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类食品行业研究报告.docx
32页2005 年肉类食品行业研究报告肉类是百姓生活的必需食品, 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百姓生活改善 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以 1994 年为转折点,中国主要肉类产品的增 长率出现稳步增长的势头, 国民的消费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一直 保持至今在过去的 10 几年中, 中国肉类生产每年以平均超过10% 的速度在增长,国内肉类总产量已达到 7000 万吨,人均占有量超过 50 公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明金星、祝义才、 刘永好、 叶韦辰、 周连奎、 王廷宝、 陈丹、 林灼辉、 方小文等等, 《福 布斯》中国大陆富人榜上榜的富人,肉类产品这个行业里出来的的, 可能仅次于做房地产的如果加上那些躲在世界一角独享快乐的肉制 品加工业者,这个行业真是富翁俱乐部一、行业综述1.行业概况肉制品是以动物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结缔组织和骨骼组织为基 本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 在人们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肉制品的种 类很多,按加工方法分类,中国的肉制品种类有:酱卤肉制品、腌腊 肉制品、 干制肉制品、 熏烤肉制品、 灌肠肉制品等 按生产方式分类, 有中式肉制品和西式肉制品,前者包括胞腊、酱卤、烧烤、油炸、干 制、香肠、火腿等,后者主要以火腿肠为主。
中式肉制品已有 3000多年的历史, 西式肉制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传入中国, 有 150 多年的 发展经验得益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近年来中国肉类总产量和总消 费量始终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首位,肉类工业产值 12000 亿元,占 GDP 的 9%中国大陆商品化肉类市场规模为4000 亿元,年增速为 11.2% 2005 年,中国大陆肉类消费量突破 6000 万吨,肉类消费量占全球 总消费量的 15%其中猪肉、羊肉、禽蛋,均居世界第一位;禽肉 居世界第二位;牛肉居世界第三位表 1.全球主要肉类消费量????????????????????? 单位:万 吨类别?2004 年?2003 年?2002 年?消费量?比例?消费量?比例?消费量?比例猪肉?17260?28.6%?17993?30.6%?18901?32.8%鸡肉?8760?14.6%?7879?13.4%?7952?13.8%羊肉?7680?12.8%?7762?13.2%?7836?13.6%牛肉?6120?10.2%?5465?9.8%?4969?9.78%合计?39820?66.2%?39099?67%?39658?69.98%表 2.中国肉类消费量在主要肉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 单位:万吨类别?2004 年?2003 年?2002 年?消费量?比例?消费量?比例?消费量?比例猪肉?4334?65.8%?4279?66.3%?4120?68.3%鸡肉?672?10.2%?614?9.52%?585?9.26%牛肉?573?8.7%?563?7.6%?554?6.8%羊肉?291?4.42%?274?4.25%?244?3.86%合计?5870?89.12%?5730?87.67%?5503?88.22%目前国内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 50 公斤,高于世界 40 公斤的水 平。
国内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总量的 65%,其次是禽肉占 10%,牛肉 和羊肉消费量分别占 9%和 4%,其他肉类消费占 10%,这一消费结 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2.肉类行业特征中国肉类行业正处于转型期, 资源配置地域性突出, 同时大规模 的现代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并存, 先进的流通方式与落后流 通方式并存, 发达的城市市场与分散的农村市场并存 这种经济结构使肉类生产和肉类食品安全管理的难度必然增大, 成本提高, 矛盾突 出表 3.肉类行业特征特征?描述传统产业?3000 多年历史,劳动密集型产业,设备简陋,生产简 单粗放,产品卫生质量与国际水平相差较远,行业整体技术含量不高, 进入壁垒低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涉及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屠 宰加工、生化制药及零售贸易等行业行业集中度低下?行业规模大,中小企业多且分散,企业规模和 品牌集中度低,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与农业关联度最强?肉制品加工业与农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紧密相关,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政府关注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国内肉类产品进出口业务较多,很多肉类 加工企业依靠外贸出口 因此, 国际肉食市场供需形势及进口政策对 国内肉制品行业影响很大。
肉类行业属于一个超长持久行业, 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 在相当 长的一个时期内, 该行业几乎没有被替代的可能性 该行业具有的超长久性和超低风险性以及其超大规模的顾客群体, 是其他行业所不能 比拟的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处于行业成长期,以及行业的低技术 性, 使得该行业呈现出低利润率 随着行业逐步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 和市场细分, 加之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给行业从事较高技术及 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入市, 提供了重大机会和可能性 可以预 测,在未来 10 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成长期,完成 由老成熟行业向新朝阳行业的转换和过渡3.肉类行业的价值链肉制品加工领域的利润率主要取决于规模和管理以及产品档次 以肉猪为例,一般新建养殖场规模在 10000-20000 头,屠宰厂的日 宰杀能力在 3000 头左右表 4.肉类行业的价值链行业?状况养殖业?受饲料价格波动及农户自养家畜量影响如果未发生疫 情,总体上净利润在 1 ~2%左右,如果能够自主生产饲料,利润可 能达到 3 ~5%左右屠宰业?主要靠收取加工费用盈利,受上下游价格波动影响较小 如果对屠宰后的动物脏器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一般净利润率可以达到 加工费用的 15-40%。
