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D16--技术参数1(精品).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76768403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发动机 注意: 插图适用于多个不同型号因此,某些细节可能与你工作的机器型号不同但是,插图中的必要信息始终适用目录· 发动机 o 缸体 o 缸盖 o 缸盖螺栓 o 缸套 o 活塞 o 活塞环 · 配气机构 o 气门 o 气门固定架 o 摇臂 o 气门座 o 气门座位置 o 气门导管 o 气门弹簧 · 发动机传送装置 o 正时齿轮 o 凸轮轴 o 凸轮轴轴承 · 曲柄机构 o 曲轴 o 主轴承轴颈 o 止推垫圈(轴向推力轴承) o 主轴承轴瓦 o 主轴承销 o 大端轴承轴瓦 o 连杆 o 飞轮,已安装 o 飞轮壳,已安装 · 紧固扭矩和顺序 o 发动机底座 o 主轴承- 和连杆盖 o 加强支架 o 正时齿轮盘 o 正时齿轮 o 飞轮和变速箱壳体 o 正时齿轮上盖 o 飞轮 o 曲轴油封盖 o 曲轴减震器 o 缸盖 o 凸轮轴/摇臂轴轴承盖 o 片簧VEB o 阀/拨叉 EPG o 阀/拨叉/制动臂VEB o 摇臂室盖 发动机缸体长度.....1156 mm 高度,缸体上表面到曲轴中心.....453 mm 高度,缸体下表面到曲轴中心.....120 mm 返回至目录 缸盖最大不平度(基座平面).....0.1 mm 返回至目录。

      缸盖螺栓数量/缸盖.....38 螺纹规格.....M18 长度.....188 mm 返回至目录 缸套类型.....湿式,可更换 缸体表面上密封面的高度.....0.18 ± 0.03 mm 每个缸套的密封环数量.....1 + 2个 返回至目录 活塞高出缸体表面的高度:钢制活塞.....0(最小)– 0.6(最大)mm 活塞环槽数量.....3  正向标记.....箭头指向前 返回至目录 活塞环气环 数量.....2 标记.....向上 油环 数量.....1 返回至目录 配气机构气门气门头直径:进气门.....49 mm排气门.....46 mm 气门杆直径:进气门/排气门.....10 mm 气门座角度(A):进气门.....24.5°排气门.....44.5° 缸盖上的气门座角度(B):进气门.....25°排气门.....45° 技术参数规定力矩紧固 磨损值 气门盘和缸盖表面之间的测量值(A):进气门.....最大值1.5mm排气.....最大值2.0mm 冷态发动机气门间隙设定值:进气门.....0.3 mm排气门,EPG.....0.6 mm排气门,VEB.....1.8 mm 冷态发动机气门间隙检查值:进气门.....0.25–0.35 mm排气门,EPG.....0.55 -0.65 mm排气门,VEB.....1.75–1.85 mm 返回至目录。

      气门固定架气门固定架,平衡角度紧固调整螺钉 (B).....接触后60° 返回至目录 摇臂轴承间隙.....最大 0.08 mm 摇臂滚柱间隙.....最大0.1 mm 返回至目录 气门座标准 加大尺寸 外径(A):进气门.....52 mm排气门.....49 mm 52.2 mm49.2 mm 高度(B):进气门.....7.6 mm排气门.....7.8 mm -- 对于任何超尺寸部件,参见零件目录 返回至目录 气门座位置标准 加大尺寸 直径(C):进气门.....52.0 mm排气门.....49.0 mm 52.2 mm49.2 mm 深度(D):进气门.....11.7 mm排气门.....11.7 mm  气门座底面半径(R):进气门.....最大0.8 mm排气门.....最大0.8 mm  返回至目录 气门导管长度:进气门/排气门.....83.5 mm 内径:进气门/排气门.....10 mm 缸盖弹簧上表面高度:进气门.....24.5 ± 0.2 mm排气门.....22.5±0.2 mm 磨损值 清洁阀导轨(干燥阀杆): 1 进气门.....最大0.9 mm排气门.....最大0.9 mm 1根据维修资料中描述的测量方法来计算测量值,参见功能组 214。

      返回至目录 气门弹簧进气门 长度(无载荷).....63 mm 排气门 外气门弹簧:长度(无载荷).....69.3 mm 内气门弹簧:长度(无载荷).....67.0 mm 返回至目录 发动机正时齿轮正时齿轮齿轮:1. 曲轴驱动齿轮2. 双惰轮3. 可调惰轮4. 凸轮轴驱动齿轮5. 动力转向泵惰轮6. 转向伺服机构和燃油泵驱动齿轮7. 驱动齿轮,空气压缩机8. 驱动齿轮,润滑油泵9. 发动机驱动动力输出装置 1 (附加设备) 1如果取力器扭矩高于650 Nm,对于箱体经过硬化的类型,必须更换齿轮1、2和8 凸轮轴驱动齿轮可调节惰轮齿隙.....0.05-0.15 mm (当调整时使用0.10 mm测隙规) 润滑油泵齿隙.....0.05-0.40 mm 其它齿隙.....0.05-0.17 mm 惰轮的跳动间隙.....最大0.05 mm 返回至目录 凸轮轴凸轮轴设置控制,冷机发动机和 1 缸进气门间隙 =0 在飞轮上止点后 6°位置的气缸1的进气门应开启1.4 ± 0.3 mm进行检查时,正时齿轮必须按照正确的方向转动(从前部看为顺时针方向),以便消除所有的齿侧间隙 驱动.....齿轮 轴承数量.....7 轴承轴颈直径,标准值.....70.0 mm 对于任何超尺寸部件,参见零件目录。

