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班幼儿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的调查分析.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43586460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12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班幼儿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的调查分析2009-05-04 22:08:55|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摘要:幼儿的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是儿童情绪智力以及社会性发展水平如易出现生气、伤心、紧张、焦虑以及攻击行为等本文通过情境设置法、自然 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小班幼儿的情绪控制与表达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这些关键词:小班幼儿情绪控制表达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这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给 情绪下的定义情绪是人(包括动物)所具有的一种心理形式它与认识活动不 同,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如喜、怒、悲、惧等感受色彩)、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以及独特的生理基础(如皮层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动)美国心理 学家伊扎德(C. Izard)认为,为情绪下定义必须包括生理基础、表情行为和主 观体验三个方面[1]因此,人既具有与生物学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疼痛引 起的不愉快情绪),又具有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高级情绪或社会情操(如道德感、而情绪控制,即情绪调节,是个体灵活地对一系列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及应对能力有关⑵ 它既包括个体内部的调节过程,也包括来源于个体外部广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于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情绪表达的调节,以符合社会期望的 一套规则。

      国外许多教育研究表明,儿童三岁时,♦经能够在自己的行为中运用 某些情绪表现规则,只是无法用语言作出解释,到五六岁时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Denham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情绪理解能力低的学前儿童更多地使用消极的情绪【3】而在我国当前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家庭愈来愈多,几代人围着‘“小太 阳”转,孩子就像温室中的花朵,接触的更多的是家庭中的成员,缺乏应有的锻 炼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孩子往往表现的缺乏独立性、喜欢依赖别人,不会与人 相处,性格上自私,情绪上反应激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等等所以在情绪交流 和维持积极的同伴交流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易出现生气、伤心、紧张、焦虑 以及攻击行为等这些问题表现出来的幼儿行为都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不健康培养幼儿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就是教他们正确理解情境的真实意义,区别 “发泄情绪”和“表达情绪”,“压抑情绪”和“表现情绪”的不同,使他们学 会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宜的反映,掌握用语言和表情表达情绪的能力当幼儿学会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的幼儿还能够与周围人建立更融洽、更 和谐的关系培养幼儿控制和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 能使幼儿经常保持情绪愉快,做事充满信心,活动中积极性、主动性强,认知效病,影响身体健康。

      二、 研究对象及方法(一) 研究对象这项调查采用随机抽样,以陕西省西工大幼儿园小班30名(14名女孩16名男 孩)幼儿为研究对象幼儿平均年龄为三岁四个月二) 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情景设置法、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观察和问卷调查法11. 情景设置围绕要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设置了两种情景,通过这两种情境中幼儿的亍为表现来测试幼儿的情绪控制以及表达能力1.1幼儿需要不能满足指导语是:“小朋友,你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新的玩具,可好玩啦现在你们喜欢哪个玩具就玩哪个当幼儿玩得尽兴时,宣布停止游戏1.2活动情景变化在这个情境中,组织幼儿在户外玩大型器械,约二■分钟后要求幼儿停表现人数百分比大声嚷嚷,不许教师收玩具或自己将玩 具藏起1033.3%大声嚷嚷不愿收起,但还是将玩具交给 老师1550%自愿收起玩具,并劝说别人交给老师516.7%幼儿行为表现 人数 百分比户外逗留,长时不愿进教室,不能安 静下来620%需要老师反复多次提醒才能安静下 来2066.7%能很快安静下来很好地参加室内活 动413.3%幼儿姓名 事件因素(一)幼儿表现事件因素(二)幼儿表现事件因素(三)幼 儿表现1雷**玩具被别的幼儿拿走 大哭诉苦被其他幼儿欺负 伤心流泪 受到表扬 高 兴激动2卫**游戏中被阻止妥协按要求去做衣服找不到低声流泪 分到小红花微笑3陈**想和别人一起玩被拒绝独自走开妈妈离开幼儿园抽噎打出漂亮房子 兴奋 4吴**椅子被别人搬走语言抗争并告诉老师受到批评低头生闷气分到奖品兴 奋激动 5孙**玩具被别人抢走斜视对方并顺手拿回来犯错受批无表情沉默分到奖品 高兴6张**找不到衣服耐心寻找 被同伴撞倒独自站起来分到小红花 腼腆微笑7杨**要求一起玩被拒绝捣毁别人的房子受批评承认错误但不改正受表扬更 认真8徐**要求一起游戏遭拒绝强硬和别人在一起游戏跌倒独自站起分到奖品欣 喜 9吴**想和别人一起玩遭拒绝生闷气学习拍球耐心坚持提醒老师看自己受表 扬高兴10樊**姥姥准备离开幼儿园大哭喊叫不让其走被人撞倒抽噎 分到奖品兴奋11李**和别人同时需同一块玩具耐心商量同伴哭泣询问劝说受到表扬无表 情变化12吴**玩具被人抢走与人争夺建构房子失败继续搭建见到好久不见的老师 表达想念 13姜**要求一起游戏遭拒绝独自走开犯错承认错误并说下次不会了分到奖品 兴奋 14夏**椅子被人搬走质问伤害到被人伤心哭泣妈妈最后一个来接她微笑的 跑过去15向**游戏中被阻止按要求去做妈妈离园后抽噎反复说第一个来接我分到奖品高兴1 0 3.3 0 0 3.3 16.7 20 33.3 23.32 0 3.3 3.3 0 13.3 16.7 30 26.7 6.73 26.7 26.7 13.3 6.7 6.7 6.7 13.3 0 04 3.3 3.3 10 16.7 10 10 16.7 23.3 6.75 0 0 6.7 3.3 6.7 16.7 16.7 26.7 23.36 0 10 3.3 10 30 20 13.3 13.3 07 3.3 13.3 20 20 13.3 20 10 0 08 0 6.7 13.3 13.3 13.3 16.7 26.7 6.7 3.39 6.7 13.3 20 3.3 26.7 10 13.3 6.7 010 6.7 3.3 20 16.7 13.3 10 13.3 13.3 3.3看出,小班多数幼儿不能正确区分“发泄情绪”和“表达情绪”之间的区 别,没有很好的掌握用语言和表情表达情绪的能力。

