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试卷含答案解析(1).pdf
4页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第 5 课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时练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时练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读图、识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技能之一下图反映了关于某城市起源的一段传说该城市是()A华氏城B罗马城C巴比伦城D雅典城2史书记载:“几年后,当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神圣、卓越、显赫)的称号时,他欣然接受了又过了几年,街上的市民们开始叫他皇帝,士兵则称他元首材料评述的历史人物是()A伯里克利B屋大维C亚历山大D克洛维3罗马帝国建立后,进一步对外扩张2 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内湖”的是A黑海B里海C死海D地中海4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该年份属于公元前A6 世纪末B6 世纪初C5 世纪初D5 世纪末5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6历史学家爱德华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他的胜利所获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埃,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这里所说的“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指A陶片放逐法B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D查士丁尼法典7公元 2 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曾经成为其“内湖”的是()A黑海B里海C地中海D波罗的海8公元前 73 年,罗马共和国爆发的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斯巴达克起义C圣约翰起义D黄巢起义9“公元前 450 年左右,贵族通过颁布罗马第一部法律进一步向平民妥协”。
这部法律“为确立罗马法律的长期传统奠定了基础”该法律A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B彻底废除了贵族特权C颁布于罗马帝国时期D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10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颁布于A罗马共和国时期B罗马帝国时期C西罗马帝国时期D东罗马帝国时期11上历史课时,老师说:“罗马以武力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卻成了俘虏请问:下列敘述中,哪一位学生的见解最恰当?A小张:罗马以武力征服希腊,将文化传播给希腊,使希腊成为罗马文化的俘虏B小李:罗马以武力、文化征服了希腊,使希腊成为其俘虏C小王:罗马以武力征服了希腊,但文化多承袭希腊文化D小赵:罗马与希腊在地理上相当接近,文化上互相交流,同是西方文化的源头12下面是节选自美国作家伊斯比的一部著作的目录,请推断这部著作是关于扬帆出海参加运动会帕特农神庙女神之家刻在铜板上的法律灭亡迦太基凯撒万岁A古代印度和阿拉伯帝国B日本的幕府统治和拜占庭帝国的建立C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D古埃及和古巴比伦13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由材料内容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A消除社会矛盾B实现东西罗马帝国的统一C国家的民主法制发展D加强皇帝权力和稳固社会秩序14基督教早期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
2 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至 4 世纪末,基督教被确立为国教这表明A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B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C已成为世界性宗教D提倡自由平等博爱15与“公元前 27 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凯撒B屋大维C伯里克利D君士坦丁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政体,小到个人言行,都需要在法治框架中运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研究西方法治史的学者们大都认为,近代西方的法治观念和体制,其渊源可追溯至希腊城邦特别是雅典堿邦时期,尽管这种观念和体制是随着时势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刘绪贻中西法治观和法治体制比较及意义(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材料二法典規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2)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指什么?你认为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如何评价该法典?材料三第五表:继承和监护被继承人的债权和债务,由各继承人按其应继分的比例分配之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使用土地的取得时效为两年,其他物品为一年第九表:公法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十二铜表法(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的十二铜表法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
与材料二中的“法典”相比,两者有何共同之处?材料四法治:以法治国,王在法下易中天法治中国与文化传统(4)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缺乏妇女于是罗马人和萨宾人之间发生战争战争的最后结果以和解告终罗马和罗马北边诸山居住的萨宾人合并罗马的实力由此大涨杨共乐:罗马史纲要,13-14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材料二:当时的罗马领土却只有 800 平方公里,光公民的人口密度就达每平方公里 162 人在古代,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稠密的人口不仅对有限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压力而且还对古代文明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摆在罗马国家面前的唯一办法,就是向外扩张杨共乐:罗马史纲要,77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罗马扩张的原因材料三:公元前216年8月2日,罗马军与汉尼拔军在阿普利亚坎尼城附近的平原上发生激战最后汉尼拔以 6000 人的代价全歼了罗马 7 万大军杨共乐:罗马史纲要,67-68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材料四:坎尼之役打掉了罗马人的傲气,打醒了沉睡中的罗马民族的勇气元老院紧急召征 17岁以上青年参军,同时还通过赎买的方式把 8000 多名年轻奴隶送入军队;动用国库全部财富此后 5 年稳扎稳打,实力稳步上升,到公元前 212 年军队已达到 25 个军团,其军队数量远远超过汉尼拔。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69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材料三四反映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參考答案參考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B2B3D4A5A6D7C8B9D10A11C12C13D14B15B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1)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2)汉谟拉比法典奴隶主阶级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共同之处: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等等4)法律至上或依法治国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发展国家政治文明;等等17(1)受生存环境和条件影响形成尚武的传统;罗马人也从最早的战争当中尝到“甜头”,实力壮大,刺激他们不断向外扩张的欲望2)罗马遭受重创增加兵员;动用国库全部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