      零间隙时的气门升程:进气门.....13.7 mm排气门(VEB).....13.0 mm排气门(EPG).....14.5 mm单体泵行程.....18 mm 磨损值 允许磨损值,整个凸轮轮廓.....最大0.1 mm 最大轴向间隙.....0.35 mm 轴承最大允许跳动磨损.....0.05 mm 返回至目录 凸轮轴轴承凸轮轴轴承厚度,标准值.....1.92 mm 返回至目录 曲柄机构曲轴技术参数规定力矩紧固 磨损值 曲轴轴向间隙 1 .....0.15 mm 最大 0.4 mm加工值 主轴承轴颈与大端轴承轴颈的椭圆度.....最大0.01 mm 主轴承轴颈与大端轴承轴颈的锥度.....最大0.02 mm 中间轴承的跳动量.....最大0.15 mm 1尺寸参见涂油零件 返回至目录 主轴承轴颈标准直径(Ø) .....118 mm 对于所有过小的尺寸,请参考零件目录主轴承轴颈表面光洁度.....Ra 0.25 半径表面光洁度.....Ra 0.4 标准轴向轴承销宽度(A) .....49.0 mm 对于所有过大的尺寸,请参考零件目录退刀槽半径(R) .....4.5 mm 返回至目录。

      止推垫圈(轴向推力轴承)宽度(B)标准值.....3.2mm 对于所有过大的尺寸,请参考零件目录返回至目录 主轴承轴瓦外径(C) .....123.1mm 厚度(D)标准值.....2.5mm 对于所有过大的尺寸,请参考零件目录主轴承最大允许直径磨损.....0.1 mm 返回至目录 主轴承销直径(Ø) .....112 mm 对于所有过小的尺寸,请参考零件目录大端轴承轴颈表面光洁度.....Ra 0.25 半径表面光洁度.....Ra 0.4 宽度(A) .....60 mm 退刀槽半径(R) .....4.5 mm 返回至目录 大端轴承轴瓦外径(B)标准.....116.8mm 厚度(C)标准值.....2.4mm 对于所有过大的尺寸,请参考零件目录返回至目录 连杆磨损值 连杆-曲轴轴向间隙 1 .....最大 0.4 mm 大端轴承的径向间隙 1 .....最大0.1 mm 1尺寸参见涂油零件 标记: 轴上的FRONT向前转动 连杆和连杆盖以一个三位序列号标记为一对(参见插图)  返回至目录 飞轮,已安装轴向跳动(手动变速箱)测量半径 150 mm.....最大 0.2 mm 返回至目录。

      飞轮壳,已安装沿离合器壳体配合表面的轴向错配.....最大0.1 mm 沿离合器壳体导向的径向错配.....最大0.05 mm 返回至目录 拧紧扭矩发动机底座前发动机支座,发动机缸体.....275 ± 45 Nm 前发动机支座,前发动机支撑块正常和恶劣路况.....140±25 Nm 前发动机支撑块,横梁.....80 ± 15 Nm 后发动机支座,飞轮壳.....300 ± 45 Nm 后发动机支座,后发动机支撑块:步骤 1.....190 ± 10 Nm步骤 2.....255 ± 37 Nm 注意: 对角紧固螺钉后发动机支撑块,车架.....140±25 Nm 返回至目录 主轴承- 和连杆盖主轴承盖步骤 1.....300 ± 20 Nm步骤 2.....120 ± 5°角度紧固 连杆盖步骤 1.....20 ± 3 Nm步骤 2.....60 ± 5 Nm步骤 3.....90 ± 5°角度紧固 返回至目录 加强支架加强支架注意: 按照图中所示的数字顺序紧固螺钉步骤 1.....65 ± 5 Nm步骤 2.....90 ± 5°角度紧固返回至目录 正时齿轮盘如图所示涂上硅胶。

      注意: 两条硅胶条和33个硅胶点定时齿轮板:步骤1:螺丝1至25.....28±4Nm螺丝26.....60 ±8 Nm步骤2:螺丝1至25.....28±4Nm 注意: 涂抹硅密封胶并按图中所示的数字顺序紧固螺钉返回至目录 正时齿轮1. 曲轴驱动齿轮.....24±4 Nm 2. 双惰轮:步骤 1.....25 ± 3 Nm步骤 2(角度紧固).....110°±5° 注意: 按照图示数字顺序进行紧固总是使用新螺栓如有必要清洁缸体中螺纹 3. 可调节惰轮步骤 1.....35 ± 4 Nm步骤 2(角度紧固).....120°±5° 注意: 按照图示数字顺序进行紧固总是使用新螺栓如有必要清洁缸体中螺纹 4. 驱动齿轮,凸轮轴(包括减震器):步骤 1.....45 ± 5 Nm步骤 2(角度紧固).....90±5° 注意: 按照图示顺序进行紧固5. —6. 转向伺服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