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87345837
  • 上传时间:2024-0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姓名:陈睿 专业:09级营养学 学号:200922113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人1010万人,死亡620万人,现患癌症病例2240万过去的10年间,全球癌症发病率增长了22%无论从发病(120万)还是死亡(110万)来看,肺癌均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以死亡排序以下为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全球癌症仍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80亿,癌症新发病例将达2000万,120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而造成癌症难治的一大原因就是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癌细胞的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其他途经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成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成为转移瘤或转移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为什么癌细胞会转移呢?这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引起的癌细胞有八大主要特征,其中无限增殖,接触抑制现象丧失,癌细胞间粘着性减弱这三大特征是造成癌细胞易转移的主要原因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

      正常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数,如人的细胞一生只能分裂50~60次然而癌细胞却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正常细胞生长相互接触后,其运动和分裂活动都要停顿下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则表现为细胞贴壁生长汇合成单层后即停止生长癌细胞则不同,其分裂和增殖并不因细胞相互接触而终止,在体外培养时细胞可堆累成立体细胞群,故癌细胞接触对癌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癌细胞与其同源正常组织相比,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故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在正常细胞外被中的纤粘连蛋白是一种细胞外粘着糖蛋白,它增强了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粘着癌细胞的纤连粘蛋白显著减少或缺失,钙粘蛋白合成发生障碍,从而破坏了细胞与基质之间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着,因此癌细胞具有易于侵润组织和转移的属性 一般来说,癌细胞进行转移会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侵犯,这个阶段中癌上皮细胞会松开癌细胞之间的连接,使得癌细胞“重获自由”而能移动到其他地方去第二个阶段称为内渗,癌细胞穿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内皮进入循环系统第三阶段称为外渗,在这个阶段当中,经过循环系统之旅洗礼的幸存者,会穿过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到达其他的组织最后的阶段就是这些癌细胞的新大陆移民,在其他组织当中繁衍茁壮形成转移的恶性肿瘤。

        癌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转移,可能是因为唤醒身体中沉睡已久,负责胚胎早期型态发育的基因,从而启动相关的程序,因此获得转移的可怕能力   未来在临床上也许能开发药物以抑制Twist这类基因的表现,避免肿瘤转移;又或者可以藉由筛检这些基因,早期发现肿瘤未来的走向,并给予适当的治疗也许以后癌症不再是那么令人可怕的洪水猛兽,而会变成另一种慢性病也不一定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道转移、血管转移,种植性转移等一旦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可以脱落形成栓子,或在管内增殖、形成连续性肿物,但多数是通过淋巴管进入区域淋巴结而形成淋巴结内转移一般淋巴结转移出现的时间越早,其范围可能也越广泛当含有癌细胞的淋巴液进入血液后(沿胸导管),或癌细胞直接侵入小血管,就可能发生血行转移进入血液中的癌细胞以单个细胞或由纤维素连成一团的形式在血流中移动一般进入血循环中的癌细胞不能存活,但当它们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停留的机会,则会侵出管壁并进入血管周围的间质,生长成转移灶抗凝剂和化学治疗有可能减少肿瘤的转移,而挤压、局部操作则可能增加转移的机会机体不同的组织对转移有不同的亲和性,肝、肺、骨髓、脑及肾上腺为常见的转移部位,而脾、肌肉等则很少出现转移。

      一般血行转移多在病情的后期发生,但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及甲状腺癌等早期即可有血行转移 常见的肿瘤转移部位是肺、肝、骨、脑等转移癌并不一定是癌症的晚期,某些癌症的早期也可发生转移癌转移步骤  ①原发肿瘤的生长和增大;   ②侵袭周围组织并穿入淋巴管和血管;   ③淋巴管和血管内瘤栓形成并随淋巴液、血液而运行;   ④在远处器官的淋巴管或血管壁处停留;   ⑤穿出停留处的淋巴管和血管壁并侵袭周围组织;   ⑥癌细胞在此增殖、生长,转移灶形成 转移的方式:  1、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最早,因此进行肿瘤切除时,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放疗除了照射原发肿瘤病灶外,还要照射周围淋巴结淋巴系统遍布周身,是癌细胞转移的理想及首选通道淋巴转移往往由近及远,如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之后转移到锁骨上、下淋巴结,甚至对侧腋窝淋巴结   2、血行转移;直接侵入血管或经淋巴管进入血管的癌细胞,会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如肺、脑、肝和骨等,这就是血行转移胃肠道癌常转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常转移到肺,肺癌易转移至脑,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化疗就是为了避免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而用药“沿途”消灭癌细胞   3、种植转移:还有一种转移比较少,就是种植转移。

