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经济学课程讲义(共48页).ppt
47页发展经济学,刘瀛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经课程讲义5,2011年 北京,2021/11/8,2,经济发展的国内要素,资本 人力 科技 资源 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2021/11/8,3,经济发展的国内要素,从生产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是自然条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和组合过程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自然条件只影响农业的丰歉,不能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资源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是丰裕的,可以不予考虑;劳动力在发展中国家是剩余的,更不用加以分析,从要素投入意义上说,资本量的多寡,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 探讨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21/11/8,4,经济发展的国内要素,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 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资本论中的资本 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二、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资本形成作用的实证分析,2021/11/8,5,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资本论中的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资本定义:即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虽然可以表现为货币或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但货币或生产资料本身并不等于资本 进行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时,表示为“带来增殖的价值” 研究储蓄投资领域时,又将资本的量的范围放宽,定义为“反映实物流动和金融资产流动的金融流量”,2021/11/8,6,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定义一般为:凡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资在经济学上都称为“资本” 从类型上讲,资本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即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和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 主要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种形式,2021/11/8,7,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物质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消费品或资本品(即生产资料)的耐用品(至少一个会计年度);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质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等交通运输设施等 所以,资本品本身也是既占用时间又消耗资源的生产过程的结果,2021/11/8,8,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萨缪尔森说:“资本一词通常被用来表示一般的资本品。
资本是另一种生产要素 资本品和初级生产要素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一种入量,同时又是经济社会的出量 在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中,资本形成率越高,潜在的未来总产出增长率就越高,而目前的消费品生产就越低,2021/11/8,9,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资本形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本期生产力水平,更代表未来的生产能力 物质资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2)物质资本代表着本期的生产能方,并同其他互补性生产要素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3)就大部分物质资本而言,它具有耐用性,即有折旧问题,2021/11/8,10,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资本的来源是储蓄,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储蓄又称为“资本积累” 根据国民收入均衡公式S=I,假设既定的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那么储蓄就等于投资,从而投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过程 在发展经济学中,通常综合地考察储蓄、投资和资本积累的过程,并结合投资标准、投资效益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来分析储蓄如何转化为资本品生产的投资,投资又如何形成为一定的资本形式,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这一全过程称作“资本形成”,2021/11/8,11,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强调资本形成,主要是指储蓄或资本积累中扣除旧资本的更新后的“净投资”或“净资本形成”,因为只有净资本形成才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 由于资本更新可能引起:“资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即新资本的生产率提高或资本一劳动配合比率增大(劳动投入减少),因而人们在分析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通常使用“总资本形成(gross capital formation)”概念 资本形成与资本积累两个概念可以通用,2021/11/8,12,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的所有与资本的使用是分开的,认为资本所有权的集中和资本使用权的集中不能混为一谈 发展经济学中则认为,人们可以因反对资本所有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主张废除私有制或实行国有化,但是不能同时反对资本使用权的集中 因为资本的集中使用往往更能发挥效率,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 许多国家的经验也表明,资本的集中与资本使用的集中应区别对待,2021/11/8,13,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西方经济学的资本 一般使资本集中使用,又不会被少数人操纵的办法: 生产资料国有化,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归国家所有、统筹支配和运用;国有制不等于全社会所有,实行国有化也不等于消灭了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不过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在西方经济学中一律称之为公营成份 生产企业公司化或股份化、证券化,有利于资本的集中和积累。
资本主义实行国有化、公司化或证券化,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2021/11/8,14,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二、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资本形成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约束条件 资本形成的结果是物质生产资料即机器设备、建筑物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产生;这些物质资本的规模与结构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构成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劳动、资本与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中,资本向来是一种稀缺程度最高的资源,只能在成功地解决了资本形成问题后,才能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下,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2021/11/8,15,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形成理论 西方经济学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由来已久 早在18世纪,以斯密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就曾指出:一国财富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分工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生产性劳动者人数的增长,而生产性劳动的增加必须靠投入资本的增加 资本积累是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资本积累量的大小是经济增长率高低的关键,2021/11/8,16,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2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研究经济增长的重要理论,它对于发展经济学有着很大影响。
在模型G=S/K中,由于资本一产出比率K被假定为固定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了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唯一因素在这个模型中,因为资本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所以,储蓄率就是投资率或资本积累率 在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中,资本积累的作用被提高到了十分突出的地位是经济增长中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主要是用来分析发达国家长期的、动态的经济增长过程的理论,使用的分析方法(宏观的、动态的、长期的方法)、考察的经济增长的要素(资本、劳动、人口等)以及结论和含义等内容,同样适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2021/11/8,17,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3罗斯托“起飞”理论中资本形成的重要地位研究的是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向发达国家过渡 起飞实现问题上,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将净投资率提高到10%以上,也就是说资本积累是起飞的首要条件,2021/11/8,18,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4诺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论” 强调资本积累是克服“瓶颈”约束,打破恶性循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尽管国内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等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原因,但限于贫困境地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资本形成不足 供给看,发展中国家人均实际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低又导致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循环,2021/11/8,19,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4诺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论” 从需求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造成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低又导致低收入,周而复始,完成又一个循环 两个循环相互影响,阻碍了经济发展,使穷国摆脱不了贫穷的境地 穷国之所以穷,就是因为穷,过去的穷造成现在的穷,现在的穷将造成未来的究;其核心问题是资本难以形成,落后国家便很难摆脱困境,2021/11/8,20,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5早期发展经济学中资本积累的突出作用 西方早期的发展经济学说有三大特点: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化论 唯资本论以资本稀缺作为分析经济发展的核心,以如何促进资本形成作为经济发展的途径;唯工业化论认为经济发展就是工业化,就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而人口转移和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是以工业部门的扩张为基础的,工业部门的扩张,是以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加为动力的 在计划化理论中,核心的内容也是如何迅速积累资本、分配资本或分布投资,2021/11/8,21,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刘易斯说:“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就是要理解一个社会由原先储蓄和投资还不到国民收入的4-5%转变为自愿储蓄达到国民收入12-15%以上这个过程 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迅速的资本积累(包括运用资本的知识和技术)。
如果不能说明储蓄相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原因,也就不能说明任何工业革命,由此可见资本形成的重要性,2021/11/8,22,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实证分析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突出强调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0年代末以后,索洛等人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通过对一些国家长期经济增长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021/11/8,23,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实证分析 麦迪逊(A. Maddison)等人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函数研究”分析,1970年出版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政策一书中,考察了1950-1965年间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 使用传统分析方法、考虑了卫生和教育的改进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把劳动投入看作是人力资源,称之为“有效劳动供给”(effective labour supply);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人力资源、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本三大类,并分别考察它们各自的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21/11/8,24,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实证分析 1950-1965年间,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5.55%,其中人力资源(劳动力)平均增长率为1.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5%;资源配置效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10%,资本投入的平均增长率为3.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55%,大于发达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要大于发展中国家,配置效率的提高又是以技术进步为核心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而资本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资本形成大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关键,2021/11/8,25,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作用的实证分析 1971年,纳迪里(M. Nadird)用不同方法分析,得出了大同小异的结论在要素投入和全部生产率的国际研究一书中,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四大类: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部要素生产率以及资源流动对全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其中劳动投入又分解为就业增长、E生与营养的改善、教育状况三小类,表明劳动投入包含着人力资本的因素 在此分类基础上,纳迪里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时期一些国家经济增长中各类要素的相对贡献,其中所选的国家有很多是发展中国家,并与麦迪逊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