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论文写作规范及要求.ppt
52页地理学论文写作规范及要求 毕业论文的结构v组成部分[1]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页、摘要、关键词、分类号等;v(引申话题:如何撰写摘要和提取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v(引言用于说明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和目的等;v引申话题:如何撰写文献综述;)附录部分:附录、 参考文献、致谢v[1]《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论文写作的步骤一、论文标题规范要求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Ø主要内容Ø所属的分支学科 Ø目的、方法和结果1.1 拟题方法Ø先拟出若干个题目先拟出若干个题目 Ø论文完成之后,再根据论文中心内容推敲,选出论文完成之后,再根据论文中心内容推敲,选出一个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标题一个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标题 Ø英文标题英文标题Ø注意英文的书写格式注意英文的书写格式 Ø不能按照汉字的字面结构逐字不能按照汉字的字面结构逐字“死译死译”,重要的,重要的中心词可以提到前面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中心词可以提到前面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v论文标题的拟制,是起草的第一步工作它论文标题的拟制,是起草的第一步工作它往往影响论文写作的全过程,是能否写好论往往影响论文写作的全过程,是能否写好论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v论文标题要大小适宜,不可题目过大而表达论文标题要大小适宜,不可题目过大而表达不充分,或题目过小而论述有余不充分,或题目过小而论述有余v学术论文的题目要简洁、醒目,既要概括论学术论文的题目要简洁、醒目,既要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意,为了更好地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意,为了更好地揭示论点,也常常用副标题,作为对正题的揭示论点,也常常用副标题,作为对正题的补充1.2 论文标题四原则v文题对应v主题突出v简明精炼v题不成句文题对应1.1.1标题的明确性:全文内容要与题目呼应v①在研究空间上,应把文章限定在有数据的区域v②在研究要素上,应限定相关要素,不能面面俱到例如,论文中仅分析了降水变化,标题就不宜用“气候”,而用“降水”v应该“小题大做”,切忌大题小做,文不对题主题突出1.1.2 题不离创新点:突出亮点简明精炼1.1.3 标题的简要性 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v①标题后一般不用加“······研究”、“·····分析”等词语v②标题过长可加副标题,但一般最好不用副标题,如“大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以北京市为例”最好改为“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
v③标题中不要出现不确定的词汇,例如:“某某研究的新方法”,标题中应该说明具体的方法名称v④标题中一般不宜出现英文缩写,最好用中文表达题目对比:【原 题】美国图书馆是如何开展馆际互借【修改1】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研究【修改2】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研究【修改3】馆际互借“美国模式”与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路选择》(对比研究)题不成句v1.1.3 题名不应成句【原题】青藏高原草场退化是一个重要课题【评述】----“青藏高原草场退化是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具有主语、谓语和表语的完整句子,不符合“题不成句”的原则;----“青藏高原草场退化”是一个大课题,不可能用中短篇论文论述清楚,需要一部专著才行修改】“青南高原草场退化机理”1.1.4 题中慎用标点1.1.5 题内少用符号v①公式、化学式、非通用缩写一般不能用到题目中标题十忌标题十忌v一忌题不对文二忌态度暧昧 v三忌拖泥带水四忌含糊其词 v五忌陈词滥调六忌深涩难懂 v七忌矫揉造作八忌虚无飘渺 v九忌言语轻浮十忌面目可憎 二、作者信息表述规范要求v2.1作者署名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 7713-87规定,在学术论文中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对于那些不够署名条件,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可采用在“致谢”或“脚注”中表示感谢的方法因此,合理的作者署名与排序不仅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利益,同时也表明哪些人应该对所发表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需要有多领域、特长各异的专业人员来共同完成多位作者对共同完成的论著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应按各人的贡献大小排列二、作者信息表述规范要求v2.1作者署名要求通讯作者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作者名单的最后,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二、作者信息表述规范要求v2.2作者地址的标署要求作者地址不仅有助于作者身份的识别,同时也是期刊编辑部或读者与作者联系所必需的信息标署地址时应注意:v①尽可能地给出详细的通讯地址,对于大多数研究机构来说,在不影响邮局投寄信件的前提下,可以不列出详细的街道名,但邮政编码必须要给出;对于高等院校来说,通信地址一定要具体到院系或研究所,以免按论文中地址抄录的邮件无法寄达作者本人v②如果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都应按作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并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
v③如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同时为其他单位的兼聘或客座研究人员,并且为体现成果的归属,需要在论文中同时标署作者实际所在单位和受聘单位的地址,则一定要清楚地指明作者的有效通讯地址v④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期刊多以首页脚注或致谢的形式标注通讯作者或联系人,等等二、作者信息表述规范要求v2.3 首页脚注要求首页脚注信息中需注明:研究资助项目的中英文名称、编号,作者简介,电子邮件,联系,通讯作者等方面三、论文摘要的规范要求(1)v中文摘要一般字数范围在300~500字(6~8行)摘要为一段,不要分段摘要中不要出现“本文”2字摘要应重点说明:①选题的背景、意义;②采用的方法、数据;③研究的地区、时段、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审稿人和读者通常最先阅读摘要,一份完善的论文摘要对于稿件评审和发表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摘要的内容应该简明易懂,尽量使本专业以外的读者也能看明白摘要中一般不要出现专有名词的英文缩写、数学公式等v摘要应体现独立性、全息性、简明性和客观性,使其具备可检索性三、论文摘要的规范要求(2)v英文摘要篇幅为1~2页,其中应包括:简要的研究方法;重要的实验、观察、统计数据;分区、分类、分级指标;关键的数学公式和基本观点。
