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分析方法课件.ppt
32页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第第十二十二讲讲资料分析资料分析 :定性与定量的取向:定性与定量的取向 §思考:思考:§1. 定量资料分析与定性资料分析之间有和定量资料分析与定性资料分析之间有和区别?区别?§2. 如何进行定量资料分析与定性资料分析如何进行定量资料分析与定性资料分析??第第十二十二讲讲资料分析资料分析 :定性与定量的取向:定性与定量的取向课程内容:§一 定量资料的整理和录入§二 定量资料的数据清理§三 定性资料及其特点§四 定性资料分析与定量资料分析的异同§五 定性资料的编码和形成概念§一、定性一、定性资资料分析:料分析:导导言言§ “定性定性资资料是以文本、料是以文本、书书面文字、面文字、词词句或象征符号等形式,来描句或象征符号等形式,来描述或呈述或呈现现社会生活中的人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们、行、行为为和事件定性研究者很少用到统计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定性资料分析的基础是臆想或模糊的印象尽管定性资料分析不同于定量或统计分析,但它也可以是相当系但它也可以是相当系统统化并且化并且讲讲求求逻辑逻辑推理推理严谨严谨性的方法性的方法”(纽曼2008:557)§“过去,很少有定性研究者会解释他们是如何分析资料的。
事实上,对对定性研究常定性研究常见见的批的批评评正是没有清楚正是没有清楚说说明明资资料分析的方式、无料分析的方式、无法接受公开法接受公开检验检验定性资料分析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更为明确、讲求逐步进程的系统化方法不过,目前仍没有哪一种定性资料分析程序被普遍地接受”(纽曼2008:557)一 定量资料的整理和录入§(一)资料的审核(一)资料的审核§资料审核是指对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进行初步的审阅,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剔出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风笑天2009:287)§审核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查问卷资料中的问题,而是重新向被调查者核实§两种做法:(1)实地审核实地审核,边收集边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被调查者询问核实这种处理特别及时,效果较好但要求对资料收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特别仔细,调查员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较强§(2)系统审核系统审核又叫集中审核,先将资料全部收回,然后再集中时间进行审核这样做便于统一组织安排和管理,并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审核标准比较一致,检查的质量相对也要好一点但,时间周期会比较长,且由于时间相隔太长或空间相隔太远而无法核实§(二)资料的转换(二)资料的转换§1. 将被调查者对问卷中问题的回答转换成可供计算机识别和统计的数字。
见风笑天2009:288表11-1.§2. 表格时问题的答案进行转换时还要注意其方向性见风笑天2009:288表11-2;289表11-3.§3. 编制并发放编码手册给编码员§(三)数据录入(三)数据录入§方式一:直接从问卷上把编码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方式二:先把问卷上编码了的数据转录到专门的登录表上,再从登录表上把数据输入计算机§登录表的格式:横栏为问题与变量名称,纵栏为个案记录见风笑天2009:290表11-5.§录入数据的两类计算机软件:SPSS软件(参见专门的著作)、用数据库软件,如dBase, FoxBase, foxPro等,参见专门著作二 定量资料的数据清理§数据清理是剔除数据录入中出现的错误有3种方法:§1. 有效范围清理有效的编码往往有某种范围,当数据中的数值超过这一范围,则可肯定这一数值是错误的如:性别变量只有两个值:1=男,2=女,如果出现1和2之外的其他数值,则出现错误§2. 逻辑一致性清理§依据问卷中问题相互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来检查数据之间的合理性§典型的如相依问题其他一些具有前后那种逻辑矛盾的例子见风笑天2009:291.§方法:在SPSS软件和数据库中运用IF命令。
§3. 数据质量抽查§有一些数据错误无法查出来,如文化程度变量,问卷答案是初中(2),录入时写出高中(3)清理方法是抽查:从样本的全部个案中,抽取一部分个案进行数据校对工作,进而评估全部数据的质量§附录:变量分析部分,自己学习附录:变量分析部分,自己学习三 定性资料及其特点§1. 定性资料(qualitative data):研究者从实地研究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风笑天2009:317)§ “定性资料是以文本、书面文字、词句或象征符号等形式,来描述或呈现社会生活中的人们、行为和事件定性研究者很少用到统计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定性资料分析的基础是臆想或模糊的印象尽管定性资料分析不同于定量或统计分析,但它也可以是相当系统化并且讲求逻辑推理严谨性的方法”(纽曼2008:557)§“过去,很少有定性研究者会解释他们是如何分析资料的事实上,对定性研究常见的批评正是没有清楚说明资料分析的方式、无法接受公开检验定性资料分析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更为明确、讲求逐步进程的系统化方法不过,目前仍没有哪一种定性资料分析程序被普遍地接受”(纽曼2008:557)。
