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设计(论文)Linux架构DNS服务器.doc
24页毕业设计 Linux架构DNS服务器 学生姓名:班 级:08网络1班指导老师:系 部:信息技术系提交时间: 2011 年 4月 30日 摘要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由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操作系统如今Linux热席全球,大有与Windows一争高下之势Linux是一个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多进程、实用性较好的、功能强大而稳定的操作系统,也是硬件平台支持最广泛的操作系统Linux最大的特点在于GNU的一员,遵循公共版权许可证(GPL)及开放源代码的原则,使其成为发展最快,拥有用户最多的操作系统之一它不仅稳定可靠,面且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随着Linux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影响和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中小型信息化技术应用Linux系统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Linux操作系统主要有DHCP、DNS、Samba、WWW、FTP服务器的配置,本文主要对DNS服务器的配置进行详细的解说关 键 词:Linux、DNS目录 毕业设计 11.DNS服务器概述 41.1 DNS的组成 41.2 DNS的分类 42.DNS服务器的配置 52.1 DNS服务器的安装 52.2 DNS配置文件介绍 132.3 DNS配置实例 153.DNS解析故障 173.1 什么是DNS解析故障 173.2 DNS解析故障判断方法 183.3 DNS解析故障的解决方法 193.4 DNS查询 20总结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1 DNS服务器的概述1.1 DNS的组成1)域名或资源记录(Domain Name and Resource Records):用来指定结构化的域名空间和相应的数据.2)域名服务器.(Name Server):它是一个服务器端的程序,包括域名空间树结构的部分信息.3)解析器(Resolves):它是客户端向域名服务器提交解析请求的程序.1.2 DNS的分类DNS服务器以区域为单位管理域名空间。
区域是由单个域或具有层次关系的多个子域组成的管理单位一个DNS服务器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区域,而一个区域也可由多个DNS服务器管理目前Linux系统中使用的DNS服务器软件是Bind,运行其守护进程named可完成网络中的域名解析任务利用Bind软件,可建立如下几种类型的DNS服务器,它们分别是:主域名服务器(Master Server)主域名服务器从管理员创建的本地磁盘文件中加载域信息,是特定域中权威性的信息源配置Internet主域名服务器时需要一整套配置文件,其中包括主配置文件(named.conf),正向域的区域文件、反向域的区域文件、缓存文件(named.ca)和本地回送文件(named.local)一个域中只能有一个主域名服务器,有时为了分散域名解析任务,还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辅助域名服务器辅助域名服务器(Slave Server)辅助域名服务器是主域名服务器的备份,具有主域名服务器的绝大部分功能配置Internet辅助域名服务器时只需要配置主配置文件、缓存文件和本地回送文件,而不需要配置区域文件因为区域文件可从主域名服务器转移过来后存储在辅助域名服务器缓存域名服务器(Caching Only Server)缓存域名服务器本身不管理任何域,仅运行域名服务器软件。
它从远程服务器获得每次域名服务器查询的回答,然后保存在缓存中,以后查询到相同的信息时可予回答配置Internet缓存域名服务器时只需要缓存文件2 DNS服务器的配置2.1 DNS服务器的安装步骤1 开始——管理您的服务器,进入如下界面步骤2 单击“添加或删除角色”,打开“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如下图:步骤3 单击“下一步”配置向导会检查你的网络设置,以确保网络设置符合安装要求步骤4 检查完网络设置后,进入“配置选项”界面因为只需配置DNS服务器,所以选择“自定义配置”,如下图:步骤5 单击“下一步”,进入“服务器角色”界面步骤5 选中“DNS服务器”,单击“下一步”,进入“选择总结”界面步骤6 单击“下一步”,开始安装DNS组件安装完DNS组件后进入“欢迎使用配置DNS服务器向导”界面步骤7 单击“下一步”,进入“选择配置操作”界面步骤8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操作,这里选用了默认的选择单击“下一步”,进入“主服务器位置”界面步骤9 选用默认选择即可,单击“下一步”,进入“区域名称”界面,如下图:步骤10 在“区域名称”中输入指定的DNS名称因为是实验演示,这里随便输入了一个名字“”,单击“下一步”,进入“区域文件”界面,如下图:步骤11 选用默认选择即可,单击“下一步”,进入“动态更新”界面,如下图:步骤1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动态更新类型。