v易混淆的外文字母,需用铅笔标出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注等外文的中国地名用汉语拼音拼写v现在科技期刊论文都在因特网上全文发布,国外很多读者是通过网络版阅读期刊的,为扩大论文在国际上的影响,特别强调英文摘要不能泛泛而写,必须列出主要研究成果四、论文关键词的列举要求v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能反映全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关键词一般3~7个关键词主要包括研究学科和对象、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时段、研究地区等四方面的内容论文中的关键词对于读者检索和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起着重要作用(1)研究学科关键词包括:v①一级学科,例如:气象、旅游地理、地图学等;v②研究对象,例如:降水、碳循环、人口迁移等(2)研究方法关键词包括:v①数据研究类型,例如:树木年轮、DEM模型等;v②数据采集方法,例如:遥感、人口普查等;③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等四、论文关键词的列举要求(3)研究时段关键词包括:v①地质年代,例如:第四纪、全新世等;v②历史时期,例如:汉代、清代晚期等;v③现代时段,例如:20世纪、“八五”规划时期等(4)研究地区关键词可以是自然地域,也可以是行政区域v①自然地域,例如:黄河、青藏高原、珠江三角洲等;v②行政区域,例如:河北、广州、京津唐地区等;v③气候带,例如:寒带、暖温带等。
v有些论文发表在遥感、生态等期刊上可以不要研究区地名做关键词,但在地理学论文上应该列出,因为区域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v关键词应是具体的名词,而不是过于宽泛的抽象名词,例如:误差、规律、变化等便于检索利用,所以,要有检索意义五、引言的写作规范要求v引言内容包括:简要综述国内外已有的同类工作或在研究地区已有的工作进展,说明本文研究与他人工作的异同之处与研究进展说明本项研究的研究意义和科学问题所在,讨论在我国其他地区推广该研究的前景v前言介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要全面和客观不仅列出了一些相关文献,但是应围绕文中所提出的关键问题来写五、引言的写作规范要求4.1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方法v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方法有以下方面:v(1)按前人成果的时间顺序排列,这类列举一般具有前期粗略、后期详细的特点v(2)按理论或模型的类型排列,这类列举一般以繁简程度排序v(3)按工作方法的类型排列v(4)按研究方向和内容排列v(5)按研究成果和著作排列,这类列举一般用于反映学科的发展过程五、引言的写作规范要求4.2对前人观点分歧的处理v在引用多种前人不同的概念定义、研究方法、分类指标等有较多分歧之处时,应该明确交代自己侧重的概念和使用的方法,并与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保持文章前后部分不脱节4.3研究区特征、研究特色及研究意义说明v在引言中要说明数据样本的类型、数量、区域、时段,用地图绘出采样点的分布等六、研究数据与方法的写作规范要求v6.1研究区域特征描述主要表述研究区域的区位、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v6.2 各类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分析方法6.2.1采用数据的范围、时段、种类有些读者可能对论文的研究结果并不特别关心,而侧重于搜集论文中对自己研究有用的数据数据的时段不能用“近10年”等模糊概念,应改为“1992-2002年”等明确的时段表述对于数据的选取方法,对于研究区内的数据,并非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运用,需要进行必要的筛选例如:v(1)温度数据······本文研究所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时间为1961~2000年,数据内容为年平均的旬温度,各气象站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共涉及726个气象站点对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剔除不可替代的错误数据后,在本文研究中v实际使用了725个站点的资料······;v(2)DEM数据高程模型(DEM)空间分辨率1 km资料来源:美国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经严格的几何校正、配准、投影变换处理,选取的投影方式:Albersv等积投影。
投影主要参数,第一条纬线:北纬25度;第二条纬线:北纬47度;中央经v线:东经110度;起始投影纬线:北纬10度6.2.2 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论述应根据方法的新旧条件分三种情况处理:v①用前人采用过的一般常识性方法可用一、二句话简述,并列出参考文献提供给读者做进一步说明v②对前人采用过的方法做一定修订后使用的,应该说明改进部分的内容和修改原因v③用作者自己新创的方法应该较详细地说明七、结果与讨论的写作规范要求v7.1研究结果分析的表述要求研究结果与分析的重点是指出本研究的现象、规律、因果关系要对观测和分析的结果的意义及应用前景做分析,说明这些研究对于揭示该地区的地表环境过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结果与分析需主要阐述:v①现象揭示该论文所分析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v②规律分析将本文所分析的研究要素与前人不同地区的同类研究结果进行区域比较;v③因果关系将本文所分析的现象与前人的同地区其他相关要素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v研究结果分析的表述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专用名词的英文缩写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其中英文名称的全称及其含义②行文应尽量用书面语言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避免口语化表述和过多的文字描述。
