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政治名词集.doc
2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际关系名词解释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包括:1,国政社会形成发展的物质前提,国政社会的一般特征,各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国政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国政社会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主要对象3,主要研究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它主要涉及: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发展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等4国社各构成要素之间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既抽象又具体的范畴,必须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点,全面分析国政主体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各种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揭示国政的发展规律其主要流派有理、现、新现等国际政治 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是资本主义和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另外,还有许多虽不具行为主体资格,但是能于国际舞台发挥作用和影响的行为者,其中国际政治力量以及由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决定的国际政治格局对国际政治发展演化其重要的作用。
国际关系 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即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乃至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是国际政治,主要是权威国际成员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间关系第三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三者构成同心圆:国际关系范围最大,国际政治次之,仅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关系部分,三要考虑国家间关系,对外政策的范围最小国际政治环境 即国际政治的基本环境状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这些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国际政治环境的理论分析出现于20世纪初,60年代以来,日益得到重视环境分析对指导国家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有重要作用国际行为者 指那些没有国际行为资格,却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进行活动的群体和个人主要有个人、部分国际组织和大部分跨国公司战后,国际行为主体多样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条件下,国际行为者作用日益加强国际行为能力 国际行为主体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影响的作用力它是国际行为主体的必备要素之一是国际行为主体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依据与其相近的概念有“作用力”、“影响力”等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范围内各种经济力量的对比状态,它和国际政治格局一起构成国际格局,世界经济格局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基础,并且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和变化。
国际政治格局也反作用于经济格局,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国际政治力量 在国际社会中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并对国际政治运行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实体主要指一些强大的主权国家,国家联盟,国际组织等根据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划分国家格局,国际体系国际系统 即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国际社会看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和结构功能,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整体,可以从中探索国际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又可以分为一般政治系统和国际政治系统两个层次世界体系 国际范围内由各个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而形成的既矛盾又统一的有机整体包括世界政治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它是资本主义与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国际分工的完成,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以及殖民体系的建立世界体系打破民族壁垒,把世界完全联为一体,其特点是:整体性、相互联系性和不平等性多极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种形态,国际政治多种力量彼此势均力敌、基本平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国际事务典型的如: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体系下英、法、普、奥、俄均势格局,一般认为其比单极格局稳定两极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种形态,两个大国或集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对整个国际事务起到决定性作用和影响,典型的如战后美苏对峙状态。
一般认为其比单极格局稳定,但又不如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种形态,一种由两极向多极,或有多极向两极过渡性格局状态,如当今世界由两极到多极国际竞争 国际关系的主要作用方式之一即各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竞赛或争胜它和国际冲突、国际合作相互交织,相互转化国际竞争是国际关系最普遍的一种相互作用形式国际合作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一致或部分一致而在一定的国际领域或双边关系中所进行的协调、联合行前乃至结盟或一体化国际合作一般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是互利的,有助于维护各自的利益,但是也存在非自愿合作的情况,这种合作往往是不公平的,是非互利的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存在于所有国际关系领域,是自国家间关系出现后即一直存在的一种国际相互作用形式,并随国际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它与国际竞争、国际冲突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国际冲突 国际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即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的而进行的对抗性或 放对性遭遇或相互作用突出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冲突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极端形式即为战争它与国际合作、国际竞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当代国际冲突具有的特点有:(1)全球性、广泛性和联动性。