      癌细胞如果从肿瘤表面脱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脑脊髓腔等处,就会“生根发芽”发生地一般在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肠膀胱窝、颅底等处研究癌症转移条件的癌症研究人员发现,最关健的条件之一就是新血管网的形成形成新血管的过程称为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是指分芽增殖的血管网渗入生成的地方,为癌细胞提供养分和氧气并排出废物实际上,肿瘤血管生成是在伴随细胞向周围正常组织释放信号分子时就已开始癌化细胞的这种信号活动刺激了宿主组织的某些基因,以致它们反过来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以促进新血管瘤的生长 所幸的是舞茸β-葡聚糖能够通过刺激肿瘤坏死因子阻断这一过程体内试验可见,舞茸地复仙可影响新血管的生成,体外试验可见提高人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动能力舞茸地复仙也可显著增加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而且,激活的腹膜巨噬细胞增加VEGF和TNF-а的数量这一结果提示,地复仙的抗癌性能不仅和免疫活性细胞激活有关,而且也可能与肿瘤新血管生成诱导的抑制作用有关癌细胞的扩散:科学家指出,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粘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

      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 接下来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一个新器官(现被称为“微转移”)在这里,癌细胞面临着并不友好的环境(称作“微环境”),有些细胞当即死亡,有些分裂数次后死亡,还有一些保持休眠状态,存活率仅为数亿分之一 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能够再生和定植,成为化验中可发现的“肉眼可见转移”随着转移的发展,它挤走了正常的细胞,破坏了器官的功能,最后足以致命癌细胞扩散的主要原因:癌是"横行无法的",常很不安分,迅速扩散转移到其它脏器中去,一秉性与癌的生长方式及癌细胞的特性有关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癌细胞繁殖速度快,由于数量急剧地增加,原有的空间容纳不下那么多细胞,肿瘤边缘的细胞就被"挤"进周围的组织   二是由于癌细胞表面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的特殊性,使癌细胞间的粘着力低,连接松散,容易与癌块脱离,为扩散创造了条件   三是癌细胞分泌特殊物质,溶解及破坏周围组织,为扩散转移开辟了道路   四是癌细胞含有能促使血栓形成的特殊物质,使癌细胞进入血管后得以附着在血管壁或其它部位并继续生长,为血行转移奠定基础 除以上原因之处,可能还存在一些尚未被人们认识了解的因素,这些因素是相辅相承产生作用的。

      一般说来,癌细胞分化差的,发生转移早,转移范围广,恶性程度也高;分化好的,恶性程度就较低患同一种癌的不同病人,为什么转称情况也有不同呢?这与病期早晚及病人的身体情况有关当癌处于早期阶段时,扩散扩散的机会就少,如能在转移扩散前进行根治就排除了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到晚期才进行治疗,就会形成硝烟四起,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另外,身体状况良好,对癌抵抗力强的人,发生转移就可能晚些,转移范围也有局限性当身体状况变差,抵抗力下降时,病情就会急剧恶化,癌细胞就会象堤坝决口那样,势不可挡地蔓延开来转移癌之所以不同于原发癌,是因为它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连续动态过程转移癌细胞具有更活跃的运动性和更强大的耐药性,特别是具备丰富的新生血管而增殖速度极大加快,而且对宿方免疫功能有更大的抗拒性治疗转移癌,应该是多靶点、多导向的复合结构药物  脱落的癌细胞可粘附于其他组织,形成种植性癌结节了解了癌症的转移方式,症结所在就很明白了手术虽然冠以各种“根治术”的名称,但终归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说虽然切除了原发癌块和周围的淋巴结,但癌细胞可以在手术前(甚至更早)、手术中、手术后转移所以,手术切除了癌瘤,并非万事大吉。

        目前对癌症的治疗,仍然普遍采用手术、化疗、放疗以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和放疗具有区域性治疗的性质,化疗则属全身性治疗,对转移的癌细胞,进入血液、淋巴液的癌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接受了各种根治性手术的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放疗、化疗、定期体检,重点检查手术切除部位、肝脏、双肺、头颅、骨骼等,尽早发现转移病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