例如:尽量不使用“众所周知”、“我们知道”等词语③尽量用定量的数据说明问题,一般在定性表述前后要列出相应的定量数据④对一些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描述要符合学术惯例作者在投稿之前,要字斟句酌,做到概念清楚、推理严密否则,让人感觉不认真如果表述有问题,研究成果的价值将难以充分体现和正确反映⑤文字说明要与图表显示一致文字说明要与插图和表格所反映的现象、规律、趋势一致三者必须统一,不能出现矛盾特别是对极值、相对值等关键部分要注意v7.2结论与讨论的表述要求7.2.1结论表述要求结论表述要注意以下问题:v①必须是本文得到的研究结果不能有参考文献引注,不能含无本文依据的结论v②结论尽可能定量地说明研究结果不能只用定性的文字阐述v③结论应该是清晰明确的研究结果不能用“估计”、“可能”等模糊的概念v④结论应该有创新性所得结论不能是大家熟知的或是可以推断的v⑤结论的表述应简明易懂尽可能使不同学科专业的读者都能理解v⑥对文中的结论要给出具体的地理概念例如小麦种植比例,那些地区(自然、行政区)要扩大或压缩,扩大或压缩的幅度(不能仅说水资源相对丰富,短缺地区),最好将不同小麦种植比例扩大或压缩的幅度用地图表示出来,然后对各类区域的位置,范围等进行分析。
7.2.2讨论表述要求讨论的目的在于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要将自己的工作与国内外类似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说明自己的新发现讨论部分应展开,不能只是结论的简单重复讨论应针对研究目标,提出相应的预测和决策意见等八、参考文献引用规范要求v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引用他人的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注明出处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J.C.Smith文献著录为Smith J C中文参考文献应译成英文(先英文,后中文)v参考文献引用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广泛阅读和引用国内外相关的参考文献,避免不必要的自引②要有相关专业期刊的文献③要有较高水平期刊的文献④要有近期发表的期刊文献⑤要引用具体数据⑥要引用数据和观点的原始出处引文的含义与类型v引文的含义也叫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或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v引文的类型只列出某一著作中引用的各种著作及论文的题名、作者等,不标注引文在原著中的出处、页码,这实际上是参考书目;既列出题名、作者等,又列出出处、页码,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引文。
常见的引证标注位置常见的引证标注位置v脚注脚注v尾注尾注v夹注夹注v夹注和文末参考文献相结合夹注和文末参考文献相结合引文规范的基本原则[1]v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不采用间引方式;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不采用间引方式;v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v引用不得改变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引用不得改变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v引用原则上使用最优或最新版本;引用原则上使用最优或最新版本;v引用标注应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引用标注应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v引用网络资源应该慎重,引用信息包括相关的时间信息引用网络资源应该慎重,引用信息包括相关的时间信息[1] 参考李国新的ppt《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学术规范》参考文献的编排方式v著者-出版年制(Name-year, author-date)代表:哈佛体例(Harvard Style)作者在正文中用圆括号注出所引用文献的作者和出版年,在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提供所引用文献的详细信息,参考文献列表以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v顺序编码制((Citation-sequence))代表:温哥华体例(Vancouver Style)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引用的顺序用数字序号编码,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与之一一对应;v文献-注释制( Documentary-note )代表:牛津体例(Oxford Style)强调使用脚注、尾注或页边注对文中引证他人成果之处进行说明。
在文章最后,附有参考文献,列出文中所引文献的详细信息,也可包括文中没有引用但作者参考过的文献国际著录规范“三巨头” [1] vMLA Style(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体例)采用著者-页码制;出版:《MLA学术论文写作者手册》(高中生和大学本科生)和《MLA体例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研究生和学者);主要应用于人文科学领域,尤其是语言、文学和艺术领域;vAPA Style(美国心理学协会体例)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出版:《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手册》除了应用于心理学外,还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vChicago Style(芝加哥体例)提供文献-注释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格式供作者选择;出版:《芝加哥体例手册:作者、编辑、撰稿人必备》和《学期论文、毕业论文与学位论文写作手册》;广泛应用于历史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1]何朝晖.英语学术界的若干论著体例及其启示.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83-88国内主要的著录规范v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7714-05GB7714-05))v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CAJ-CD规范规范v高校学报规范高校学报规范《《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规范规范GB/T 7714-2005的新标准v已经实施了18年的GB/T 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则》》已被编号为GB/T 7714-2005的新标准所代替。
