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3篇范本.docx
8页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3篇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3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时常须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安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当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观赏中国画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了解中国画的悠久历史 2、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对中国画产生爱好 活动打算: 1、画有同样内容的中国画和蜡笔画各一张 2、提斗,大白云,小勾线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对比观赏中国画与蜡笔画,初步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韵味,知道有国画这种艺术形式 老师:请你们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2、相识几种基本的、在幼儿园阶段常用的作画工具 (1)相识三种毛笔:提斗、大白云、小勾线笔 l在幼儿园阶段,经常用拟人的方法介绍毛笔,如这三种毛笔分别上笔爸爸、笔妈妈和笔宝宝,它们上毛笔一家 (2)相识墨汁与国画颜料 (3)相识宣纸 l可以将宣纸与一般白纸放在一起,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滴水等方法,感受宣纸松软、易吸水、易破等特性。
3、幼儿自由探究运用作画工具 (1)引导幼儿用于毛笔刷刷自己的胳膊和脸,感受笔头的松软性 (2)用毛笔蘸清水在地板上、宣纸上随意涂鸦,感受毛笔的笔触与宣纸的吸水性 (3)做个小试验,将墨汁轻轻地滴入装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感受墨汁溶于水,以及遇水变淡的特点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 篇2 活动背景: 这是我们教研的内容,老师们在自己理解、同伴互动的前提下,进行了教研观摩活动这是在同事第一次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有了这次的想法和设计 孩子对磁铁有一种新奇:因为它会吸住东西在以前的日子里,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磁铁的阅历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是不难的,但是,孩子们在还没有探究习惯和实力的时候,这样的活动,无疑会让孩子获得很多方法和乐趣,这使我们更关注孩子的活动过程 活动应当根植于孩子的生活科学探究活动很简单只关注科学概念而忽视了它对孩子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活动努力将有关磁铁的每一点相识,迁移回来孩子的生活,使活动贴近孩子原本的须要 内容与要求: 1、了解磁铁的名称和可以吸住铁制品的基本特征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觉和问题 3、重点和难点:探究磁铁的基本特征 活动打算: 1、幼儿的操作用具:磁铁、各类铁制品(大头针、曲别针、铁钉、铁丝、铁片)、非铁制品(塑料勺子、积木、雪花片、纽扣、泡沫、硬)每人一份。
2、放有雪花片和曲别针的筐(每桌两筐) 3、老师演示用具:磁铁、垫板、别有曲别针的娃娃纸片 过程与指导: 一、摆布操作 老师:请你把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分的时候要用到这东西指磁铁),你去试试 ――由于上次活动的起先,老师指导语过于的含蓄,出现了许 多与“磁铁"无关的操作现象,使得孩子走了一些弯路,降低了集体 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活动的起先,干脆引入磁铁,使孩子马上对当前的学习对象进行关注,大大削减了教学上的麻烦 视察幼儿的操作状况 在活动中,由于我的指导语的示意,大多数的孩子都用磁铁(尽管孩子都叫不出它的学名)把东西分成两堆,有1个孩子按大小分,有2个孩子按材料质地分,有1个孩子按长短分,终因材料的不规则,而无法进行,于是,抬眼看同伴,便拿起磁铁,马上被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现象吸引住,从而信念倍增,很快,也将材料分成了两堆 二、协调沟通 探讨: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老师(小结):用这(磁铁)可以将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能被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这东西叫磁铁,它能吸住铁的东西 三、迁移验证 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铁做的?你怎么知道的? ――上次的探讨活动表明,孩子更简单记住“吸铁石",而不容 易记忆“磁铁”,所以,这里让孩子有反复运用“磁铁”这个学名的机会,如,孩子说:门把手被磁铁吸住,它是铁做的。
孩子在找寻过程中既验证了磁铁的特征,又记住了“磁铁”这个名字 在活动中,有半数的孩子好像都知道:能吸住铁的东西,就叫“吸铁石",于是,他们很不简单记住“磁铁”这个学名在找寻“铁做的东西"的过程中,当孩子们欢呼“这是铁做的”,我就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大多回答“因为它被磁铁吸住了”,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记住了这个比较生疏的名字 四、迁移运用 1、嬉戏:找别针 老师介绍:曲别针掉到雪花片筐里去了,请大家帮老师一起找曲别针,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孩子在混有曲别针的雪花片筐里,选择别针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一起先没有想到用磁铁,而用手拣当看到同伴运用时,立即仿效,果真便利得很,于是爱好大增 2、嬉戏:小动物跳舞 将立体人物别上回形针放在垫板上面,用磁铁在垫板下面移动,让人物跳起舞来(也可以打算更丰富的磁性玩具,如:塑料盒里小鱼游、小纸棍里红旗升等等) ――这些嬉戏可以放在区角学习中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化活动是培育幼儿创建实力为核心的一种创建教化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建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须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纲要》指出:"敬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实力阅历,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意和胜利并要以幼儿为本我在设计中班美术活动《线条鱼》时,整个思路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鱼身的花纹改变,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培育幼儿细致、有耐性的良好作画习惯 活动打算: 1. 供观赏的示范作品、记号笔、纸 2.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爱好: 课件显示小猫,告知幼儿:今日是小猫的生日,它的好挚友给它送来了它最爱吃的东西,小挚友猜一猜小猫收到的礼物是什么呢? 二、视察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屏幕显示各种各样的鱼,引导幼儿视察观赏这些鱼的造型师:小挚友,你们看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呢?(用三角形、菱形、圆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请幼儿上来回答老师再分别出示几个,到后来可以让幼儿说说,假如是你,你还会用什么花纹来装饰呀? 原来这些简洁的小线条,也能变成一幅看上去很困难又很美的鱼啊 2.强调线条的运用 问:刚才我们看到了鱼身上有哪些线条,我请小挚友到黑板上来画一下?并说出是线条名称 二、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楚 老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觉问题可请幼儿相互视察发觉,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2.幼儿仔细、耐性、细致地作画 3.老师讲解线条运用,不断提示幼儿作画完毕运用线条装饰鱼的边 三、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一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