加工业?加工业受下游价格影响较大,一般冷冻肉利润率在 3-8%,冷鲜肉利润率在 15-20%,一般出口利润率同比高于内销利润 率零售业? “流通为王”,终端零售业具有自主定价权,通过调整 价格把成本压力转嫁给厂家和消费者,将利润率保持在 10-20%的水 平我们重点对从价格的角度对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肉类产业链进行 比较分析如下:(l)养殖环节生猪的养殖成本我国与美国相比并无优势,他 们的成本比我们还低; 与加拿大及欧盟主要生猪生产国相比, 也只有 微弱的成本优势, 如果考虑生猪品种质量上的差距, 是否还有优势就 很难说了 活牛的养殖成本我们有一定优势, 收购价比养牛业十分发 达的欧美加澳还便宜约 15%一 20%;我国活鸡的收购成本比美国明 显高出,美国活鸡确实对我有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优势2)屠宰加工环节国内的屠宰加工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如白条猪肉比美国、 欧盟等国家每吨要低 100 多美元; 牛肉加工成本 也低于发达国家, 进一步扩大了饲养阶段的成本优势; 鸡肉加工尽管 活鸡比美国价格高出不少, 但屠宰加工后的批发价反而低于美国 了 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肉类出口价格的成本比较不能以活畜(合)价 格相比,更不能以零售价作参考,只宜以批发价格进行对照,这是因为肉类的批发价是各国肉类出口的基础价格。
我国屠宰加工成本低, 在内销市场上应说是一种优势, 只要质量有保障就会具有较强的竞争 力但是如果出口外销,仅靠加工成本低是不够的,只有在加工的卫 生条件、 产品质量同时达到出口国的要求, 才能夺取出口竞争上的优 势3)我国肉类零售价格普遍比发达国家低出很多,甚至只有他 们的几分之一, 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批零差价极大, 批发让利 于零售;同时更是由于发达国家肉类的分割、包装、保鲜、物流运输 和营销服务等劳动附加值较高, 相当多的劳动在零售企业进行, 加上 产品的内在质量好,国民购买力强,从而提高了肉类的零售价格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肉类的价格优势有一定的优势, 而问 题的关键在于价格优势必须与质量、服务、品牌等结合起来,形成在 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4.驱动肉类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近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内肉类及其制 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处在世界人均消费 量的第 40 位,但国内肉类人均消费城乡差距很大农村市场,由于 受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影响,农民对猪牛羊肉的人均年消费量仅为 13 公斤--15 公斤左右,而城市居民达 22 公斤—25 公斤的水平。
肉 类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未来 10 年国内GDP 年均增长 率不会低于 7%,这是国内肉类消费增长的物质基础中国肉制品加 工业已经历市场启动阶段, 目前正值成长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 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国内肉类消费与人均 GDP 保 持同步增长趋势2)国内市场潜力大:肉类消费市场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空间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 长潜力随着中国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持续增长一个较长的时间3)国际市场需求大:加入 WTO,降低关税、取消配额、降低技术壁垒、开放服务贸 易等一系列条件的放宽, 使得国内企业在面临来自境外企业的严峻挑 战的同时, 也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对肉类实际需 求量持续增大, 尤其一些经济发达并注重环保卫生的国家和地区, 更 需有增无减地进口大量肉类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5 行业发展瓶颈(1)外向型经济受阻国内肉制品价格仅为国外的 1/5-1/10,肉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 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不过下列因素近期将阻碍中国肉企挤占更大的国 际市场份额: 欧美国家长期将中国大陆视为疫区, 大大限制了外向型 经济的发展。
同时疫情容易上升为政治问题,也容易引起社会性恐慌, 造成系统风险国际供求关系变化,国外技术贸易壁垒,药物残留超 标,肉类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国要求,生产肉类产品标准不统一,没 有自主品牌, 肉类产品进出口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都会影 响中国成为肉类强国2)市场不规范突出表现在:体系和卫生保障体系痢健全,“注水肉”、“瘦肉 精”事件时有发生地方保护严重,在以农业为主的区域,松散养殖 是农民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之一,地方政府经常设置市场进入壁垒 无序竞争, “一口锅、一把刀、一部三轮车”的私屠滥宰现象严重干 扰市场秩序3)动物疫情相对而言, 亚洲人口密度高, 物资与人口流动较其他地区都高得 多;此外,亚洲人群对动物食品的需求量浩大,为满足食品需求,生 产厂家有的在非健康环境下养殖动物,成了病毒形成与繁殖的温床 这些因素导致动物源性疾病更容易在亚洲爆发 中国的畜牧养殖以农 村散养为主、饲养水平较低,容易大规模的发生疫情4)产业整体水平低中国虽然是产肉大国,但从目前来看,产业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 这不仅表现为肉类加工企业数量太多, 技术装备落后, 创新能力和经 济实力不强, 而且排名前十位的肉类加工企业市场集中度比较低。
此 外,在物流配送、保鲜包装、营销手段等方面,传统落后的方式仍占 主导地位,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经营体系,特别是 80%以上的产品是 通过集贸市场销售的二、肉类市场1.细分行业状况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 种植业—粮食加工业—养殖业—屠宰业— 肉加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