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德育规程学习要点.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389075240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5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武汉市江岸区中小学德育管理规程学习指南第一章 总 则 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公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中小学德育管理规程》是为了保障学校德育工作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制度和规范它既是学校及其职能部门实施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第二章 德育思想与组织 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第三章 德育目标与内容 (一) 小学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习惯、意识和情感,为学生社会性发展奠定品德基础二) 小学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第四章 德育途径与方法:思想品德课、学科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班级管理和建设、少先队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资源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一要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教育目标;二要形成符合教育法规的,具有班级特色、学生认同的班规和班训,运用制度和纪律对班级实施有效管理;三要认真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建立班干部例会制度和班干部定期轮流任职制度;四要建立和依托班级教导小组完成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五要精心组织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班级教育活动;六要优化班级育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如:教室布置、环境卫生等)和精神环境(如: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等);七要注重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每学期按不低于班级学生总数10%的比例建立特殊学生跟踪教育工作档案;八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第五章 区域性德育特色工作五大系列:1、革命传统教育系列 2、文化传承教育系列3、生命奠基教育系列 4、现代公民素养教育系列5、科学理性教育系列第六章 德育队伍建设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建立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要把班主任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教师评聘职称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因素,不具备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原则上不得晋升职称和参与评优评先在广大教职工中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每学期参与(听)班会课不少于2次第七章 德育评价 1、依据《武汉市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和《江岸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管理方案》,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2、学校要建立《班主任常规工作量化考核办法》,作为对班主任管理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3、依据《武汉市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考核标准》,从“好公民”、“好学生”、“好孩子”等方面积极开展学生道德评价;第八章 德育常规工作 日常规工作:1、落实一日晨(夕)会制度。

      2、落实一日“两操”活动制度 3、落实一日“两扫”卫生保洁制度 4、落实一日三级值日制度5、落实一日学生在校一小时文体活动工程要求 周常规工作:1、升旗仪式 2、周训 3、班主任例会 4、班(队)会班(队)会课要做到:学期有计划,课前有方案,课上有主题,课后有延伸,内容有创新,学校有检查5、清洁大扫除 6、检查并反馈《班级日志》记载情况 7、公布一周班级管理量化评比结果 月常规工作 : 1、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2、班级教导会3、主题班(队)会每月一次4、班干部例会5、班主任常规工作量化考核6、学生风纪检查7、班级文化环境检查评比8、家访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应及时家访班主任每月家访学生不少于2名,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家访面每学年应不低于班级学生总数的30% 学期常规工作: 1、计划2、学生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每学期开学预备周及第一周确定为《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时间3、德育质量分析一般在期中或期末4、“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5、法纪安全教育6、学生干部培训7、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教学活动家长会由班主任主持,任课教师参加,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

      家长学校教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次8、主题教育及校园文化活动要做到活动之前有方案,活动过程有记载,活动内容成序列,活动结束有小结9、评比表彰活动 10、德育工作或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学校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11、学生评价鉴定工作12、学期结束工作 13、假期工作14、“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江岸区“关爱学生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全体干部和教师都要参加,覆盖面不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15%15、德育目标管理检查验收工作武汉市江岸区中小学德育管理规程学习指南第一章 总 则 第2条 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公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中小学德育管理规程》是为了保障学校德育工作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制度和规范它既是学校及其职能部门实施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第二章 德育思想与组织 (一)德育思想 第4条 学校德育工作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积极倡导启发引导、赏识激励,坚决反对讽刺挖苦、恶语中伤;积极倡导循循善诱、寓教于乐,坚决反对简单粗暴、僵化刻板;积极倡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积极倡导持之以恒、宽容等待,坚决反对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积极倡导满腔热忱、真诚关爱,坚决反对拒人千里、敷衍塞责。

      要充分发挥学校制度规范育人、组织管理育人、环境影响育人、学科教学育人、实践体验育人、爱心服务育人、人格感召育人、同伴互助育人、对话疏导育人、自我感悟育人的作用 第5条 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校德育应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学校德育要把握规律,紧跟时代,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生活事件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3、层次性原则学校德育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注重德育过程和方法的层次性,注重不同年龄段和学段之间德育工作的衔接与连贯,有计划、有序列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整合性原则学校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教育诸要素的整合,特别要注重整合校内与校外德育资源,整合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多元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整合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5、发展性原则学校德育既要立足现实,充分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需求,也要把握未来社会发展对民族素质的长远要求,把德育基础性工作与发展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德育工作既能有效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又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章 德育目标与内容 (一) 小学德育目标 第11条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习惯、意识和情感,为学生社会性发展奠定品德基础二) 小学德育内容第13条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家乡,了解国情,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培养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身边做起,敬父母、尊师长、爱同学,帮助和关心弱势人群 第14条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包括: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目标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第15条 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主要包括: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初步培养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学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第16条 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劳动习惯,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劳动,懂得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17条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课程实施和心理咨询工作,在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第18条 集体主义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懂得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在集体中发扬团结、谦让、互助、合作的精神,遵守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逐步培养为集体争光的意识,提高为集体服务的能力第四章 德育途径与方法 第28条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学科课程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和内化基本的道德知识、价值规范,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激发和丰富道德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品德课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参与学校各项德育工作 第29条 充分发挥学科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学科课堂教学要紧紧把握“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各环节中充分挖掘本学科课程的德育资源,适时地落实德育目标。

      教师要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管教管导,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30条 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德育功能,形成学校特色,拓宽课程范围,适应个性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31条 注重班级管理和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客观条件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一要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教育目标;二要形成符合教育法规的,具有班级特色、学生认同的班规和班训,运用制度和纪律对班级实施有效管理;三要认真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建立班干部例会制度和班干部定期轮流任职制度;四要建立和依托班级教导小组完成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五要精心组织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班级教育活动;六要优化班级育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如:教室布置、环境卫生等)和精神环境(如: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等);七要注重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每学期按不低于班级学生总数10%的比例建立特殊(需)学生跟踪教育工作档案,分析学生基本情况,成立合作教育小组,制订帮助教育措施,记录跟踪教育过程;八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第32条 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建设办好中学生团校和高中生业余党校,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以全面加强和推进中学生社团和红领巾社团建设为总揽,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学生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实现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负责学校团队工作,建立和完善校外员制度,努力探索社区团(队)建工作的途径和办法 第五章 区域性德育特色工作 第37条 立足现实,传载文明,面向未来,深入推进德育特色创建工作,构建区域性德育特色的五大系列 1、革命传统教育系列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为核心,警予精神、二七、辛亥铁血精神等为主要内容,依托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