2)国际冲突主要形式的转移与兼容性国际冲突的频率与时间性发生变化4)国际冲突潜在的危险性与可控性国际会议 由各国政府或政府间国际组织所召开的会议多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问题,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其地位、作用日益重要当今重要国际会议多为国际组织成员国间的例常会议,如联合同大会、西方七国会议等国际法 称国际公法,国际社会之法是国际社会中用以调整国家间关系,规定国家权利义务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具有是时代性、超阶级性两大特点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国家关系提供法律依据,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一系列仲裁、斡旋、协调的机制由于其自身特征性以及国际政治的现状,国际法至今仍经常受到践踏,不能完分发挥作用国际法主体 即在国际法范围内权力与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和主要代表,包括主权国家和部分政府间组织国家法主体经历了一个范围扩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国际政治的民主化与主体多样化,至今仍有扩大趋势国际准则 是各个国际行为主体在实施其对外行为、处理对外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1.时代性,一种社会意识和道德范畴,反映出各个时代国际社会存在的现实2.共识性3.制约性一经确定,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1)基本的国际道德观念的无形影响。
2)为国际舆论工具的制约作用3)对危及国际安全的行为予以制裁的重要依据国际制裁采取行动的主要依据,一是国际法,二是国际准则4.非强制性,原因:(1)国社无政府状态,缺少强制机关2)作为国家间相互关系的一般道德规范和普遍原则,对于如何实行以及是否违反国际准则,它是不象国际法那样明确具体,也难以达成共同的、一致的明确解释3)在无政府状态以及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对公然违反国际准则的行为的制裁也是有限度的国际习惯 由于长期普遍使用而被各国所承认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之一最早的国际习惯可以追溯到古代,三十年战争以后日益理论化、系统化国际宗教组织由各国的宗教机构组成的国际组织,著名的有世界三大宗教的国际组织,即跨国政治 由各种跨国行为主体在世界范围内所从事的超越国界的一系列行为和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当今国际政治或世界政治的一个新内容,是传统国际政治的发展和补充,也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跨国行为主体 由两个以上国家的成员组成的通过自己跨国界的行为来影响国际政治或国际政治发展进程的国际行为主体,即非国家行为主体,主要包括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其特点是多元性,跨国性,协调性,非强制性。
其在国际政治,跨国政治中的地位,作用日益上升跨国组织 由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和个人组成的,在两个以上国家活动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其特点是多元世,跨国性,协调性,非强制性跨国组织在当今国际政治或跨国政治中的作用日益加强,是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力量,但仍具有很大的限制性,使其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跨国行为 跨国行为主体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协调国家间关系而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包括跨国行为与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行为,也包括跨国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行为协调性,非强制性跨国行为的出现是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给国际政治增添了新的内容,跨国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性运动 由一定的国际组织发起领导的、为特定宗旨而进行的、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活动,往往能对两国或多国政府施加压力,甚至促使政府改组,从而达到其政治目的当今最著名的是国际恐怖主义运动世界主题 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它具有时代性20世纪上半期,世界主题是战争与革命,80年代邓小平提出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认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表明和平与发展问题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解决这两个问题,人类任重道远。
民族国家 一个拥有政治主权的民族,它具有社会凝聚力,并在政治上是有组织的或独立的,民族国家形成于1648年威会之后,是资本主义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民族国家是现代同家形态,具有四个要素:定居的人民、同定的领土、有权统治人民和领土的政府、主权(国际承认)(对内最高统治权,对外乎等权)共同体的核心基础是政治文化认同,种族、血缘、经济、关系都在下降,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语言、文化倾向、生活地域关系民族主义 在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本民族的成员逐渐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习惯、风俗、生活方式的认同,是为了本民族求生存、发展的愿望的集中体现,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和历史渊源是强大的意识形态化的族内感情,是民族生存,发展,共同奋斗的纽带,是一种强大的内聚力,是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之一尽管民族主义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往往成为当代民族国家分崩离析的主要原因国家 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其两大职能是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国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必然随着生产力发展而走向消亡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国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主权、政府、人口和国土。
外交 主权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官方行为是一国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外交采用的是和平方式,主要是谈判;从事外交活动的不仅仅是专职外交人员和外交机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外交是一种艺术和技巧,国力是外交的后盾,外交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总是和军事方式相互补充的同盟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针对共同的外部威胁承诺共同参与战争,目的是增强自身军事力量,以超过对手的军事力量赢得战争,或威慑对方不敢发动战争北约是一个典型同盟是排他性组织,针对的是具体的外部威胁组成多边同盟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三条:存在共同的外部威胁;内部成员互不构成威胁;同盟中的主导国家的偏好选择权力 在国际关系中,一国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行为的能力它是西方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与其相似的有“实力”、“影响力”等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仅大国可以对小国施展权力,小国也可以对大国施展权力,对权力的研究是国际政治理论永恒的话题,也是现实主义的主要范畴之一国家利益 一国内有利于其大部分居民的共同生存和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政治利益等决定国家对外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