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 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 朱美慧 1. 引言 语言迁移问题长期以来一向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课题(Ellis,2000:299),这个问题贯穿在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40年历史中,历经起落,争议不断 从历史背景来看,语言迁移研究可以一向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假设从其兴衰历程看,随着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理论模式的转换和进展,语言迁移研究大致体验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 50年头 至60 年头的兴盛期,语言迁移研究在布局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框架下以比较分析假说为主导,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阶段为60 年头末到70 年头的衰落期,受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影响和中介语理论提出的影响, 行为主义语言观受到大力抨击,比较分析假设和语言迁移理论遭到抛弃,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被贬低,甚至遭到否决第三阶段始于 80 年头初并一向延续至今,在这一阶段,随着二语习得研究两大对立阵营——认知派和社会派的逐步形成和进展,语言迁移研究得到全面拓展,从最初只针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扩展到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从认知心理、语言、社会文化、神经生理等各个角度重新熟悉迁移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语言迁移研究因此再度崛起。
假设从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来看,语言迁移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Jarvis Dulay, Burt & Krashen 1982)Dulay & Burt (1974)研究了55 个母语为汉语和60个母语为西班牙语的年龄在6-8 岁的儿童学习英语的处境,察觉他们对11个语素的习得依次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儿童习得依次有惊人的好像性,因此Dulay & Burt得出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一样是一个创造性的建构过程的结论,即L1=L2 假设,后来这种观点被称为―最低影响度立场‖(Minimalist Position) Dulay & Burt 的观点当时在心智主义学派中马上引起猛烈反响Krashen就是重要的赞成者之一他的监控理论的基石就是“最低影响度立场”监控理论看法全体习得都是由普遍内部过程所指导,因此L1的影响是最小的、最低限度的 但是这种观点很快就遭到质疑,人们察觉Dulay & Burt的研究不仅证据缺乏,而且是用横向的测验结果得出了纵向的推论,轻率否决母语迁移的作用(Ellis, 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