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doc

80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39045360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77K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1(2215字)  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例3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出规则图形的周长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知道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树叶、直尺、三角尺、绳子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操场跑道图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在学校操场的跑道上赛跑,我们操场一圈是400米,我们绕着操场跑一圈,就是跑了400米同学们想,“围绕操场跑一圈”还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这里的“周”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学生思考,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表达的都不错一周,可以理解为从一点出发,沿着操场边缘走,走到与出发的地方重合;还有的同学说,一周就是从一点出发,围着操场走,直到首尾相接好,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与这个“周”有关系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认识物体的周长。

        师:我们课桌上有这么多的实物,请大家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边缘  学生摸一摸树叶、三角尺、数学书等物体的边缘  师:请同学们沿着物体的边缘一周,再摸一摸  教师指名学生前来演示,其他同学跟着操作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2.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的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快用彩色的笔描描吧学生在课件上描周长投影展示)  师:同学们发现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首尾相接的大家看这个图形的周长指哪里?  屏幕展示:  学生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师:这个图形有一个开口,不是封闭的图形,或说没有首尾相接这样的图形是没有周长的因为“周长”是一周的长度,这样的图形没有形成一周所以周长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3.测量周长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图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每小组选一样图形,用你手中的工具,测量一下周长吧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汇报计算周长的方法,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方法一:用直尺一段一段地测量,最后把这些结果相加  方法二:用一条绳子绕着图形转一周,然后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汇报  五、拓展提升  下面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你能算出这三个图形的周长吗?  12厘米  10厘米  12厘米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周长,还学会了测量周长的方法测量周长时,同学们想法真是太妙了,老师为你们点赞!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八第2~4题  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回顾亲身经历后,感受“周”的含义,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摸一摸,理解周长的含义  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测量周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注意搜集各种方法,对于方法二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板书设计  周长  例3  周长:物体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测量周长的方法  方法一:用直尺一段一段地测量,最后把这些结果相加  方法二:用一条绳子绕着图形转一周,然后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这一环节设计得很好,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拓展提升的题目难度较大,教学评价欠缺。

        教学建议:精心研究数学问题,要让提出的数学问题有效,有价值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2(2068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较好地掌握万以内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笔算下列各题  54+33= 47+39= 220+630= 550+380=  全班自主完成,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出错的孩子为什么出错  师:笔算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生自主总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满十,向十位上进1,十位上满十,向百位上进1……  师:那今天继续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比较和以前学习的知识有什么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课件36页主题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中国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生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  生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2)利用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加法方面的问题呢?  生1:中国湿地动物中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几种?  生2:中国湿地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几种?  生3:中国湿地动物中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类一共有几种?  你们真会观察,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计算呢?  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

        师: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才能更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  生:用竖式笔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笔算方法相同吗?  生: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师:第二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学生尝试独立回答:是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总共多少种,列式为:271+31  师:怎么又对又快的列出竖式呢?请自己尝试完成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竖式计算方法,重点说清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写0,同时向百位进1  师:那271+903该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生:当百位上相加满十时,我不知该怎么办了但是想起“个位上满十,向十位上进1,十位上满十,向百位上进1”,我觉得应该是百位上满十,应该是向千位上进1。

        师:说得很对,那谁再来提醒其他同学,为什么都要满十进一呢?  生: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  你们学习能力真是太强了,老师都很佩服你们,很了不起!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要相同数位对齐  要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第三条学生在总结方面可能能力会欠缺,在孩子们自己充分的尝试总结基础上老师应该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37页“做一做”  通过练习学生反馈问题,不管是计算方面还是法则方面出现问题,对其他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再学习学生讲解说明时候一边对照法则一边描述,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到知行合一  四、总结提升  学生自主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3(1136字)  设计说明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2.重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把计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175+62=985-423=259+148=  806-714=325+464=310-207=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4.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

      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中的表格及问题: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4(1577字)  【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  教科书第4页例1,第5页例2  【设计说明】  1、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2、重视直观教学,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通过数格、拨钟面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化,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单位的转换及经过时间的计算  2、培养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让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

        【重点难点】  1、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2、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时钟模型、课件  一、引入新课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跑不停  出示谜底:时钟  2、教师拿出钟面并提问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