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提纲.pdf
4页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提纲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提纲数学是让很多同学头疼的科目,想要提高数学成绩,一定要找对数学学习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提纲(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 0 的数2.负数:小于 0 的数3.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 0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 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一个数同 0 相加减,仍得这个数3.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b+ac(六)有理数除法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2.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七)乘方 1.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 an乘方的结果叫幂,a 叫底数,n 叫指数)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3.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初中女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对数学无兴趣或兴趣低一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学好初一数学,导致基础不好,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基础不好必然得不到好的成绩 ;成绩不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没有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势必降低学习效率,使基础更加不牢固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不感兴趣的学科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则兴趣越低一部分学生还认为“学了没用”提出问题的意识差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对于目前现在的大多学生来说,他们只能够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而对于已经了解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欠缺初一学习数学的方法1.建立数学思维方式到了初中,数学出现了很多新的知识点,也是重点考点和关键难点,比如系统性的开始学习几何知识,首次引入函数的概念并求解一般的线性函数问题,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既是全新的,又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就需要学生创新数学思维方式,紧跟教材进度和课堂进度,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尤其的几何图形的感觉,以及对函数的深刻理解2.背诵概念和公式有很多同学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背诵不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要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3.多看例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例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题或者习题,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4.及时纠错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