检测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计算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在桩顶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将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换能器应能在全程范围内正常升降31、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或保持固定高差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50mm32、Api<Am –6 成立时,波幅可判定为异常; Am——波幅平均值(dB) ; 波速临界值计算 33、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桩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桩:地下水的涌水量多且难以降水的地基;地下水位有松砂层而容 易塌孔;有连续的极软弱土层;孔中氧气缺乏或地层中有毒气体发生 34、如何区别初打和复打波形曲线如何区别初打和复打波形曲线?初打时不可避免的扰动桩周土,降低土体强度,引起 桩的承载力下降随着休止时间的增加,土体重新固结,土体强度逐渐恢复提高,复打时 桩的承载力增加,土阻力的作用表现为实测力曲线的上升和实测速度曲线的下降,两者的 分离幅度越大,则所受土阻力就越大 3。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