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选修心得3400字.docx
12页围棋选修心得3400字 <<中国围棋史>>读书心得及棋艺文化鉴赏所得目录1. 引言及概述2. 围棋与生活3. 围棋与国家4. 围棋中的计算5. 围棋对弈与其他文化的关联6. 写在后面的话引言: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围棋在我国文化传统中一直占有特殊的位置这种两人对弈的游戏,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由于我的爷爷比较爱下围棋,所以从小我就对围棋有着很大的兴趣,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和爷爷学下围棋上了大学,经过这门选修课,我对围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黑白棋子在棋盘上演绎的不仅仅是围棋本身的胜负,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可以愉悦身心 , 还与政治 、军事、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之一这门流传了数千年的艺术,古老而又神秘,蕴涵丰富的文化底蕴,凝结了深沉的东方智慧围棋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哲理智慧与思辨意识的结晶,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包含了我中华厚实且独具韵味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奕”中的淡雅风情、豁达有度、理智并存融合了中国军事、哲学、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髓,黑白之间,纵横之上,下棋之人将自己从棋艺中的得到的悟解和内涵融入到行棋思路之中,棋盘内外天人合一,也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
概述: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围棋也是其中精彩的篇章,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时有“弈”、“碁”、“手谈” 等多种称谓,西方名称“go”,系源自日语琴棋书画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近已流传到欧美各国用黑白圆形棋子,方形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黑先白后,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唐宋时期,可以视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围棋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这时的围棋,已不仅在于它的军事价值,而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明清两代,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现之一,就是流派纷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三个著名的围棋流派:一是以鲍一中(永嘉人)为冠,李冲、周源、徐希圣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为冠,汪曙、方子谦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颜伦、李釜(北京人)为冠的京师派这三派风格各异,布局攻守侧重不同,但皆为当时名手。
在他们的带动下,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们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使得围棋游艺更进一步得到了普及围棋与生活:围棋对弈者一局棋最终的目的是要赢,由于有了这个最终的目的,这一局棋才有了生命和意义,每一步棋才有了价值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人生不知道自己最终想到成为什么样,最终想得到什么,那他人生的每一步都会变得没有生命力和意义,最终只能是听天由命,走一步算一步当然,人生的目标与方向是很难把握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经历很多次挫折,才能达到最后的成功一如棋局变化莫测得子失子,最终赢得胜利围棋被人们称作“头脑体操 ”,它是智力的较量,思维的艺术,需要判断、构思、计算和决策这对于智力的开发、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棋局跌宕起伏、瞬息万变、大喜大悲,这些都可以锻炼提高人们的注意力、控制力、意志力的能力 号称“石佛”,十多次获得围棋世界冠军的韩国棋手李昌镐的取胜之道就在于他的“不为世俗所动,不为荣辱所惊”的心态和修养围棋让我们保持 “平常心 ”,不要看重一子一局的得失 ,这也与佛家的思想也是很一致的围棋的棋子无子力大小之分,子与子相比较无任何差异,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人人平等,无贵贱、贫富之分。
而棋子可以不受限制地下在棋盘的任何一个空点上,既是人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自由地定居生存这大概是体现了我们现在国际社会常提到的人权吧一方的若干个连在一起的棋子组成一个整体,因为棋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使得这个整体的力量得以体现也和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圈是有很大联系的,每个棋子离不开其他棋子,就如人离不开人际交往,离不开社会而单独存在一样,它让我们更懂得去把握人际中的得失,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培养大局观围棋与国家除了上述之外,自古以来围棋与国家政治有很重要的关联东汉班固在《弈旨》中写道,围棋“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揽其得失,古今略备他将围棋与治国打仗相提并论《五代史》则更加明确“治国髻如弈棋,胜败在乎置处之得失,国之治乱在乎置人之贤否元朝一位大臣曾对元文帝说“棋理合符国家的政令、行军的兵法,举而习之,亦居安虑危之戒也开国元勋陈毅元帅说过“国运盛,棋运盛”,直接道出了围棋的发展与国家强盛的关系围棋中的计算棋局的成败、棋力提高的最核心的是计算力,对弈时每着棋都是需要思考和计算,计算的深度也将决定棋局的成败围棋职业棋手每手棋前都会作出大量的计算,会想出很多变化出来。
也有记录说有之前有围棋大师能计算到上百步之外的棋子外,可见围棋计算的重要性围棋的计算,对于我们来说,相当于的我们的计划和规划,计划得越长远越细致,达到的可能性越大下围棋走一步算一步的人,永远是输方同样的,如果我们工作、我们的团队没有详细的计划,也会成为“坐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慢慢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对于许多事,事前都要做好规划,而且计划越详细,规划越长久越有指导意义例如,管理团队就应该有团队的年计划及月计划,甚至2-3年大致的目标也可以去考虑;对于个人也应该要有详细的工作、学习和作息计划,否则只靠自觉来解决自己的事情,是非常的没执行力和非常浪费时间的对于团队来说,没有长远的规划就会失去团队发展的动力;而对于个人来说,没有计划,会大大降低成长的速度,并浪费大量的时间围棋对弈与其他文化的关联围棋对弈中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例如,如果一块棋很难存活,固然要舍弃然而即使能存活,但很辛苦,同时在自己求活的过程中会成全对方,也要放弃因为对方正是要在使你痛苦求活、不忍放弃的过程中,取得最大的收益管理企业也是一样的,在某些时候是要做出一些牺牲的,要及时放弃某些投资,避免愈陷愈深但是,在某些时候,这片棋子不多,求活也很辛苦,由于与其它棋子相关,也要拼命相救。
