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余价值的来源.doc
3页剩余价值的来源 内容摘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根基和本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表明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 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其来源是雇佣工人 的剩余劳动对剩余价值的本质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本质 关键词:剩余价值 资本 劳动力商品 正文:在资本主义关系下,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是资本主义 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和动力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活动, 都可以从追逐剩余价值中得到诠释那么,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什么,剩余价值是否由 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呢?要了解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就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劳动成为商品 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①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它并不都是 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首先是劳动者在法律上具有人身自由, 是自己劳动的所有者,能够在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且按一定时间一次一次地出卖, 不是一次就把劳动力全部卖完,否则就是卖身为奴隶,而不是出卖劳动力了。
其次,劳动 者失去了自己的生产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当做商品来出卖,别无其他谋生之道假 如劳动者自己由生产资料就会像个体手工业者和农民一样进行生产,出卖劳动产品,不会 出卖劳动力了把劳动力做为一个商品进行买卖,只是一种历史个案,一个历史范畴,而 不是一切历史共有的现象与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其 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具有天特殊性,一般商品在使用和消费时,使用价值随之消失,其价值 或逐渐消失或逐渐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去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就是一种创造商品 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在生产中不仅能够创造新价值,同时能够创造出比它自 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新创造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所购 买的正是这种特殊的劳动能力 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不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 体中,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要以这个活的人体存在为前提只有当人消费了各种生活资 料和服务,使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才能不断地提供劳动力,所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 需要的社会不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那些劳动力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总之,“劳动了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不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
②但是劳动力的价值规定上的特殊性还在于“它包含了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③劳动者是社会的人,更是生活在一定国家内和一定历史时期中劳动者所在的国家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及历史发展和文化水平都影响着劳动者生活资料需要的范围、数量和质量资本家按劳动力价值购买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为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在消费劳动力使用价值过程中,创造出包括剩余价值的新价值,也无偿为资本家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取得剩余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这正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根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的,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一部分价值4)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②劳动力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而且 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 就能够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的买 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 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 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 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 品所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 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 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正因为人人只顾自己,谁也不管别人,所以大家都是在 事物的预定的和谐下,或者说,在全能的神的保佑下,完成着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 有利的事业但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庸俗的自由贸易论者用来判 断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社会的那些观点、概念和标准就是从这个领域得出的,——就会看到, 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
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 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 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二、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就迫使工人在他的工厂里劳动,便开始了资本主 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首先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 动过程,如果把劳动过程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抽象掉,劳动过程无非就是劳动者进行有目 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从 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过程和其他社会的劳动过程是相同的但是资本主义劳 动过程由又有其特殊性工人是在资本家指挥和监督下,按照资本家的意志进行的生产劳 动,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劳动是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资 本家不仅占有且取得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权,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当做生产要素看待这 样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自然就成为资本家所有物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劳动,可 以看做是一种强制性的奴役劳动虽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但是生产使用价值并不是资本家的目的,之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 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们真正的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又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过程所谓价值形成过程就是工人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也就是新价值的创造过程 通过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的价值是要转移到新产品中这新创造的价值,一部分要补偿已 消耗的等于劳动力价值,一部分形成价值如果在商品中新创造了价值只等于劳动力价值, 则没有剩余价值,这就是单独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在新价值中,除去补偿劳动力价值部 分以外还有多余,这多余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了价值的 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很明显的看出,剩余价值就是由 雇佣工人创造出来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在资本主义生 产过程中,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 就能够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的特征,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对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已经证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为进一步理解我们来举一个身边的例 子:内师大东门有许多家经营盖饭的小饭店,我就举东北王盖饭为例东北王盖饭有一种 是土豆丝盖饭,一盘是三元钱我们就来通过算算土豆丝盖饭来了解资本家对工人所生产 出来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北方新报》中土豆的批发价格是 元每公斤,大米价格是 每公斤而制作土豆丝盖饭的原料有:土豆 钱,大米 钱,油 0 .5 元,醋 0.1 元,盐 0.1 元,具磨损费 钱,房屋磨损费 钱,厨师工资 钱,总计一盘土豆丝盖饭的成本为 钱 而资本家仅仅付给雇佣工人 钱工资正是资本家凭借聪明的头脑,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即必 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其劳动力也分为两个部分,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工人用 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时间内出卖的劳动要做必要劳动 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这个时间支出 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马克思说“把剩余价 值看做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 意义 ”④在生产自动化的今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⑤但 任何一种机器设备,都仅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 唯一来源,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⑥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190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第 181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194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244 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 211 页 ⑥《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4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