§2. 特点:(风笑天2009:317-318)§(1)来源的多样性:如个人资料、官方资料、大众传媒资料等§(2)形式的无规范性:资料从内容到形式没有什么结构§((3)不同阶段的变异性:在不同的研究阶)不同阶段的变异性: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定性资料有不同的形式段,定性资料有不同的形式 四 定性资料分析与定量资料分析的异同§(一)相似点§1、采取的分析形式都涉及到推论§2、这两种类型的分析都涉及一种公开的方法或程序§3、比较是两类资料分析的核心§4、避免误差、错误的结论以及误导性推论§(二)区别(二)区别§1. 分析程序与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同,定量资料的者高,定性资料的低§2. 资料分析的开始点不同定量资料分析通常是在收集了全部资料并将之变为数字和输入计算机后,才开始分析定性资料分析从资料收集工作一开始就同时开始了§3. 与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不同定量资料分析多用来检验理论,而定性资料分析更多地用来创造新概念或建构理论§4. 分析的方式和所有的工具不同§定量资料分析主要用到数字,借助统计法则,寻找大量数字中所存在的各种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以揭示社会生活的性质§定性资料分析主要用到文字记录,分析方式也是主观的、顿悟的和感知的,对事件的描述和对社会生活内涵的表达主要是文字表达。
》§5. 目标不同§二者都有描述和解释或理解这个目标但,定量研究除了描述情况外,还希望检验和证实某种普遍的法则;而定性研究主要倾向建立扎根理论,来概括社会生活的现实画面,或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定性研究者不必在严格的表意或通则的二分法——也就是,描述特征还是验证普遍法则——中做出选择相反,研究者发展接研究者发展接近具体资料与情境的解释或通则,但是并不近具体资料与情境的解释或通则,但是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描述他通常使用层次较低、不太抽象的理满足于简单的描述他通常使用层次较低、不太抽象的理论,这类理论通常是建立在具体细节的基础上的论,这类理论通常是建立在具体细节的基础上的他可能建立新理论来建构社会生活的实际图像,进而激发理解,而不是在检验某个因果假设解释倾向于提供丰富的细节、解释倾向于提供丰富的细节、对情境的敏感度,以及能够证明社会生活的复杂历程或是对情境的敏感度,以及能够证明社会生活的复杂历程或是先后顺序先后顺序这种解释可能会是因果的,但是也并不尽然研究者的目的在于,将大量的特殊细节组织成一幅前后一致的图像”(纽曼2008:560)定量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方法从一组特殊化、标准化的资料分析技术从一组特殊化、标准化的资料分析技术中进行选择中进行选择比较少的标准化情形,资料分析方式的多样化,通比较少的标准化情形,资料分析方式的多样化,通常是归纳性的,很少在计划开始就知道资料分析的常是归纳性的,很少在计划开始就知道资料分析的具体情况。
具体情况研究程序研究程序收集完所有资料并将它们浓缩到数字中,收集完所有资料并将它们浓缩到数字中,进行资料分析,操作数字找出模式或关进行资料分析,操作数字找出模式或关系系也寻找模式或关系,不过是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就开也寻找模式或关系,不过是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就开始分析,同时还要继续收集资料,早期分析的结果始分析,同时还要继续收集资料,早期分析的结果将指导后续的资料收集工作,分析不是一个独立的将指导后续的资料收集工作,分析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阶段,而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研究阶段,而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与理论关系与理论关系操作代表经验事实的数字,检验带有变操作代表经验事实的数字,检验带有变量建构的抽象假设量建构的抽象假设通过将经验证据与抽象概念融合在一起,建立新概通过将经验证据与抽象概念融合在一起,建立新概念理论,不检验假设,只是说明或描述证据,表明念理论,不检验假设,只是说明或描述证据,表明某个理论的可靠性某个理论的可靠性与生活距离与生活距离通过统计、假设与变量来实现,假设社通过统计、假设与变量来实现,假设社会生活可以用数字来测量,统计定律操会生活可以用数字来测量,统计定律操作数字,显示社会生活的某些特征。
作数字,显示社会生活的某些特征资料多是以文字形式来呈现,通常不精确、甚至是资料多是以文字形式来呈现,通常不精确、甚至是基于特定情境,而且可能还包含一种以上的意义基于特定情境,而且可能还包含一种以上的意义定量资料分析和定性资料分析的差异定量资料分析和定性资料分析的差异五五 定性资料的编码和形成概念定性资料的编码和形成概念§(一)概念化§“定性研究者从定性研究者从资资料中形成新的概念或提料中形成新的概念或提炼炼概念概念形成是资料分析的整合部分,而且在搜集资料时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概念化是定性研究者组织资料与赋予资料意义的一种方式”(纽曼2008:561)§ § “定性研究者根据主定性研究者根据主题题、概念,或、概念,或类类似特征将似特征将资资料分料分类类,来,来进进行分行分析他们发们发展新的概念,形成概念定展新的概念,形成概念定义义,并且,并且检验检验概念概念间间的关系最后的关系最后再根据某种再根据某种顺顺序,如序,如对对立立组别组别((X为为Y的的对对立),或者一立),或者一组组相似的、已相似的、已被研究者被研究者纳纳入理入理论陈论陈述的述的类别类别,把概念串,把概念串联联起来。
