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六年级(上册)教(学)案.pdf
20页1 / 20 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海洋中的食物链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活动重难点:1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活动准备:教师准备: 海洋生物资料学生准备: 收集的海洋各种生物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课件)师生共欣赏一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里出现了什么声音?声音来自于哪里?小结:是的,大海的神秘和宽广让我们浮想联翩,我们都喜欢大海,大海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 而海底的世界却更加奇妙 大家想去一睹它的风采吗?现在就让我们去神奇的海底游览一番吧!(设计意图:以震撼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了解研究海洋生物二、案例,认识海洋灾害种类1. 图片欣赏教师介绍一些海洋生物(名字、特征、习性)(播放课件)这是凶猛无比的鲨鱼,号称“海中霸王”鲨鱼虽然凶猛,面目可憎,但全身都是宝,是重要的经济鱼类聪明灵巧的海豚也来了,它可是鲸类王国中最大的家族这是残忍好斗的章鱼, 它虽然叫鱼,但并不是鱼类, 而是软体动物,它有八条长的腕足,腕足侧有很多吸盘,有的体有墨囊。
它力大无比、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瞧,这是艳丽无比的珊瑚,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2. 知识探究2 / 20 通过欣赏真实的海洋世界, 我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海洋生物朋友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播放课件 知识窗 )在远古时期, 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海洋覆盖后来陆地逐渐扩大 现在,海洋面积仍占地球面积的71% ,差不多 3/4 的地球表面仍然是海洋海洋最深处可达 11 公里,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因海洋不同深度的光照不同,生物种群也不一样,所以海洋生物千奇百怪地球上80% 的氧气是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小结: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3互动交流谈谈你对海洋世界的感受和海洋生物的认识同学们,你们还见到过哪些海洋生物呢?说出它的名字、样子、色彩4作品欣赏看来,大家认识的海洋生物真的很多喔接着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海洋生物的魅力老师这儿有一些学生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它是如何表现海洋生物的?表现形式有:绘画、剪贴、泥塑、剪纸,等等5创作思路看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 有了这么多的独特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现你喜欢的或想象中的海洋生物。
可我们如何来创作呢?请某些同学来先说一说你的巧妙构思学生谈想法,教师引导,讲解创作过程小结:我们只需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画出外形,添上细节,再涂上鲜艳的色彩,美丽的海洋生物就会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板书:画外形添细节涂色彩)(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与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资料相互补充,引导学生知道常见海洋生物的种类通过合作制作资料卡与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海洋生物的种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三、探究天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令你惊奇的海洋生物,可以精细地描绘一个单独的海洋生物,也可以画出整个争奇斗艳的海洋世界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为学生答疑解难3 / 20 1通过整理资料做资料卡, 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分成小组研究课前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找到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整理分析资料,寻找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吧学生自由合作,分组分析资料教师巡视并适时评价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3全班交流4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海洋生物圈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出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1同学们,大海给予我们无限的神奇和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许多许多的海洋生物濒临灭绝播放课件)如此下去,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些美丽、可爱的海洋朋友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小结:是的,我们在感受大海美丽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生物2将自己好的构思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其他表现方法创作表现出更神奇的海洋生物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圈中各种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宣传课堂研究成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途径,激发继续探究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的责任感 )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2海底地形探秘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海底地貌类型与其形态特征;2了解释海底地形分布规律活动重难点:了解各种海底地貌类型与其形态特征活动准备:4 / 20 教师准备: 各种海底地形资料学生准备: 收集海底地形资料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播放陆地的各种地形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陆地上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各种各样的地形,那么神秘的海底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的足迹,去探寻海底的秘密。
二、初识海底地形1要利用开发海洋,就需要了解海洋,尤其是海底的地形2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个小研究员,要逐个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图片,看看这些图片里向我们讲述了那些地形3从图片中,你知道有哪几种海洋地形?(相机板书:大陆架、大陆坡、海岭、海沟、洋盆4海洋的地形和陆地的差不多,人们是怎样了解海底的地形的呢?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书上关于科学家利用回波探测仪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获取海洋数据和资料使用了“资料卡”的形式,大家想想用资料卡的形式有什么好处呢?好,大家评价一下吧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与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资料相互补充,引导学生知道海底的地形通过合作制作资料卡与全班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三、感知海底地形(一)海岸1海岸线(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5 / 20 2海岸的类型(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大陆隆:也称大陆基 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6 / 20 海山:高出海底 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 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三)海底地形的形成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海底扩说认为, 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 新洋壳不断生长, 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形成洋盆 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的产物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 大洋板块密度大, 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四、海底地形奇观7 / 20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海底地形奇观,谈体会。
2我们平日所看不见的海底其实丰富多彩,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搜集更多的资料制作海底奇观信息卡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海洋地形并通过宣传课堂研究成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途径,激发继续探究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海洋,关注未来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3大海的咆哮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海洋灾害与防护方法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灾害的规律,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灾难的发生,增强面对突发灾害的应对与自救能力活动重难点:11通过自主探究,形成海洋灾害是有规律的认识22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能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 日本 2011年 3 月 11日海啸的视频资料学生准备: 收集的海洋灾害的文本资料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是啊,因为大海是美丽壮观的,但是,大海有时候又是变幻莫测的,请看(播放日本海啸的视频资料并讲解) 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2小结:大海也有可怕的时候,就像发出阵阵咆哮(板书:大海的咆哮)给人类带来灾害,称为“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日益严重,也给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
如何有效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设计意图:以震撼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了解研究海洋灾害8 / 20 二、案例,认识海洋灾害种类1要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就需要了解海洋灾害同学们想了解海洋灾害的哪些知识呢?(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种类、规律、防护措施)2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个小研究员,要逐个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出的案例,看看这些案例里面有没有这几个问题的答案3从这几个案例中,你知道有哪几种海洋灾害?(相机板书:海啸、海冰、台风、风暴潮这些都是常见的海洋灾害, 除了书上给出的这几种, 同学们还收集到其他种类海洋灾害的案例吗?(学生读案例,师相机补充板书:灾害性海浪、赤潮等4海洋灾害的种类还真不少同学们注意到了吗,书上关于省象山县风暴潮的记录,使用了“资料卡”的形式,大家想想用资料卡的形式有什么好处呢?好,大家评价一下吧5请同位合作选择书上的或自己收集的一个案例做成资料卡吧全班展示资料卡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与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资料相互补充,引导学生知道常见海洋灾害的种类通过合作制作资料卡与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海洋灾害的种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探究天地1通过整理资料做资料卡,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我们更想了解海洋灾害的发生有没有规律可循?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分成小组研究课前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找到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整理分析资料,寻找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吧学生自由合作,分组分析资料教师巡视并适时评价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3全班交流4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海洋灾害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海洋灾害的发生规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出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树立海洋灾害是有规律可循的意识四、防灾自护1引导学生阅读 “ 沙滩天使 ” 小蒂莉和沉痛的事实两个故事,谈体9 / 20 会2引导学生了解台风预警信号3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区,每年夏季为台风的多发季节,台风使我们的财产遭受损失,甚至还威胁了我们的生命, 所以人们在台风来临前都会做好防护工作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在台风来临时是怎么防护的?4教师小结:只要积极预防,就能将损失减到最小老师建议同学们课后用新颖独特的形式将这节课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做做宣传,让我们共同努力, 将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海洋教育六年级上册4蓝色诗卷活动目标:1.学生感受大海的美, 让学生用诗的形式把美的感受表达出来,达到景色美与语言美的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