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小学美术教师考试重点资料.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381073533
  • 上传时间:2023-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小学美术教师考试重点资料一、填空题1、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2、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创作倾向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偏重于化知识3、美国的费德门教授提出美术欣赏的顺序是简单描述、形式分析、意义解释、价值评价4、美术课程的根本理念是使学生形成根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开展而进展评价二、简答题1、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答:①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③开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④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⑤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开展2、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答: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根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根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开展美术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3、美术教育?答:以美术学科为根底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开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根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开展4、各学段的"综合•探索〞教学活动应如何进展?答:一、二年级的阶段目标: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展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展示三、四年级的阶段目标: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容,进展美术创作、表演和展览,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运用自然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进展筹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的关系七—九年级的阶段目标: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展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共通的原理和规律5、美术欣赏课怎样表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答:欣赏课表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分析美术作品时不单要讲技能,更要从美术文化上进展分心,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学习二、分析美术作品的技能要和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以及作品是怎样表达的这种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进展思考,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特征、代表作品。

      三、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和身边的一些典型的美术现象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6、什么是根本的美术素养?答:一、是对美术的容和现象有根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和过程有根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根本的了解7、"造型〞与"表现〞的关系是什么?答:造型和表现可以看成该学习领域中的两个维度,造型是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一切活动,表现是指与造型活动有关的全部过程造型是"点〞,表现则是〞线〞,造型是表现的根底,表现则是造型的过程造型与表现在本学习领域中是一体两面比方说学生进展一次玩泥巴的活动,泥巴是造型的材料,采用什么方法,想要表达什么感受,实际上在动手前就有所考虑,就已经开场了表现的过程在整个造型活动的过程中,也许中间想法会有所改变,但活动本身并不会停顿这说明表现始于造型之初,造型贯穿于表现的全过程8、如何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答: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开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抑制的弱点与开展方向。

      9、"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到达什么目标?答:第一、了解美术开展趋势以及美感的多样性,拓展想象的空间,综合运用丰富多样的美术媒材、形式、技能表达自己的创意,美化环境与生活第二、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联,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展探究性、综合性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精神第三、以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综合美术活动,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三、论述题1、"设计〞和〞应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课程标准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指出,本学习领域中的"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根底和传统工艺而"应用〞一词,则是指教学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作欲望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经历的关系学习系统的知识技能并不重要,能否始终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和趣味性,不断地积累学习方法,才是学习活动持续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以学生生活经历为根底和着眼点进展本领域的学习又必将有助于丰富和强化学生的生活经历。

      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知识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双向助益的关系〔2〕知识学习与操作实践的关系"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习领域,操作实践是将所学习知识加以强化并加深理解的过程没有实践根底的理性知识,不会得到稳固,因而也表达不出其价值;而实践与操作行为,没有理性知识的支持,也是盲目的,效率低下的〔3〕"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各种容互为补充的关系现代设计根底和传统工艺美术中实际包括了许多的实用设计门类,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瓷设计等等,其本身就是设计思维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过程,相互之间是不能割裂的因此,其互为补充、相互结合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2、谈谈对"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认识?答:第一,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考虑,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第二,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角度考虑,它可以促进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取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第三,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度来考虑,它可以帮助学生用历史唯物之一的观点对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总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国际上是基于多元文化理论的影响,基于对文化的多样化而提出的。

      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这一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美术学科仅仅做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而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来对待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开展,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教师业务考试通识局部复习题〔各科必看〕一、新课程标准根本理念是什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展倡导探究性学习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4、教态变化技能;活泼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响、改善交流过程8、反响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稳固交流成果9、完毕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完毕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展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表达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效劳,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根底知识,根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安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五、根底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构造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开展的需求,表达课程构造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开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立者与开发者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1、效劳2、调控3、反思4、合作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展发现学习""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认,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到达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开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泼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屡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十一、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开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时机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对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