起来定性研究者在其通读过资料(如田野笔记、历史文献、第二手资料来源)并提出批判性的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概念化或形成概念”(纽曼2008:561)§(二)定性资料的编码§“资料的编码在定性研究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与角色研究者将原始资料组织到不研究者将原始资料组织到不同的概念类别中,并且创造主题或概念,同的概念类别中,并且创造主题或概念,以备日后分析资料之用定性资料编码并以备日后分析资料之用定性资料编码并不是简单的抄写工作,它是资料分析的整不是简单的抄写工作,它是资料分析的整合部分这一过程受到研究问题的引导,并引发新的问题它把研究者从原始资料纠缠不清的细节当中解放出来,并鼓励研究者对这些细节进行较高层次的思考”(纽曼2008:561)§1、、开放式开放式编码编码§(1)研究者定位主题并指定最初的编码或标签§(2)阅读田野笔记,寻找关键词、关键事件或主题,并做好记录§(3)在笔记卡片和电脑记录卡分贝记下初步的概念或标签,并凸现出来§(4)随时创造新的主题和改变最初编码,灵活运用理论框架§“要将资料编码到主题中,研究者首先需要学会如何‘看出’或发现资料中的主题要想看出主题需要有四种能力:((1))发现资发现资料中的模式,(料中的模式,(2)用体系和概念的方式思考,()用体系和概念的方式思考,(3)具有相关知)具有相关知识识或一定程度的背景知或一定程度的背景知识识(例如,了解希腊神话有助于理解莎士比亚戏剧),((4))拥拥有相关信息有相关信息(例如,要想对一个摇滚音乐会的主题进行编码,就要知道很多关于摇滚音乐家和摇滚音乐的信息)”(纽曼2008:562)。
§2、主、主轴编码轴编码§ (1)研究者从一组已被组织过的初步编码或初始概念入手§ (2)研究者比较重视已经过初步编码的主题,而非资料本身§ (3)研究者一步步地组织想法或主题,并确定出分析时关键概念的主轴§ §“在主线编码时,研究者询问有关原因与结果、条件与互动、策略与过程的问题,并且搜寻那些彼此离得较近的类别或概念他提出的问题类似于:已有的概念能否再被分成次级维度或次级类别?能否将某些紧密相关饿概念结合成一个更为一般性的概念呢?能否以一种先后顺序(例如,A,然后B,然后C)或以它们的物理位置(例如,它们发生在哪儿)或是以他们与某个主题的关系而加以分门别类呢?”(纽曼2008:565)§“主线编码刺激研究者对概念或主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思考,同时它引发新的问题它可能会建议漾起扬弃某些主题,或更深入检验另一些主题此外,它还会增强证据与概念之间的相关性当研究者要确定编码、找出证据时他还会在许多地方发现关于核心主题的证据,并从定性资料中编织起支持这些主题的浓密网络这与描述信度与变量测量时的多重指标的思想相类似,主题与资料之间的联系会因经验证据中有多重实例的支持,而获得增强”(纽曼2008:565)。
§ §3、、选择选择性性编码编码§“选择性编码涉及的是对资料与先前的编码的浏览研究者选择性查阅说明主题的个案,并在大部分或所有的资料搜集完成之后,进行比较和对比在发展出成熟的概念,并且开始环绕着几个核心的通则或观点来筹划整体性,选择性编码就开始了”(纽曼2008:565)§案例1:研究劳动阶级社区酒店生活§以性别关系作为首要主题,找出男人与女人在谈论约会、订婚、结婚、离婚、婚外情或夫妻关系时的差异,然后比较男人与女人对婚姻这个主题的每个部分的态度§案例2:劳工武士研究§以该运动与其他政治团体联盟作为首要主题,找出劳工武士与其他正当之间的妥协与冲突,包括禁酒团体和禁酒党,与禁酒运动有关的一系列概念与主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禁酒议题如何促进或抑制联盟的形成§(三)撰写分析性备忘录§ 1、备忘录内容:§1)资料记录、使用方法或研究策略的评论§2)方法论议题的档案,资料出处或有关伦理的议题§3)地图或图表的档案§4)关于最终的研究报告所有可能涵括的大纲或章节的档案§5)特定人物或事件的档案 § 2、分析性备忘录§ 1)关于编码程序的想法与思路的备忘或讨论,供研究者自己看。
§ 2)每一个编码主题或概念都是一篇独立的备忘录的基础,备忘录包括对概念或主题的讨论§ 3)在具体资料或原始证据与抽象理论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包括对资料与编码的反省与思考§ 3、工具:笔和纸,笔记本,档案夹,笔记的复印件§(四)浮现事实:§“许多定性研究者的工作都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那就是他们搜集的经验证据和他们的理论思考以及可见的事实背后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这种关系如图15-2所示,暗示着研究者从可见的表层真相中所得到的资料,仅仅是发生在可见的表面层次上的情况的一小部分研究者用这些资料来建构和评价理论和通则同时,他假设在事实的外在表象之下,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或关系”(纽曼2008:565)本讲到此结束,本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