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中的若干实体及程序问题探讨.doc
6页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中的若干实体及程序问题探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中的若干实体及程序问题探讨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开展至今以近五年,随着执法工 作的深入开展,城市违法行为相对减少,这是与我们这支城市管理行 政综合执法队伍的工作息息相关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來说,我们目 前的执法活动,也存在诸多实体及程序方面的问题有待于立法部门 加强立法,行政机关加强协动,执法队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 拟就行政综合执法中的若干实体及程序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一、调查取证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运用的取证手段单薄、釆用 的证据种类单一,取证方法模式话,调查内容程式化的问题在调查 取证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儿个方面的问题:1、树立证据意识,注重客观证据的收集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首先要树立一个基本的证据意识那就是 说,任何一个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必须以《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 定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就要求我们的取证过程要严谨,证据必须符合 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这是第一个层面的问题,进一步来讲,即使是 以《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方式进行取证,我们也必须思考 所取得的哪种证据更具有客观性,在诉讼中更易被采信。
在以往的执 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重视当事人陈述而轻视、忽略现场证据其 实这是一个错误认识现场所取得的证据更具客观性在现场取得的 证据与当事人陈述不一致时,前者更宜为法院所采信有这样一个案 例:交警部门对一辆违法超速的汽车司机进行取证并处罚,违章司机 拒绝制作《询问笔录》交警部门随即依法制作了《现场勘验笔录》 后该司机将交警部门告上法院,并有数名证人作证,称该司机当时不 在现场法院在判决时,充分考虑到现场勘验笔录是对现场事实情况 的客观记录,其证据的证明力更强,即使有数名证人证明该司机不在 现场,但法院仍然据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 到现场证据在与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发生冲突吋更具说服力o因此, 行政执法人员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客观证据 的收集上2、多种方式收集证据,使违法行为全貌得以再现取证的目的是对违法行为的重现但由于一个证据往往无法完 全再现整个违法行为,因此需要多个证据來描述整个违法事实,证据 之间的这种相互印证,形成了证据环,而证据链是又是由多个证据环 所构成表现了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即这些证据环,足以 证明案件全部事实因此执法人员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取证。
对于连 续性、动态性、即时性的违法行为,可以进行现场拍照或者制作录像 对于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可以进行公证对一个违法事实,应当从多 个角度收集证据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在行政案件中,法律适用是与事实调查并重的一个问题在行 政执法中,也是问题、矛盾较为集中的地方1、 法律规定不明确,执法主体不清这种问题非常集中的出现在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中例如:目前 对噪音的查处,其执法主体就有三个行政综合执法机关、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机关、公安部门而法律、法规对三个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 确这些法律、法规位阶不同、角度不同,但所规定的内容相互重叠 造成一线执法队员在查处该类案件时无所适从2、 违法行为无法律依据的问题通常來说,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如果对某一个违法行为没有法 律依据,行政机关不得对该行为进行查处但对于行政综合执法机关 来说,这并不是个轻松的话题窗改门类案件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典 型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执法部门一提到窗改门类案件时,都认为 应当由行政综合执法机关来进行处罚,但在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法 律条款可以适用于该类案件的查处,致使行政机关无法查处该类案 件,人民群众怨声很大在法律适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根源在于相对集中行使行政 处罚权仍是一个试点工作,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 理。
工作的重耍性与立法的薄弱性形成鲜明反差地方立法缺乏统一 协调的部署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进…步加强、规范地方立 法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原有的法律、法 规进行认真清理,避免法律条款之间的冲突,明确职权的划分,加强 法律条款的实际操作性三、执法中存在的程序问题行政执法程序是指行政执法行为实现的空间表现形式、时间顺 序和持续状态,即方式、步骤和过程冃前在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中仍 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其实如果将彳亍政执法看 成为一个三角形,那么案件的事实调查、法律适用、案件程序就是三 角形的三个顶点,缺一不可行政综合执法中也存在的程序问题也有 不少:1、 执法程序倒置较为常见所谓程序倒置,指在行政执法时,任意变动法定执法程序的顺 序,使执法过程有时出现无序和违规的状况其中包括:(1)立案倒 置,不查明违法事实先不立案;(2)过程与结果倒置,证据尚不充分 时,定性已经形成,而随后的过程是围绕着定性有目的地进行查证;(3)责任倒置,将案件调查的义务转移于行政相对人一方2、 送达程序及手续不完备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不按法定程序送达的问题比较突出应 当送达的文书不送达当事人;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的文书不直接送达 当事人,而让其他人代收转交;遇当事人拒收,留置送达不规范等等。
法律文书的送达其实是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民事诉讼法又是和 若干司法解释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行政综合执法机关加强业务学 习,提高业务素质四、对策及思考(-)提高法治意识,摆正法定程序与执法力度之间的关系执法力度与遵守程序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离开法定程序, 执法无效,错案发生使执法机关不断要花费人力物力去纠偏改正,行 政执法机关和法律的可信度降低,而严格依法行政,虽程序看似繁琐, 却是环环相扣,真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适用恰当要充 分认识到在法律面前其实每个人都在其控制之下,这是法治的核心二) 法制部门切实把关,制定落实执法规范为了将法定程序落到执法工作的实处,行政机关法制部门应担 严格把关首先,应依法对执法过程的各环节设计可靠可行、体现法 律原则精神的规则,其次,法制部门应成为执法过程最后把关者三)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实施赔偿追偿依法行政不能仅仅依靠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口律性,而应该注 重控制机制的运作基本要求是:对执法权力的控制应与所拥有的权 力成正比,所行使权力越大,执法者应承担的责任也应越大在此基 础上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分清执法过程中产生的责任问 题一旦产生差错,可以落实行政和刑事方而的责任追究,迫使行政 权力在法定范围内运作。
对造成不良后杲的执法行为,充分实施赔偿 和追偿的法律法规四) 定向培训,逐步形成骨干执法队伍行政执法机关的有关职能部门,应实事求是地对一线执法队伍 作出充分、客观的评估有关职能部门耍组织具体的业务定向培训, 以期能形成高素质的骨干执法队伍此外,研究改善执法人员的心理状态,减轻执法人员心理负担 应成为有关职能部门的重大研究课题当我们有一支充分掌握法律知 识、熟悉遵守法定程序、具有健康心态的执法队伍时,我们的行政执 法工作就必定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