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连云港市自然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项目简介.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彩***
  • 文档编号:274381145
  • 上传时间:2022-04-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连云港市自然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项目简介一、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008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连云港海州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区以秦山岛为中心划定,南侧及西侧以现有海岸线为界,东侧及北侧界限依据连云港人工鱼礁工程区的东界和北界划定,总面积达490.37平方公里该保护区是中国海洋生物南北分布的界限,具有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资源、独特的海蚀地貌以及特殊的基岩岛礁与海洋自然遗迹资源等,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价值明显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岸类型齐全,保护区内有江苏独有的基岩海岛、40公里沙滩、30公里基岩海岸、泥质海岸及海岛森林,是典型的海洋海岸岛礁自然地貌区秦山岛上有“神路”之称的秦山岛4.5公里长连岛沙坝、“大将军”和“二将军”之称的海蚀柱、龙王河口南岸的羽状沙嘴,形态典型,极具科学意义赣榆区沿海有海滨沙矿,曾有矿金开采,东郊数道贝壳沙堤,在宋庄附近保存较好,标志着不同时期的海岸线,见证了自然演变和历史变迁的过程海州湾是我国海岸南北分界、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既有近岸低盐品种,也有远岸高盐类群生态保护区以竹岛、秦山岛及连岛等海岛和龙王河等入海河口为中心的海洋地貌最为典型、海洋生物最具多样性的区域,也是历史文化遗迹最具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保护对象最集中的区域。

      通过禁止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开发活动,保护海岸原生动植物资源、野生鸟类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保持现有的海洋及海岸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同时,连云港市滨海旅游度假区水质指数为5.0,环境质量较佳,水质极佳的天数达到90%以上这里分布着数百种鱼虾贝蟹等珍贵生物资源和100多种海岛鸟类竹岛是无人岛,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有天然竹林,蛇类较多,为江苏的蛇岛,过渡性的特征使其具有植物生态地理等方面的十分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2009年,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连云港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基础建设,成立保护区管理处,制定保护区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专人专职负责保护区管理工作;选取4个标识点和2个保护点设立标识和界牌,对重要保护对象设立围栏、隔离网和救济池等设施,并在海上及沿岸设置监视设备;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投入近300万元建成海州湾生态与自然遗迹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多功能的监视监管平台该保护区是江苏沿海开发建设规划中的重点海洋生态建设项目之一,为海州湾未来的渔民生产生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二、国家级海州湾中国对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连云港附近黄渤海海州湾海域的特定地理气候以及海水流速等适宜中国对虾的繁殖和生长,这里是中国对虾的产卵和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的区域,目前海州湾的对虾产量为167吨。

      2009年,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建设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该保护区总面积197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700公顷,实验区面积160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4月-5月和9月-11月该保护区位于江苏沿海的海州湾内,有两块区域,第一区域地理坐标在东经119°27’-119°37’,北纬34°57’-35°00’之间;第二区域地理坐标在东经119°52’-120°02’,北纬34°53’-34°57’之间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将根据中国对虾洄游路线、索饵产卵习性和分布特点,划分出1个核心区和2个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国对虾实验区处于核心区的外围,起着保护核心区的作用,主要为科学研究基地该保护区除了中国对虾以外,还栖息着真鲷、带鱼、鳓鱼、小黄鱼、鲈鱼、白姑鱼、许氏平鲉、六线鱼、刺参、皱纹盘鲍、栉孔扇贝等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立,既能有效保护中国对虾,同时也能让黄鱼等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物种和地方珍稀特有水生物种得到恢复该保护区建设完成以后,中国对虾产量的资源量将得到恢复提高,5年后估计能增加2倍此工程主要通过人工放流、设置人工渔礁等多种手段加快修复受损海州湾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护野生种群与遗传资源,使黄海再次成为富饶的海上牧场,使连云港沿海成为生态良好、鱼虾肥美、开发适度、土著地方文化完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黄金海岸。

      三、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2011年5月,国家海洋局公布中国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名录,全国共计有7个它们是广东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广东特里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广西钦州茅尾国家级海洋公园、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刘公岛国家级海洋公园、日照国家级海洋公园海洋公园总海域面积为92400.16平方公里,其中江苏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面积占全部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达到55.69%,为全国之最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我国海岸南北分界、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界处,以赣榆县境内秦山岛为中心,南侧和西侧以现有海岸为界,东侧和北侧界限依据连云港人工鱼礁工程区的东界和北界划定,总面积达到51455公顷,是全国最大,江苏唯一的海洋公园该公园内生物资源丰富,既有近岸低盐品种,也有远岸高盐类群,同时分布着数百钟鱼虾贝蟹等珍贵生物资源和100多种海鸟鸟类其中竹岛是无人岛,岛上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有天然竹林,蛇类较多,为江苏蛇岛,地带过渡性的特征使其具有植物生态地理等方面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整个公园分为4个区域,即生态保护区、资源恢复区、生态环境整治区和开发利用区在其中设有3个保护点,分别为龙王河口沙嘴保护点、竹岛保护点、东西连岛苏马湾植物多样性保护点。

      主要功能是减少或禁止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开发活动,保护海岸原生动植物资源、野生鸟类栖息地和迁徒通道,保持现有的海洋以及海岸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四、中国紫菜生产基地连云港海岸线漫长,地处基岩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相交处;周围水域是我国紫菜生长的最佳场所,也是我国最大的紫菜养生产基地北宋时期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紫菜产生在郡(海州)东北七十五海畔石上,旧贡也”的记载目前,该基地的生产海域主要位于东起赣榆柘汪镇,西至灌云燕尾港的浅海区域,面积约为3000公顷左右,年产量4500吨,约10亿张,占全国紫菜生产量一半,干紫菜出口量80%连云港紫菜主要品种是条斑紫菜紫菜生产主要集中在秦山岛、高公岛、连岛、燕尾港等浅海区域紫菜生产技艺是连云港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江苏省前三岛海珍品自然增养殖基地和鸟类保护区前三岛是连云港境内车牛山岛、达山岛和平山岛的统称,共由六岛六礁组成,总面积0.32平方公里,最大的平山岛江苏省前三岛海珍品养殖基地是江苏省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位于中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核心面积为7平方千米, 辐射范围达100平方千米前三岛周围水深16-25米,透明度4-6米,生物水产资源非常丰富。

