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度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月考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16页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厘米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教室宽度约15m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B.河南商丘冬天的最低气温约为﹣70℃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 D.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3、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甲在熔化过程用了8分钟C.甲的熔点是48 oC D.乙是蜡烛4、优美的词句可以勾画出大自然水资源的美妙与和谐,下列词语中描绘凝华现象的是( )A.滴水成冰 B.玉霜满地 C.烟雾缭绕 D.露似珍珠5、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质( )A.是晶体,熔点是-30℃ B.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快C.熔化时间是6min D.熔化时,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6、对于以下估测你认为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5m/s B.一只鸡的质量约为16kgC.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7℃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min7、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规律解释的是( )A.还未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B.还未看见花儿,先嗅到花儿的香气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 D.火车呼啸着从站台驶过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B.学校的升旗仪式中,单次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需46秒C.初中女生100m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D.北京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25℃9、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
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10、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摄氏度(℃) B.米/秒(m/s) C.米(m) D.秒(s)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要放出热量,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填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就是“雪后寒”的现象2、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________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因为这样放置可以避免________作用对实验的影响3、对茶叶进行干燥处理是防止茶叶腐败变质的重要方法。
传统的炒茶艺人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调并进行人工揉捻,使茶叶快速脱水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中的水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而有些花茶遇到高温会氧化变色,其中的微生物也会失去活性,所以不能进行高温干燥冻干技术就是很好的花茶干燥技术:先将花茶置于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使花茶处于凝冻状态,再将花茶置于真空环境便可实现自动脱水这种技术可使花茶的色香味得以保留在冻干过程中,花茶中的水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4、当我们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看到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冰箱冷藏室里的蔬菜、水果通常用保鲜袋分装系好,这可以减慢蔬菜、水果中水分的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而延长了食物的保鲜期5、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湿润,是因为_______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自来水是城镇居民的用水来源,水厂从自然界取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通过管道到达居民家中.生活中由于水龙头拧不紧、水管生锈漏水、用水不节制等原因,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请为家庭节约用水提出合理化建议.(2)农民灌溉农田多采用“漫灌”的方法,既浪费水资源.又易使土壤板结.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这种灌溉方法?(3)2000年国家投资600亿元用于淮河治理,据央视报道,时隔四年,淮河水又变成了五类水质(无使用价值水).你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哪里?(4)作为一名中学生,防止水污染应从我做起,你平时应注意什么?2、分子可以看作是球形的,由于它小得肉眼都看不见,因此,在通常条件下要想知道分子的直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历史上,有人想到用“油膜法”粗略估测分子直径.例如:将一张画有边长为1cm方格的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纸上放一只平底玻璃水槽,并向 其中注入能布满槽底的薄薄的一层水;再将一滴体积为4.0×10-6cm3的油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膜,其轮廓如图所示.请据此估算出油分子的直径.提示:(1)油膜可近似认为是单个分子排列起来的,即油膜的厚度可以近似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2)油膜周边所占的格不完整,每两个不完整的格计为一格.3、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经校验不准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是4℃,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水中时温度为94℃,用它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22℃.(1)请你计算一下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2)当用该温度计测量时,被测量的温度为多少时读数(测量值)是正确的?4、过去的这个冬天不是一般的冷,黄冈赛洛天然气的室内供暖业务很火爆。
假设房间向环境传递热量的速度正比于房间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暖气片向房间传递热量的速度也正比于暖气片与房间之间的温度差暖气片温度恒定为T0,当环境温度为﹣5℃时,房间温度保持为22℃;当环境温度为﹣15℃时,房间温度保持为16.5℃1)求暖气片的温度T0;(2)研究发现,如果给房子加一层满足某种指标的保温材料,结果使得温差一定时房间散热速度较未加保温材料时明显下降,测得环境温度为﹣15℃时房间的温度为20.4℃,则加了保温材料后房间散热速度较末加保温材料时下降了多少?(用百分数表示)5、实验室一个有刻度的温度计,共70格刻度,将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停在了第5格的位置,而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停在了第55格的位置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2)该温度计的量程是多少?(3)将这个温度计放入一杯热水中,示数稳定在第32格的位置,求这杯热水的温度是多少?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熔化图像如图甲所示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为________℃;(2)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__min,这一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4)该物质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要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主要作用:______;(3)图乙a、b分别是小芳与小明依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所画出的曲线,分析a、b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4)图乙的曲线看出,a曲线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的初始质量______(选填“大”、“小”);(5)图乙a、b曲线升温与降温过程都不是直线,进一步分析可知,水的温度越高,______(选填“升温”“降温”)越快3、小明用“水浴法”给某种物质加热实验时先将该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如图甲所示小明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描绘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该物质在第2min时处于固态,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是 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熔化过程为 ________段,熔化时需要 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该物质的沸点为 ___________℃4)水温较高时,烧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与 ___________(选填“窗户冰花”、“白雪皑皑”或“晨雾弥漫“)是同一种现象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即故A不符合题意;B.全新的2B铅笔长约2dm,即故B符合题意;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故C不符合题意;D.普通教室规范长8~9m,宽6~7m,层高一般在3.5~4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2、D【详解】A.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μm左右,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商丘冬季最低气温在﹣1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B不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D符合题意3、B【详解】D.如图,甲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甲是晶体海波;乙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蜡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A.甲在0~4min,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固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甲在4~8min,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熔化过程,由图知海波的熔点是48℃,此过程海波是固液共存状态,熔化时间t=8min-4min=4min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4、B【详解】A.滴水成冰,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玉霜满地,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过程,故B符合题意;C.烟雾缭绕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露似珍珠的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5、B【详解】A.由图可知,2~6 min,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升高30℃,熔化前用的时间少,熔化后用的时间多,所以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快,故B符合题意;C.熔化时间是t=6min- 2min=4min故C不符合题意; D.熔化时,晶体吸收热量,与外界发生热传递,故D不符合题意6、C【详解】A.人正常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