这里面就是要考验我们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你的心态该放的时候能不能痛下决心地放弃(能不能放得下),该救的时候能不能果断地拼命救出要做到以大局为重,步步为营,首先要求我们对当前的敌我的形势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同时要预知到未来棋局的变化,这其中对未来的棋局的演化或预测往往更加重要,因为你即将下的一步棋都是为了后续的利益服务的为了获取长远利益,往往要通过弃子来牺牲当前利益应该说围棋文化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主要是道家精神,其间有和禅理相通的地方,这就是与中国文化暗合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就如此定论,因为对弈时中所表现出来的杀伐阵阵,起起伏伏,是不能忽略的古人仿效《孙子十三篇》编出了《棋经十三篇》其中的奇胜正和无不包含着兵家的思想甚至有很多言论可以算作是《易经》的注解《棋经》有言“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清朝的尤侗也有一句“试观一十九行,胜读二十四史”把下棋和读二十四四史相比,高度不可小觑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等中国古典小说中,更是常常能看到围棋的影子写在后面:人生如棋,但人生却远远比这围棋脆弱,一局围棋,输了,还可以重新来过,但一局人生之棋,却决定着我们几代人几百年的命运。
其实不只是围棋,只要我们懂得去思考,只要我们心中有寻找真理的疑虑,人生中很多的事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学下围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锻炼智慧,更可以在那黑白交错之间得倒人生感悟,正确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以上是我这学期在这门选修课所得倒的感悟,感谢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围棋殿堂,感受他的智慧与美妙,让我对这棋这人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体会参考文献:《围棋文化的启迪》、《棋经》、《中国围棋史话》、《围棋文化的思索与感悟》(杂志)第二篇:选修围棋有感 3500字选修围棋有感这个学期的选修课我选择了围棋基础,老师从开课之初就让我们从人生的角度看围棋,下面是我学了围棋之后对人生的一些感悟,总的来说就是棋如人生 围棋的规则也即人生的法则老祖宗真是聪明,将深刻的生活哲理蕴藏在简单的黑白两色棋子之中,并让子子孙孙在玩乐嘻戏之中依然反复体会到这些围棋如人生,人生如围棋谁能逃离此间规则?围棋有十戒:一、不得贪胜; 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就大; 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 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 十、势孤取和围棋的361个交叉点,代表了旧历一年的天数,棋盘的上下左右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而黑白两子分别代表了阴阳男女,代表了黑夜和白天。
所以说,一盘围棋就是一年的时光,一年里分布着花开花落,阴晴圆缺黑白相间,一人一手,如此简单的设计将在棋盘上演绎出无数的故事情节许多时候,简直就是无限玄机的最初始源可以说,围棋是因为简单而复杂下棋是用心去下,心宽视野则宽、心狭目光则浅;心喜则棋散、心悲则棋孤、心浮则棋乱、心恐则棋无势围棋是有生命的,只要有“气”就可以活着,只要有“两只眼”就可以永远生存活着最重要,其它没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下来还有高个的顶着,所以没必要处心积虑、杞人忧天,要像小草一样活得顽强,要像鲜花一样活得烂漫,要像天空的小鸟一样自由自在一、布好局是成功的一半每个人都在局中或许有些人不懂得棋、不喜爱棋、没下过棋,或许还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棋可实际上,我们都在局中,亘古就有的一场棋局之中变化是围棋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是棋手,将自己可利用的一切作为棋子,每落一子,整盘棋的格局随之改变就像人的生命充满未知,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总有些人在落子之后,才发觉失误,想悔棋重来,可落子无悔可有些时候,你发现起初的错误在当前看来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不合常理或无意的漏步却成为现在成功的铺垫,阴错阳差又何尝不会是天理昭彰的机缘巧合呢?在下围棋时,有一个常用的手段,就是弃子。
即为了大局的利益,有时不得不舍弃局部利益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舍得舍得先舍后得,没舍就没得学会放弃,有时也是一种美德、一种幸福和一种责任二、求外势还是取实地?金角银边,从边角发展起来最为容易,也最为坚实可惜眼光如果只放在边边角角上,再苦心经营,还是免不了限在一隅之地,难有大的作为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味求进而不知止,就好比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而漫无目的流动作战,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下棋须有大局观,外势是指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实地则是切切实实的既得利益,既能把握好已经拥有的,又能目光向外,保持开拓进取的勇气与锐气鱼和熊掌,可兼得乎?似乎不大容易三、重要的通连孤棋作战是兵家之大忌,有时不惜误一些磨刀的功夫、发展的机会,也得将自己的棋连通成一片,这是胜利的必要跳槽跳得太勤,不过是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在费力拣起下一个玉米棒子的同时,却把先前的工作经验,积累的人脉全丢光了必须努力把前前后后不同阶段的经历、关系、能力连通起来四、善于争先是制胜关键争先是围棋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下棋要关于抢先手之利,以掌握主动权围棋高手都善于争先先发制人,抢先一步就有赢的希望收好“官”才完美收官”也是围棋的术语,即棋局快结束落子。
官”收的好不好,对结局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当两人的水平差不多时,“官”收的好则赢,收的不好则输,这在围棋比赛中十分常见其实,我们在做某项事情时也像下围棋那样,尽力收好“官”,善始善终,不半途而废五、打劫的反复很怕打劫,耗时耗力,却又成果不大,但不得不打,因为全局的结果常常系于这一两子的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