      该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海州湾前三岛海域深度适宜、水质优良、污染少等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增殖放流,深海抗风浪网箱等方式,开展鲍鱼,扇贝等海珍品养殖,是江苏省最大的海洋鱼类,贝类,藻类等海珍品养殖基地此外,该基地还养殖有美国红鱼,石斑鱼,真鲷等高价质鱼类前三岛还是我国沿海候鸟南北途迁的的中间站岛上鸟类有18目41科,共计200多种鸟类在此生育繁殖每年春秋两季,鸟类云集目前被列为江苏省沿海唯一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六、江苏省海洋牧场江苏省海洋牧场是经农业部批准实施的,旨在保护和恢复海州湾渔业生态资源的重要建设项目,也是江苏省正在进行的惟一人工鱼礁项目该鱼礁工程位于海州湾渔场109—110海区,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修复海州湾渔业生态资源,建成江苏省最大的海上牧场其中海州湾人工鱼礁一期工程于2003年2月开始实施;同年7月18日成功投放,共投放1000个礁体和30只报废渔船礁体,投放范围为7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1250余万元在农业部渔业局与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海州湾人工鱼礁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从2004年初开始到2005年底结束,建造了4座人工鱼礁群此区位于海州湾渔场109海区3—5小区,具体位置在东经119°20'—119°30'、北纬34°40'—34°57'的区域内,总面积为45平方千米,总投资4000万元。

      整个工程制作礁群由170条旧船礁、2000个大型礁、2500个中型礁体、3500个小型礁体,还有4个船形组合的礁体组成,同时进行人工放流鱼苗和贝类、海参、鲍鱼苗种;初步形成了小范围的海州湾生态渔场2006年8月,渔业部门再次投放了700个人工鱼礁,不断增强海州湾渔场的生态环境为了进一步发挥人工鱼礁建设的总体效益,开拓海上旅游业,连云港市还逐步发展建设了海上游钓平台,开发观光娱乐旅游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取得明显效果,后续工程也已展开这对促进连云港市渔业经济发展,加快渔民转产转业,保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海州湾渔场渔业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有重要作用七、淮盐文化生态博览园淮北盐场因其位于淮河下游以北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四大盐场之一历史记载淮北盐业起始于周,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有两千多年历史淮盐是历朝历代的朝廷贡品,而连云港是淮盐的原产地,且淮盐品质特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两淮盐,天下咸”,是流传了上千年的关于淮盐的行业俗语淮盐文化伴随着淮盐的兴起、发展、流变,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经济活化石”2008年,其滩晒技艺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并正在申报国家级名录。

      淮盐文化生态博览园位于江苏沿海淮北盐场生产区—台南盐场的徐圩新区或灌西盐场,其建设与开发围绕“中国淮盐文化生态保护基地”、“ 中国海盐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海盐文化生态休闲游览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四大品牌定位展开,是一个集淮盐滩晒生产、非遗保护、创意产业、文化展示、影视拍摄、体验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将由三大功能区组成,即保持原生态淮盐生产技艺淮盐文化历史风貌区、服务大众文化旅游消费的淮盐文化体验区和具有高科技含量、总部经济效应的淮盐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开发建设淮盐文化生态博物馆、八卦式盐滩、对口式盐滩、盐工小区、淮盐作坊、天幕式的淮盐文化展示场、露天生态休闲漂浮浴场、盐疗SPA中心、“盐家珍味”生态餐厅、“盐镇寻古”休闲产业街、淮盐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等非遗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项目项目占地约76公顷,总投资8亿元,预计2016年底完成八、灌西永久性海盐滩晒技艺保护地灌西盐场隶属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处连云港市“一体两翼”的南翼灌云县东北部的黄海之滨,东至灌河入海口,西沿黄海埒子口,南与江苏省五图河农场接壤,北濒黄海,场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由于位于灌河西面,所以称灌西盐场。

      灌西盐场现有生产面积14万亩,主要从事海盐、矿盐生产以及海淡水养殖和农业种植2009年,该盐场开始建设永久性的海盐滩晒技艺保护地工程,总投资2.17亿元,总面积约2万亩,最终年产盐400万吨该工程的首期晒制盐技改项目已经建设投入使用,目前可以年产盐50万吨整个工程将于2013年全部完成这一工程不仅完整地保护了淮盐滩晒技艺,而且还为传承连云港当地盐民生产、生活习俗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九、连云港区域海洋渔港建设工程连云港海洋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十分繁忙,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而渔港作为海洋渔业生产的进出口不仅是连云港市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承载海洋渔文化的重要载体,汇聚着丰富的海洋文化连云港拥有海洋渔港群,是我国南北渔船休息、加水、加燃料的中转站,满足了当地的远洋和近海的渔业捕捞生产目前,沿海错落有序地分布着大小渔港10多个;其中国家一级群众渔港有2个,即赣榆青口渔港和赣榆海头渔港;国家二级群众渔港有3个,即连云港西连岛渔港、高公岛渔港、灌云燕尾港渔港;以及赣榆三洋渔港、赣榆响石渔港、赣榆柘汪渔港等沿岸多个小型渔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群众渔港建设工程还将进一步推进这一批渔港的建设和使用提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