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鲁克三大核心贡献.doc
4页众多分析人士皆认为,在过去的60年间,虽然管理理论风起云涌,管理学家也是英雄辈出,但几 乎就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可以在视野和框架上超越德鲁克思想的理论 ,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位超越德鲁克本人的管理学家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德鲁克的逝世,使得管理学界自此进入了一 个只有偶像没有大师的时代而这不能不说,对管理学界是一个重大损失但是正如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之一孙景华先生 所言,他的逝世,将会使人更加怀念他留给我们的那些精辟的理论作为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开创者 ,德鲁克的思想已经全面渗透到了管理学的各个领域 :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分析、劳工关系等等综合德鲁克的思想,业界一致认为,德鲁克对人类管理学界最核心的贡献还在于以下三点 :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我创建了管理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 ;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这些都是德鲁克在其自传体《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中给自己下的一个定性结论而使之成为一个结论的关键则是德鲁克于 1946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在此之前 ,没有一部著作向经理人解释管理,更没有一部著作向经理人传播管理。
而在之前,在人们的意识当中,管理似乎只是天才们才能做的事情,凡人是无法做的德鲁克的 《管理实践》的出版,打破了这一传统,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 理”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用独特的类比阐述道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 ,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 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 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 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 诸实践的是管理学管理是一门学科的含义之一是 ,有些专门的管理技巧适用于管理学而不适用于其他任何学科这些技巧之一是组织内的沟通 另一种技巧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策 还有一种特殊的企业家的技巧:战略规划管理作为一门特别的学科,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和特别关心的领域一个理解管理学科而并不具备各种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低能管理人员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甚至可能是第一流的管理者。
而一个只知道管理技巧和管理手段但并不理解管理学基本 原理的人却不是一个管理者,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员管理是一种实用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学科从这点讲 ,它可同医学、法律学、工程学相比它所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成就而且 ,它并不单纯是普通常识、领导方法 ,更不是财务技巧的应用它的实践以知识和责任为基础对于自己预见到的 MBA教育的兴起,德鲁克也是一直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他认为 MBA教育几乎完全抛弃了他所理解的管理学精髓 ,沦为一门综合技能培训MBA所强调的操作规范性和案例经验积累,几乎无视管理直觉的培养,而过分的商业沟通培训,使得MBA的学生大多陷 入商业手腕的鸡零狗碎之中,迟钝于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变化缺乏创新精神、没有长远的前瞻能力、难以应付突发事件、历史感淡漠 ,这是70%左右的MBA学生的通病这些现代 MBA教育难以涵盖的内容,恰恰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也正是基于此,德鲁克始终对 MBA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且一再告诫人们,不要忽视政 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对于管理学为什么是一门综合艺术,德鲁克有着一个非常简短精辟的论述 :,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 ;,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2002 年,美国总统在将该年度的 总统自由勋章”授予当时已经93岁高龄的德鲁克时,曾经提到德鲁克对世界管理学界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通过其著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理论也得到了广 泛的传播,在众多知名公司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在这本书中 ,德鲁克将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可以看出,德鲁克对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阐述应该是来源于其对 责任”一词的阐述德鲁克眼中的责任包含有管理人员的 责任”、员工的 责任”以及企业的 责任”在其1973年所著的这本书中,谈及 责任”的竟然有37处之多,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全书竟无一 处谈及 权利”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 ,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一一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 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德鲁克反复强调,认真负责的员工确实会对经理人提出很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