本实验演示选择了默认选择单击“下一步”,进入“转发器”界面:步骤13 因为是实验演示,这里选择由外部可用的DNS服务器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以减少实验的难度输入可用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单击“下一步”,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界面:步骤14 单击“完成”即可步骤15 单击“完成”即可2.2 DNS配置文件介绍文件名说明主配置文件/etc/named.conf用于设置DNS服务器的做事情参数,并指定区域文件名及其保存路径缓冲文件/var/named/named.ca是缓存服务器的配置文件,通常不需要手工修改本地区域文件/val/named/localhost.zone用于将本地回送IP地址(172.0.0.1)转换为localhost名本地回送文件/val/named/named.local用于将localhost名转换换为本地回送IP地址(172.0.0.1)正向区域文件由named.conf文件指定用于实现区域内主机名到IP地址的正向解析反向区域文件由named.conf文件指定 用于实现区域内IP地址到主机名的反向解析表3-1 域名服务器的配置文件1. named.conf文件named.conf文件说明DNS服务器的全局参数,由多个配置语句组成。
每个配置语句后是参数和用大括号括起来的配置了句块名配置子句也包含相应的参数,并以分号结束named.conf文件中最常用的配置语句有两个:options语句和zone语句options语句options语句定义全局配置选项,在named.conf文件中只能有一个,其基本格式为:options {配置子句;};zone语句zone语句定义一个区,其中必须说明域名、DNS服务器的类型和区域文件名等信息,其基本格式为:zone "域名"type子句;file子名;其他配置子句;};3. 区域文件区域文件定义一个区的域名和IP地址信息,主要由若干个资源记录组成区域文件中可出现如下类型的资源记录:(1) SOA记录SOA记录总是处于区域文件中所有记录的最前面,它表示一个区的形如每个区域文件中都必须包含一个SOA记录,以表示域名服务器所管理的范围其基本格式为:域名 IN SOA 主机名 管理员电子邮件地址(序列号刷新时间重试时间过期时间最小时间)(2) NS记录NS记录指明区域中DNS服务器的主机名,是区域文件中不可缺少的资源记录由于其作用于SOA记录相同的域,因此可以不写出域名假设域名为L,则以下两个语句的功能相同。
IN NS rhel3.LL. IN NS rhel3.L2.3 DNS配置实例1. [案例]:配置一个简单的域名服务器,其IP地址为192.168.1.1,现有域名这台域名服务器的FQDN是L,别名为此外,还有另外一台计算机,IP地址为192.168.1.2,FQDN为现在配置一台主域名服务器,使其能够正反解析这两台计算机配置步骤如下:1、配置各计算机的IP地址与主机名[root@myLinux ~]# ifconfig eth0 192.168.1.1 up[root@myLinux ~]# hostname L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另外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主机名为2、编辑主配置文件named.conf[root@myLinux etc]# cd /var/named/chroot/etc[root@myLinux etc]# vi named.conf添加以下语句:options{directory "/var/named/";};zone "" IN{ type master; file ".hosts"; allow-update{none;};};zone "1.168.192.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 file "192.168.1.rev"; allow-update{none;};};3、区文件的生成(1)下面开始编辑生成区文件:进入目录/var/named/chroot/var/named/[root@myLinux ~]# cd /var/named/chroot/var/named/(2)编辑并生成配置文件/etc/named.conf中指出的正反解析域名数据库文件.hosts与192.168.1.rev。
[root@myLinux named]# vi .hosts内容如下:$TTL 86400@ IN SOA L. root.L.( 1997022700;Serial 28800 ;Refresh 14400 ;Retry 3600000 ;Expire 86400) ;Minimum IN NS L.Linux IN A 192.168.1.1test IN A 192.168.1.2www IN CNAME L.[root@myLinux named]# vi 192.168.1.rev内容如下:$TTL 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