      当然,不同的幼儿之间 也存在个别差异这可能与幼儿的气质、年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活动内容 和要求等有关1. 气质对幼儿情绪控制与表达的影响气质是儿童心理行为的重要方面,是指具有生物或神经生理模式基础的 情绪一行为表现4】从出生开始,婴儿就表现出自己的气质特征,如有的幼 儿对环境适应性良好,有的幼儿则表现的比较缓慢,这就是幼儿先天气质在 行为中的表现而随着幼儿的成长,气质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并与个性 发展相融合,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情绪发展的重要因素在 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那些大胆、好动外向的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抑制水平较低, 克服违规行为的冲动能力较弱,对成人要求的唤醒水平较低,对自己的情绪 控制能力也较低,导致了其对社会规则内化的水平也较低⑸ 同时研究发 现,儿童的气质类型也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方式进而影响其行为方式⑹从 以上的实验结果也可以看出,那些气质类型外向、大胆好动的幼儿在控制和 表达自己情绪时,更倾向于积极地外部表达方式,情绪表现比较过激,容易 对外界刺激反应激烈,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也较低,但其出现积极的情绪的 频率也较高而那些气质类型比较内向的幼儿,其情绪表达比较稳定,能够 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但表达方面更倾向于内部方式,与人交往不主动, 更多表现出焦虑等消极情绪。

      2. 年龄对幼儿情绪控制与表达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每种具体的情绪发展模式不同不论是面部表情的认知 还是实际情境下的情绪认知,幼儿最容易辨认的是高兴,其次是生气和伤心, 较难辨认的是害怕、吃惊和厌恶其中小班幼儿对生气♦经达到较高的认知 水平,而对伤心的认知水平则是逐步增长的在各种具体的情绪模式中,大 班明显好于中班和小班,中班又好于小班而儿童在调节控制自身情绪过程 中,由于年龄对情绪表现规则的限制,使得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情境意义和 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消极的情绪,而研究显示,大班幼儿比小班幼 儿更倾向于掩饰自己的消极情绪,具有更高的表情调节知识8】小班幼儿还 处于情绪发展的低■阶段,在情绪的表现及调节方面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发 展,所以以上实验结果显示的小班幼儿在情绪控制与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易出现生气、哭闹、焦虑以及攻击行为等消极情绪表达方式,这些都是由 于小班幼儿的年龄所影响的3.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控制与表达的影响对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情绪控制和表达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 那些经常说理和讲道理的父母要比那些专断的父母更能促进儿童社会规则 的内化,那些使用诱导性纪律约束方式的父母比那些专断的父母能更好的促 进儿童内化父母的价值和规则。

      父母丰富的情绪表露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学 习什么样的面部表情得到什么样的社会反馈,同时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交谈、 游戏活动能够为幼儿情绪发展提供调节的技巧如成人可以教幼儿通过限制 感觉输入(捂住耳朵或眼睛不去听或看令他们不开心的事物或景象)、自言 自语(妈妈说她很快就会回来)、转变目标(被拒绝在游戏之外时,寻找其 他东西玩)等方式来减少消极情绪的唤醒,幼儿也会将这些学到的策略运用 到日常情绪调节中所以在积极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更容易选择亲社会性的情绪表现策略有研究 表明,城市儿童比农村儿童有较高的情绪调节知识、使用较多的表现规则, 特别是亲社会表现规则,这其中教育差异和家庭教养方式是很重要的因素⑸【3】4. 活动内容和要求对幼儿情绪控制与表达的影响儿玩得尽兴时宣布停止游戏以及户外游戏过程中突然转入室内安静游戏,和消极情绪的显现就比较突出但是在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当幼儿的 需要不能满足时,其为了获得心理自慰,常常选择延迟满足的办法,即幼 儿会表达“下次继续玩”“下次玩得时间要长长的”等要求延迟满足是 指为了以后获得更大的报偿而延迟立即就可得到的满足而更多时候,幼 儿是在教师和父母的要求下而延迟满足的,这就是Karniol, Miller提出外界的要求而延迟满足。

      9】另外,在愿望与情绪的相关研究中显示,三岁是不想要的被避免,就会高兴,反之则感到难过或是生气,甚至更小的两 岁儿童也能够理解情绪依赖于愿望10】所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 尽量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和愿望要求,促使幼儿以更加积极的方式表达自 己的情绪二)建议基于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来解决幼儿的 情绪问题1. 了解幼儿,帮助幼儿学习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教师可以了解幼儿,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讨论以及游戏活动,让幼儿把 自己的情绪、感受告诉别人,渲染关爱他人的气氛,起到教育的作用由于 幼儿还不具备完善的认识和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可以运用转移注意力、开 展运动以及绘画游戏等方式来疏导、缓解幼儿的消极情绪通过这些活动, 也可以教给幼儿正确的控制与表达情绪的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角色换 位法和情感体验法来教育幼儿正确表达情绪通过角色换位,让幼儿了解别 人的感受,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懂得尊重他人、关 爱他人同时还可以通过温馨的室内环境这种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