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德兰海战反应出的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73282018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0.7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德兰海战反应出的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 日德兰海战中, 三艘战列巡洋舰的沉没极大震惊了英国人——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损失,除非敌方也损失相当 英国人同样无法接受的还包括这三艘战巡是以如此灾难性的爆炸并伴随着大量人员伤亡的形式而损失 一座弹药舱发生爆炸也许还可以将其视为运气不佳, 但三艘军舰发生同样的爆炸就肯定是基本设计理念出了问题尽管日德兰海战后,海军部组建委员会从各个方面对战列巡洋舰的损失原因进行了调查, 然而得出的主要结论还是防护性能不足,特别是水平甲板和炮塔顶部但以当时条件来看,要求军舰的防护系统完全对炮弹免疫是不可能的——防护性能毕竟要为(高) 航速做出妥协从英国战巡的整体设计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其装甲布置,但这里还可以进行更多方面的讨论总的防护原则并不是为了完全避免被敌弹洞穿,而是控制由炮弹所造成损害的范围,降低军舰上重要部位(包括动力、主炮、操舵系统,以及指挥战位)受损的风险进行装甲布置时,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军舰设计时的预想交战距离, 第二是英国海军使用己方装备炮弹打击装甲的试验结果 (以及对日俄战争中军舰受损情况的分析) ——会被作为防护设计的决定性(也是基础性)因素加以考虑。

      从第一个因素上看,英国海军认为“无敌”级在海战中的最大交战距离为 8000 码,不过直到双方舰队接近至 6000 码时军舰才可能被多次命中在这个距离(即 6000 码)上,高初速炮弹的弹道比较平直, 只需要较薄的水平装甲和较厚的侧舷装甲就能抵御中小口径炮 弹——战列巡洋舰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被要求与敌方战列舰对抗, 其主要的水平防护(下甲板装甲)是用来抵御穿过侧舷装甲的炮弹,并防御产生破片或出现碎裂的(其他区域)装甲板,以及(直接威胁到本区域的)来袭炮弹然而一般来说,穿过了侧舷装甲的炮弹有可能在击中水平甲板前发生爆炸,更有可能在击穿侧舷装甲时就破裂,不会再以完整的形态攻击水平防护装甲;此外,下甲板装甲也需要能够抵御炮弹在不设防护的舰体上部爆炸后产生的破片——特别是在军舰舰尾部分,因为此处没有布置侧舷装甲为加强侧舷装甲带后方、位于主甲板和下甲板之间的炮塔基座、前后下层指挥塔等重要部位,相关部门在这些区域附近的主甲板上加装了 1 英寸厚的防护装甲(前部指挥塔周围为 2 英寸),还添加了 2 英寸厚的垂直装甲 至于第二个因素——由于舰炮炮弹在 1900 年至 1909 年间的发展十分迅速,因此也对装甲防护的布置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正值×××1905—1907 年,他还在 1908—1910 年间担任海军审计官)和×××(1907—1909 年)担任海军军械总监,在两人主持下,英国海军对现代军舰的防护进行了大量研究可惜在他们之后,担任海军军械总监和审计官的军官们都没有继续重视这个问题 在离开海军部前往舰队任职前, ×××曾要求海军部军械委员会考虑研制一种在以倾斜角度穿透装甲后仍能保持完整的穿甲弹, 但这一要求被完全忽视了 1909 年,英国海军对使用苦味酸炸药和黑火药的被帽穿甲弹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希望前者能增强炮弹的爆炸威力;随后他们在试验 中发现苦味酸爆炸力惊人却很不稳定,常常出现炮弹过早爆炸的现象尽管已有证据表明要是炮弹在穿透装甲的过程中破裂并被引爆,那么苦味酸炮弹的破坏力还不如黑火药炮弹, 但皇家海军还是在1910 年采用了使用苦味酸炸药的重型炮弹正如本章开头引用评论所言,使用黑火药和苦味酸装药的被帽穿甲弹都有可能在穿透装甲时碎裂,而使用后者的炮弹即使可以完整穿透装甲, 也有可能会因为引信过于敏感而在穿透装甲时爆炸如果苦味酸炸药能在爆炸中产生巨大威力,就能对爆点附近靠近外侧的舰体结构造成大面积破坏,但除非炮弹在爆炸中能产生具有强大穿透力的弹片, 否则便无法破坏位于舰体内部的结构;而苦味酸炮弹产生的破片恰恰比较小,无力飞出距爆点更远的距离,因此也不具有足够强的穿透力。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英国海军对被帽穿甲弹没有过高期望, 特别是在远距离交战中,但对“大装药量和具有高爆性的炮弹能对军舰结构造成大面积破坏” 这一点推崇备至——由于一艘军舰上轻装甲和无装甲区域的面积要比重装甲关键区域大得多, 因此他们有理由相信被帽共聚点穿甲弹和高爆弹能对敌方军舰造成巨大破坏并严重削弱其战斗力这种打击能破坏军舰的舰体结构,造成进水或减速,还能破坏甚至摧毁火炮及其观瞄系统、通信和指挥设备总之,英国人的哲学是力图给敌舰造成最大的“干扰性破坏”,以削弱其进行精准反击的能力;从这一理念上看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英国海军会更强调在海战中对敌舰首先命中并持续打击, 而不是通过穿透装甲并在军舰内部引爆少数几枚炮弹来对其造成致命伤害 一个更加令人无法理解的问题是海军部没有将被帽穿甲弹的缺点告知一线舰队海军部颁布的官方文件,诸如“炮术手册”和“炮术备忘录”给人的印象就是只要射程和入射角合理,他们装备的炮弹便能击穿装甲,并在目标内部爆炸直到日德兰海战后,炮弹效能受到广泛质疑时海军部才公布更多有关被帽穿甲弹性能的说明, 并纠正了以前对这一弹种的错误认识 基于这一思路,英国海军在防护上非常强调防破片能力,并使用中等厚度装甲。

