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常识—防汛抗旱.docx
10页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应急响应级别及行动内容一、I级应急响应(一)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I级响应1 某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2 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3 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4 重要大型水库发生垮坝;5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特大干旱;6 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极度干旱二) 1级响应行动1 国家防总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参加视情启动国务院批准的防御特大洪水方案, 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中央慰 问及派工作组的规定派工作组赴一线慰问、指导防汛抗旱工作情况严重时,提请中央常委 会听取汇报并作出部署国家防总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 预测预报,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在24 小时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国家防总增加 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每天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报道汛(旱)情及抗洪抢 险、抗旱措施财政部为灾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国家防总办公室为灾区紧急调拨防汛抗旱 物资;铁路、交通、民航部门为防汛抗旱物资运输提供运输保障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 众卫生部根据需要,及时派出医疗卫生专业防治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 控制工作。
国家防总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2 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国家防总提供调度参谋意见 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3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流域防汛指挥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 机构启动I级响应,可依法宣布进入本地区的紧急防汛期,按照国家《防洪法》的相关规定, 行使权力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动 员部署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组织强 化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强化抗旱工作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抗旱指 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或驻点 具体帮助重灾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将工作情 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国家防总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 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二、II级应急响应(一)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II级响应1 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严重洪涝灾害;2 一个流域发生大洪水;3 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4 一般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发生垮坝;5 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严重干旱或 1 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 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严重干旱;7 一座大型以上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二) 11级响应行动1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单位派员参加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 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在 2 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分管领导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国 家防总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做 好重点工程的调度,并在 24 小时内派出由防总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 汛抗旱国家防总办公室不定期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 群众卫生部派出医疗队赴一线帮助医疗救护国家防总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 有关工作2 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做好洪水预测预报,派出工作 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国家防总提供调 度参谋意见3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根据情况,依法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防 汛期,行使相关权力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负责同志主 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 查,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加强抗旱工作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 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
相关省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应将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国家防总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 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三、 III级应急响应(一)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III级响应1 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洪涝灾害;2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较大洪水;3 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出现重大险情;4 大中型水库出现严重险情5 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中度以上的干旱灾害;6 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中度干旱;7 一座大型城市发生严重干旱二) 111级响应行动1 国家防总秘书长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加强 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在 2 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国家防总 办公室在24小时内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指导地方防汛抗旱2 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加强汛(旱)情监视,加强洪水预测预报,做好相关工程调度, 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协助防汛抗旱3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负责同志主持会 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布防或组织抗旱 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具体帮助防汛抗旱工作,并将防汛抗旱的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 政府分管领导和国家防总。
省级防汛指挥机构在省级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民政部门 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赴一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开展工作四、 IV级应急响应(一)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IV级响应1 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一般洪水;2 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轻度干旱;3 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出现险情;4 大中型水库出现险情;5 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因旱影响正常供水二) IV级响应行动1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汛旱情的监视和对防汛 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2 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加强汛情、旱情监视,做好洪水预测预报,并将情况及时报国 家防总办公室3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 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按照预案采取相应防守措施或组织 抗旱;派出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并将防汛抗旱的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 国家防总办公室什么是汛期?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国 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
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 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 结束时间较早每年 5至 9月,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他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 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涝灾与洪灾的区别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 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 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甚至造成作物死亡洪灾: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 涝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涝灾与洪灾的共同点是地表积水(或径流)过多,区别是涝灾因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洪 灾则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什么是洪水?洪水是一种峰高量大、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城市暴雨洪水 海滨河口的风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什么是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就是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 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防洪标准,通过分析比较,合理选定防洪方案,从而确定 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什么是防洪调度?防洪调度就是通过蓄、泄、滞、分等措施,人为改变天然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以达到 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什么是除涝标准?除涝标准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内排除它是设计排水系统的 主要依据什么叫管涌?管涌又称潜蚀、流土,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堤内平地发生“流土”和“潜蚀”两种 不同含义的险情的统称这种险情在湖北一般叫翻砂鼓水,江西叫泡泉管涌险情的发展, 以流土最为迅速它的过程是随着水位上升,涌水挟带出的砂粒增多,涌水量也随着加大, 涌水量增大挟带出砂粒也就更多,如将附近堤(闸)基下砂层淘空,就会导致堤(闸)身骤 然下挫,甚至酿成决堤的灾害当然有由于管涌孔距堤较远,一时尚未演成堤防、闸身的下 挫或溃决的;也有由于水位转落,渗水压力减小,险情暂时稳定下来的;还有由于是潜蚀, 没有产生堤(闸)身下挫、溃决险情的但是,险情是属于流土还是潜蚀,一时难于判明 而且流土也与地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层埋藏的深度、厚度以及其结构的疏密,高水位持续的 久暂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一时也是难以判定的所以发生管涌时,不论它是流土,还是 潜蚀和距堤远近,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迅速予以处理一般来说,长江中下游平原冲积地层,上面是粘性土;往下是粉砂、细砂等,砂层间也有 粘性土夹层的,再往下则是砂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在河床中露头与河水相通(见图)。
在 汛期高水位时由于渗水流经强透水层压力损失很小,堤内数百米范围内粘土层下面仍承受很 大的水压力,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就会随水流出(在没有反 滤层保护的情况下),从而发生管涌如何施行管涌的抢护管涌的抢护原则长江中下游地区抢护管涌险情的实践经验证明,处理管涌的原则应以制止涌水带砂,而 留有渗水出路这样既可使粉砂、细砂不再被破坏,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使险情得以 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但对它的危险性仍有认识 不足,措施不当,或麻痹蔬忽,贻误时机的如采取大围井而抢筑不及,或围高井倒塌者都 曾造成决堤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历史的惨痛教训必须牢记管涌的抢护方法管涌固然是严重险情,我们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对等,及时处理,是可以抢护脱险的 下面介绍 1954 年以来抢护管涌的有效方法:1. 在冒水孔周围,用土袋围成低堰孔内填反滤料,最好是按级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 碎石,最后填块石(图 2)图 2这样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带出,但由于涌水,粗砂往往填 不进去,则可先填碎石、块石,以杀涌水之势,再按级配填筑,略高于原在地面如附近无 适用石料,可以砖渣代替。
如一次末能达到制止带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层粗填料,再按上述 级配填筑直到渗水畅流,无砂粒带出为止反滤料填好后,仍需注意防守,如发现填料下沉 可以继续填块石料,直到稳定为止(见右图)2. 同上述方法,但不筑围堰,直接填反滤料也可3. 如因管涌,堤防基土流失过多,导致堤身裂缝下挫,是溃口性险情,应及时予以翻筑加 固4. 抢护脱险后仍应加强防守,观测周围的变化和渗水流量与江水消长的关系,以供汛后处 理作参考什么是散浸?散浸,一般又叫“堤出汗”,是指江水上涨,堤身泡水,水从堤内坡或内坡脚附近渗 出当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散浸范围就将沿堤内坡上升、扩大,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发生 内脱坡、管漏等险情土堤挡水后,渗水经过堤身向堤内坡方向渗透,是自然规律但由于以下一些原因:1. 堤身单薄,内坡过陡;2.堤身土质砂重,外坡又无透水性小的粘土防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