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人的端午节.doc
6页惠州人的端午习俗!你知道多少?端午,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它所蕴含的情怀和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值得细细品味的裹粽子、挂香包、点艾条……惠州这些很传统的端午习俗,在不少地方仍原汁原味地延续了下来,继续保持其传统的魅力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惠州人习惯农历初五之前的两天开始裹粽,采山竹叶、蒲草为包裹用料以前基本上是每家每户自行裹粽子如今,在市区过端午自行裹粽子的不多了,但在节日的街头我们仍不难看见各色粽子的“身影”在春末夏初这个适宜的时节,惠州恰逢几场春雨,正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碧绿的柳枝,配着热气腾腾饱满的粽子,在充满诗画江南古意的城市中,竹编的小篓掀开薄薄的布帘,总能看到儿时记忆中的灰水粽和鲜肉粽争先恐后地挤出来春末夏初,端午来了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习俗说,五月节配香包以辟邪在惠州的一些巷道内,我们仍能看到卖香包和艾条的店铺颜色柔和、五彩缤纷的香包,缀以鱼、鸡、小鸟、仙桃等造型,看起来甚是别致可爱除了挂香包,点艾条也是端午时不少家庭的传统保留项目,艾条在惠州又被称为“午时香”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当天的正午时分点燃艾条,用以辟邪驱蚊。
如今,我们还能在袅袅的艾香中,依稀忆起儿时的端午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每年端午节,龙舟竞渡似乎是很多惠州人期待的活动近年来,随着“中华龙舟大赛”在惠州的落地举办,更是引发新的观赛热潮惠州东江之中,一艘艘力争上游的龙舟赤裸着上身,结实的汉子们,用肌肉贲张的双臂划着龙舟,喊着号子,伴随着急促的鼓声奋勇争先,那种激烈的竞争和年轻气息扑面而来岸边群众震天的加油声,总是伴随着第一艘龙舟到达后的欢呼而结束此刻他们脸上洋溢的喜悦,就算是鲤鱼跃过龙门也不过如此吧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端午,它蕴含的文化情结,潜藏在每位中华儿女的心中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身投汨罗江,只为“上下求索”而不得百姓怕江鱼吞食这位爱国诗人的遗体,往江中投食江米,百姓对诗人的这种爱戴,流传了千年后赋予了端午这个节日深厚的情怀和诗一样的温情在品尝满口余香的粽子的同时,我们总能回想起这位诗人,他那传世不朽的《离骚》,和他所处的那个传奇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风骨和洒脱,怀念他“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的彷徨和追寻内心高洁的执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已经渐渐被商业气息所冲淡,疲惫的生活与忙碌的工作使很多人只将节日看成是假期的享乐,而忽略了传统节日本身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情结当年坐在教室中用着稚嫩童音朗读诗歌的我们已渐渐长大,儿时坐在大柳树下跟着老一辈包粽子哼着童谣的时光也已远去,莫让拥挤和喧嚣的城市生活掩盖了我们心中的自在和纯真在节日到来互致问候之际,让我们想想节日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