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DOC附图.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实验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DOC附图实验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一、实验目的(1)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掌握蛋白质的有关性质二、实验原理(1)蛋白质颜色反应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或某种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是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但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1、米伦反应原理:米伦试剂是硝酸、亚硝酸、硝酸汞、亚硝酸汞的混合物他能与苯酚及某些二羟基苯衍生物起颜色反应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只有酪氨酸含苯酚基团,因此该反应为蛋白质中酪氨酸存在的依据2、双缩脲反应原理:尿素被加热,则两分子的尿素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缩脲结构相似,故也能进行此反应双缩脲反应可作为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3、黄色反应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于浓硝酸可反应并生成黄色物质,此物质在碱性环境下变为桔黄色的硝基苯衍生物硝醌酸等4、 茚三酮反应原理: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兰紫色的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的缩合物。
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a氨基酸所共有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含有氨基的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2)蛋白质沉淀反应原理:多数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当其稳定因素被破坏或与某些试剂结合成不溶解的盐后,即产生沉淀1、蛋白质的盐析作用原理:向蛋白质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使蛋白质胶体颗粒脱水,破坏其水化层,同时它所带有的电荷亦被中性盐上所带的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中和于是稳定因素被破坏,蛋白质聚集沉淀盐析作用一般不使蛋白质变性2、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原理: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因引起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以及降低介电常数而增加带电质点间的相互作用,致使蛋白质颗粒容易凝聚而沉淀3、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原理:重金属离子(如Pb2+、Cu2+等)与蛋白质的羧基等结合生成不溶性的金属盐类而沉淀,同时蛋白质发生变性某些有机酸的酸根则与蛋白质的自由氨基结合而沉淀4、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原理:植物体内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成为生物碱能沉淀生物碱或与其产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鞣酸等当溶液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正电荷,容易与生物碱试剂的负离子发生反应而沉淀。
三、实验器材1、吸管1.0(×3)、0.50ml(×1)、2.0ml(×2)、5.0ml(×2)2、试管1.5㎝×15㎝(×7)3、滴管4、电炉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 0.5%苯酚溶液 米伦试剂 0.1%茚三酮溶液 尿素 10%氢氧化钠溶液 比重1.42的浓硝酸 1%硫酸铜溶液(2)硫酸铵晶体 95%乙醇 结晶氯化钠 1%醋酸铅 5%鞣酸溶液 饱和苦味酸溶液 1%醋酸溶液五、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1)米伦氏反应:a、用苯酚做试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米伦试剂约0.5ml,小心加热,溶液即出现玫瑰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1:米伦式反应:苯酚溶液变为橘红色,蛋清溶液变为粉红色,白明胶无反应2:2:双缩脲反应:双缩脲溶液变为紫红色,蛋清溶液变为紫色3:黄色反应:加入浓硝酸后溶液变为黄色,加碱后溶液变为橘黄色4:茚三酮反应:溶液变为蓝色浑浊5:乙醛酸反应:在界面处出现红紫色的环蛋白质的沉淀反应1:蛋白质的盐析作用:静置后出现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铵后也会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稀释后溶解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