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0年高考数学北京卷文科试题及答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20184881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7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绝密★使用完毕前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文) (北京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5 页,共15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一、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集合 , ,则|03PxZ≤ 2|9MxZ≤ PMA. B. C. D.2 01 12301232. 在 复 平 面 内 , 复 数 , 对 应 的 点 分 别 为 , . 若 为 线 段 的 中 点 , 则 点 对 应 的 复 数 是65i2iABABCA. B. C. D.48i84i4i3.从 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 ,从 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 ,则 的概率是13 a123 baA. B. C. D.5355154.若 , 是非零向量,且 , ,则函数 是ababfxabxA. 一次函数且是奇函数 B.一次函数但不是奇函数C.二次函数且是偶函数 D.二次函数但不是偶函数5.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集合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A. B.C. D.正(主)视图侧(左)视图26.给定函数① , ,③ ,④ ,其中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的函数12yx12logx1yx12xy01的序号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某班设计了一个八边形的班徽(如图),它由腰长为 ,顶角为 的四个等腰三1角形,及其底边构成的正方形所组成,该八边形的面积为A. 2sincos2B. 3C. sics1D. 2no8.如图,正方体 的棱长为 2,动点 , 在棱 上,1ABCDEF1AB点 在棱 的中点,动点 在棱 上,若 , , (QPA1DPxy大于零),则三棱锥 的体积xy EFQA.与 都有关xyB.与 都无关C.与 有关,与 无关D.与 有关,与 无关xQPFE B1C1D1A1D CBA3第Ⅱ卷(选择题 共 11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9.已知函数 右图表示的是给定 的值,求其对应的函数2logxy≥ x值 的程序框图.y①处应填写 ;②处应填写 .10.在 中,若 , , ,则ABC△ 1b3c2C_a11.若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且点 在不等式3Pm40xy4P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 _______.2xym12.从某小学随机抽取 100 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 .若要从身高在 ,_a1203, 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1304[105]的方法选取 18 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________.513.已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焦点与椭圆 的焦点相同,那么双曲线的焦点坐标21xyab22159xy为 ;渐近线方程为 .14.如图放置的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沿 x 轴滚动,设顶点 的纵坐标与横坐PABC(,)Pxy标的函数关系式是 ,则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 在其()yfx()f ()fx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象与 轴所围区域的面积为_______.说明:“正方形 沿 轴滚动”包括沿 轴正方向和沿 轴负方向滚动.沿 轴PABxx正方向滚动指的是先以顶点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当顶点 落在 轴上时,再以顶点 为中心顺时BB针旋转,如此继续.类似地,正方形 沿 轴负方向滚动.PABC0.035a0.0200.0100.005150140130120110100①①/①①①①O①①①①x①①①y=2-x①①y①①①yxOBCAP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本小题共 13 分)已知函数 2()cosinfxx(Ⅰ)求 的值;π3(Ⅱ)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fx16. (本小题共 13 分)已知 为等差数列,且 , .{}na36a0(Ⅰ)求 的通项公式;(Ⅱ)若等比数列 满足 , ,求 的前 项和公式.{}nb182123ba{}nb17. (本小题共 14 分)如图,正方形 和四边形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CDAEF, , .EF∥ 21(Ⅰ)求证: 平面 ;∥(Ⅱ)求证: 平面 ;FEDC BA518. (本小题共 13 分)设函数 ,且方程 的两个根分别为 , .320afxbxcda90fx14(Ⅰ)当 且曲线 过原点时,求 的解析式;yff(Ⅱ)若 在 内无极值点,求 的取值范围.fxa19. (本小题共 14 分)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坐标分别是 , ,离心率是 ,直线 与椭圆 交于C2063ytC不同的两点 , ,以线段 为直径作圆 ,圆心为 .MNP(Ⅰ)求椭圆 的方程;(Ⅱ)若圆 与 轴相切,求圆心 的坐标;Px(Ⅲ)设 是圆 上的动点,当 变化时,求 的最大值.Qy ty20. (本小题共 13 分)已知集合 , .12n nSXxx 01|22iin ≥对于 , ,定义 与 的差为12nAa 12nBbS AB;2nBba与 之间的距离为 .1idA(Ⅰ)当 时,设 , ,求 , ;5n010dAB(Ⅱ)证明: ,有 ,且 ;nCSnBSdACB6(Ⅲ)证明: , , , 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nABCSdABCdB绝密★使用完毕前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 (北京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B 2.C 3.D 4.A 5.C6.B 7.A 8.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9. 10.x2logyx111. 12.3 0.313. 14.4030y4π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15. (共 13 分)解:(Ⅰ) .2ππ312cosin34f(Ⅱ) 21cosxxx, .2sR因为 ,co所以,当 时, 取最大值 ;当 时, 取最小值 .xfx2cos0xfx116. (共 13 分)解:(Ⅰ)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nad因为 , ,360所以 125.d解得 , .1a所以 .021nn(Ⅱ)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nbq因为 , ,21234a18b所以 ,即 .8q所以 的前 项和公式为 .{}nb143nnnqS17. (共 13 分)证明:(Ⅰ)设 与 交于点 .ACBDG因为 ,且 .EF∥ 112AC所以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FEDC BA7所以 .AFEG∥因为 平面 , 平面 ,BDAFBDE所以 平面 .∥(Ⅱ)连结因为 , ,且 ,C∥ 1C所以四边形 为菱形.所以 .FEG因为四边形 为正方形,所以 .ABDBDA又因为平面 平面 ,且平面 平面 ,A所以 平面 .BDC所以 .F又 ,EG所以 平面 .18.由 得 .32afxbxcd2fxabxc因为 的两个根分别为 , ,99014所以 ⑴016836abc(Ⅰ)当 时,由⑴式得 26810.bc解得 , .1又因为曲线 过原点,所以 .yfxd故 .32fx(Ⅱ)由于 ,所以“ 在 内无极值点”等价于0a32afbxc“ 在 内恒成立” .20fbxc≥ 由⑴式得 , .954又 .419a解 得 ,00a≤ 即 的取值范围是 .19. (共 14 分)解:(Ⅰ)因为 ,且 ,63ca2c所以 , .1ba所以椭圆 的方程为 .C2xy(Ⅱ)由题意知 .0Ptt由 得 .213ytx231xt8所以圆 的半径为 .P231t当圆 与 相切时, .x解得 .2t所以点 的坐标是 .P302(Ⅲ)由(Ⅱ)知,圆 的方程为 .因为点 在圆 上,2231xytptQxyP所以 .231yttt≤设 , ,则cos0π2sintt.i6当 ,即 ,且 时, 取最大值 .π312t0xy220. (共 13 分)(Ⅰ)解: .01010AB.113d(Ⅱ)证明:设 , , .2na 12nBb 12nCccS因为 , ,所以 .iibiai从而 .12nnABS又 .1niiidCcb由题意知 , , .iaib0i当 时, ;0iciiia当 时, .1i 1ii iiicba所以 .1nidACBdAB (Ⅲ)证明:设 , , ,2na 12nb 12nCccS, , .klCh记 ,由(Ⅱ)可知0nOS,dABAdoBk,COl.Dh所以 中 的个数为 , 中 的个数为 .12iban 1k12ican 1l设 是 是成立的 的个数,则 .tiicihlkt由此可知, , , 三个数不可能都是奇数.kl即 , , 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dABCd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