      不倦”级的防护水平与“无敌”级相当,虽然装甲较薄但防护面积较大它们的侧舷主装甲带覆盖了整个舰长(即纵向舰身),并对舰首和舰尾(尤其是舵机)的防护性能有所加强;但 A、X 炮塔两侧的主装甲带厚度由 6 英寸被减至 4 英寸,这也是战前英国战列巡洋舰在防护设计方面的原则之一, 即对动力系统防护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主炮 另外,舰首侧舷装甲的厚度由 4 英寸被减至 2.5 英寸,不过高度增加了 5 英尺主甲板和上甲板之间的烟道增设了防破片装甲,主动力舱和辅助动力舱的风道高于主甲板 2 英尺部分也是如此 这一防护措施(铺设防破片装甲)也被用在了后来建造的所有战巡上,侧面防破片装甲厚 1.5 英寸,位于某区域两端的则是 1 英寸 “无敌”级上层水平装甲使用的是克虏伯非渗碳装甲(KNC,类似于克虏伯渗碳装甲,但未经过表面硬化处理);“不倦”级改用了镍钢装甲,因为这种装甲结合了高强度和能够抗击断裂的高韧度特性;“玛丽女王”号又用高强度钢(HT) 替代了镍钢——前者(HT)不仅具有与后者 相当的性能, 而且价格大大降低 “狮”级的防护水平有较大提升,不过也主要是加强了对动力系统的防御, 在其他方面则与早期的12 英寸主炮战列巡洋舰差别不大。

      该级舰的主要变化在于将动力舱两侧的主装甲带厚度增至9 英寸 (位于中部炮塔两侧的装甲带也是如此),同时在主甲板和上甲板之间增设了 6 英寸厚的上部装甲带;在水平防护上,“狮”级增设了上甲板装甲,它位于 6 英寸装甲带顶端,厚度为 1 英寸,与 1 英寸厚的下甲板装甲、 侧舷装甲和横向装甲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盒型装甲防护体系上甲板装甲主要被用来抵御越过侧舷装甲击中军舰的炮弹,以及炮弹在上层建筑中爆炸后产生的破片; 下甲板装甲除了可以阻挡击穿侧舷装甲的炮弹及因其生产的破片外, 还能防御击穿上甲板装甲后继续下落的炮弹增加侧舷装甲的高度主要是考虑到在未来海战中,由于射程增加会导致炮弹的下落角度更加陡直; 但主水平装甲以及主甲板和上甲板之间炮塔基座装甲厚度的减少又抵消了这一努力, 特别是在后来实战中,双方交战距离已经远远超出原先的预想 战列巡洋舰的防护系统缺陷重重的境况终于在“声望”级上消失了 “声望” 号和 “反击” 号后来分别于 1918—1921 年和 1923—1926 年进行大幅度重建时,才布置了一套全新的装甲防护体系 “胡德”号当然属于完全不同的一类以 1914 年的标准来看,其防护水平与战列舰相当,但这并非最早就体现在该舰原始设计中,而是随着设计不断变化才达成的。

      事实上,“胡德”号的防护水平介于战前及战后(战列舰的)标准之间——比战前标准更高,然而以战 后标准来看还是相对不足战后的设计标准尤其要求要有重型(而不是轻型)水平装甲甲板,并且取消了对破片的防御要求20 世纪 20 年代里, 英国海军采用的是美国海军从一战前就实施的重点防御原则(all ornothing),即为军舰布置重型盒型装甲,但除此之外几乎就没有设置装甲用以防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