新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3月23日发布,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v该标准在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格式的确定、参考文献的著录以及参考文献表的组织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标准ISO 690:1987《文献工作 文后参考文献 内容、形式与结构》和ISO 690-2:1997《信息和文献工作 参考文献 第2部分:电子文献部分》一致一致,以达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目的 v参考文献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组织时,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5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可以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也可以按笔画笔顺排列 v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迄序号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 专著著录格式v主要责任者主要责任者. 题名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 其其他责任者他责任者. 版本项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者, 出版年出版年: 引文页引文页码码[引用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v[1]余敏. 出版集团研究[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179-193.v[2]昂温G, 昂温P S. 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 译.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88.v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 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文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v[1]程跟伟. 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 赵其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32-36.连续出版物著录格式v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 年, 卷(期)-年, 卷(期).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v[1]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J]. 1936, 1(1)-.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36.v[2]中国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学通讯[J]. 1957(1)- 1990(4).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57-1990.电子文献著录格式电子文献著录格式v主要责任者主要责任者. 题名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文献类型标识识/文献载体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者, 出版年出版年: 引文页码引文页码(更新或修改日期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获取和访问路径和访问路径.示例:v[1]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forum[EB/OL]. Houston, 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89[1995-05017]. http://info.lib.uh.edu/pacsl.html.CAJ-CD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v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例子:v[1]刘国钧, 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 v[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v[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 CAJ-CD规范v期刊文章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例子:v[5]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v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 原文献题名 [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子:v[6]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CAJ-CD规范v报纸文章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例子:v[8]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v国际、国家标准著录格式:[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例子:v[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v专利 著录格式:[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 [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子:v[10]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 [P].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CAJ-CD规范v电子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子:v[11]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 http://www. 1998-08-16/1998-10-04.v[12]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 [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v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献类型标识v专著——M 论文集——C v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v学位论文——D 报告——R v标准——S 专利——P v析出文献—A 其他——Zv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v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