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 ,那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 ,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必须由实现工作目标的人员同其上级一起为每一项工作制 定目标此外,确保自己的目标与整个团体的目标一致 ,也是所有成员的责任必须使工作本身富有活力,以便员工能通过工作使自己有所成就而员工则需要有他们承担责任而引起的 要求、纪律和激励经理人必须把同他一起工作的人员看成是他自己的资源 他必须从这些人员中寻求有关他自己的职务的指导他必须要求这些人员把下述事件看成是自己的责任 ,就是帮助他们的经理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必须使他的每一个下属承担起对上级的责任和做出相应的贡献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 (Post-Capitalist Society,1993) 一书中指出:现在,有关应得权力?和,授权?勺议论很多这些术语表明以指挥和控制为基础的组织的终止 但是,它们与旧的术语一样是权力和地位的术语 现在我们应该谈论责任和贡献 因为没有责任的权力根本不是权力;它是不负责任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使人们负起责任。
我们应该问的是 ”该负什么责任??你应该有什么权力??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中,管理工作不是使每个人都成为老板,其任 务是使每个人都成为贡献者 ” 事业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充当世界工厂的美国依托全球战略恢复影响 ,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少有的黄金期并催生了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主的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三次 科技革命但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日益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历史上最为严峻的经 济滞胀现象遭遇经济危机更使大批企业破产生产效率提高了 ,企业为什么又破产了呢这一现象引起了德鲁克的严重关注通过调查发现,企业破产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过分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 ,而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顾客需求,导致市场上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你的生产能力越高,积压的商品就越多就越容易破产在调查的基础上 ,德鲁克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简单 ,却又富于哲理的问题 : “企业是什么 ?” 德鲁克对企业的独特见解是 ,要想知道企业是什么 ,必须从理解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开始企业的 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 ,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 ,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 :创造顾客这句话含有这样的意思 : 企业是为了企业以外的那些需要它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上的人群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 ,并不是为了照顾投资人和在企业中工作的人们的愿望或利益而存在的。
德鲁克强调 :利润不是企业行为和企业决策的理由或根本原因 ,而是对其有效性的一种检验任何企业的第一项考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 ,而是获得足够的利润以抵偿经济活动上的各种风险, 以此来规避损失德鲁克认为 ,利润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我们的理解是 : 利润就像人体所需 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 ,它们并非人生的目的 ,但是没有它们 ,人就不能活下去在此基础上 ,德鲁克提出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 就必须事先思考三个假设条件 :有关组织外部环境的假设 :社会及其结构、市场、客户和技术 ;有关组织特殊使命的假设 ;为完成企业使命所必需的核心竞争力假设德鲁克同时强调 :环境、使命和核心竞争力的假设都必须是符合现实的且须相互协调 在德鲁克看来 :外部环境的假设决定了公司的利润来源 ,而公司使命的假设则决定了哪些结果在组织者眼中是有意义的换句话说 ,即从总体上讲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经济和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最后 ,核心竞争力的假设说明公司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导地位所必须具备的特 长德鲁克认为 : “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 (企业是组织的一种形式 )组织只是一种工具 :每一个组织都是用以执行某种社会功能的社会机构 ,对于组织而言 ,光是求生存是不够的。
这是它与生物体很大的不同 组织的目标 ,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 因此 ,其功能的考验 ,都是 来自外部这也是它与生物体不一样的地方 ”德鲁克关于“组织的目标 , 是对个人和社会做出某种贡献 ”的事业理论与现实中成功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不谋而合HP公司创始人之一戴维 普卡德对企业存在的目的的诠释 ,或许就是对德鲁克事业理论的最好的赞赏 : “首先谈一下公司为什么存在也就是说 ,我们为什么要办公司呢 ?我想许多人错误地认为 ,办公司就是为了赚钱虽然赚钱是公司的重要成果之一 (作者按 :注意是成果而不是目的),但是我们必须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我们必然会得出如下结论 ,即一批人走到一起来 ,并以 我们所说的公司的形式存在 ,以便能够集体地成就一番单靠个人力量不能成就的事业 ,即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话听起来一点也不新鲜 ,但却是至关重要的留意一下周围的企业界 ,你仍会发现一些人只对金钱感兴趣 ,而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 ,潜藏在追逐利润背后的实际动力是一种要做一点事情的欲望 ,如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 ,总而言之是要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的欲望因此 ,让我们在牢记这一点的基础上讨论一下惠普公司为何存在的原因。
我们存在的真正目的是向公众提供某种独 特的、有用的东西 ,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