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的新进展对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影响.doc
3页神经科学的新进展对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一、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弗洛伊德开始的职业是一名生理学家,他自称一生都是一名科学家,并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现象,包括人性他从没有提出任何神学方面的假设,也没有象柏拉图那样提出有关“理念”的任何形而上学的假设他所提出的假设仅是,“所有现象都是由物理和化学规律决定的,即人本身也是自然演变的产物,最终受同样法则的控制〔3 〕这是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的坚定信念,是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立场这种信念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进一步打破了宗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精神分析学说是弗洛伊德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科学知识的创造性选择的结果第一,弗洛伊德承认,他从生物学观点看待人的倾向,主要是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说:“当时最热门的达尔文进化论却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因为那些理论,撩起了我对世界更进一步了解的希望〔4 〕他决心把心理学改造成为达尔文主义一样的科学体系第二,赫尔姆霍兹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应用于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继承了这一方面的科学成果他把人的整个机体看作一个能量系统,并认为,在这个系统中除了以肉体的生理形式表现的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以外,还有在心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它们是能够互相转化的。
他特别强调心理能是同性本能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能,并把这种心理能叫做“里比多”里比多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第三,细胞学说对神经组织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发展起了革命性的影响,而精神分析学是以神经组织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的第四,变态心理学18—19世纪,在医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人们惯于用生理机制的障碍来解释精神失常后来,临床实验表明,不少精神症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完好无损的,这就启迪人们,应当在心理方面寻找精神病的根源变态心理学于是应运而生沙可、布洛伊尔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强烈影响了弗洛伊德可见,精神分析学是科学发展成果在心理学上的结晶 精神分析学强调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存在,这是否在坚持心灵和肉体或是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的二元论呢?不是在谈到正常的意识心理状态(如思想、感情、意志)时,我们并不因此就是在坚持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哲学从伦理学范畴探讨自我,……终究无力驱散笼罩在精神现象上面的神秘光环,无法真正揭示自我的起源和本质〔5 〕弗洛伊德不同意否定精神自我存在的机械唯物论观点,而是肯定精神自我的相对独立性,力图阐明自我的本质及其在精神活动中的主动决定作用,从而使对自我的探讨从哲学思辨进入科学领域。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又拒绝了唯心主义的对自我过分夸大到本体论地位的观点,始终自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立场最突出的表现是他认为心理活动必须有物质的基础早在1895年撰写的《论科学心理学》手稿中(1950年正式发表),他就企图把正在形成的心理学理论与大脑生理学的物质基础联系起来再如,关于他的性本能的理论,弗洛姆说:“那时关于内分泌对于精神的影响所知甚少,生理与心理相关的现象有一种是人所熟悉的,那就是性如果我们认为性是一切内驱力的根源,那么学理上的要求就可以满足,精神力量的生理基础也可以被发现了〔6〕然而, 弗洛伊德逐渐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是心理学所关心的问题,他心甘情愿地把这些问题留待将来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去解决他毫不怀疑,所有的精神活动都有某种生理学基础,尽管这种基础尚未被人们认识 弗洛伊德以前的心理学都是意识心理学,研究人意识到的感觉、知觉、思维等精神现象,重理性轻欲望,重意识而忽视无意识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分析的医疗实践,发现并证明了无意识活动的存在,进而把无意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实质他意识到这一学说自然会遭到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否定,“因为在他们看来,‘意识’就是精神,他们决不会相信‘无意识精神活动’之类的荒唐说法。
〔7〕他说,精神分析学的命题最足以触怒全人类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8〕我们认为, 哲学从伦理学上探讨自我,由于固有的道德规范和信条的制约,由于思辨的推论和想象的局限,无法真正揭示自我的起源的本质;传统心理学则囿于意识,忽视了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无意识层面,也有它自身的缺陷弗洛伊德第一次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出发,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非理性的“本我”(本能的冲动)、理性的“自我”(意识活动的主体)和超理性的“超我”(人的是非感和理想目标),探索了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无意识领域,开创了“深层心理学”,扩大了精神研究的范围从此,“人类对自我的研究,才彻底告别神鬼之说,并开始超越了纯粹形而上学的思辨〔9〕这种探索对心理学、生理学、 认识论都有着巨大的意义,他本人也觉察到了这一点,“对于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10〕 二、决定论的方法论原则 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的坚定信念,包括两个方面:它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也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原则;同时,它又肯定,整个自然界都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即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 精神分析的方法论,既是自然科学问题,又是哲学问题 弗洛伊德在精神领域里严格应用决定论的原则,认为原来以为对于理解一个人并不重要的事情,如口误、笔误、遗忘等等过失以及梦,都是由人大脑中的潜在原因决定的因此它们也许是非常重要的,以一种伪装的形式揭示了本来无人知晓的东西,每件事都可以追溯到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原因他用决定论原则说明精神现象,从而开辟了无意识这一实证科学的领域,这是一种科学家的态度,学术方向是正确的 一方面,精神分析学的各个命题是弗洛伊德在长期医疗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从电疗法、催眠术到疏泄法,再由疏泄法到自由联想法直至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在医疗实践基础上的不断探索和改进由于早期严格的科学训练,他非常注意观察和证明、假设与推理等科学方法的运用例如早期,他在个别癔病患者身上发现了以前生活经历导致的情感压抑,进而大胆推论在其他患者身上也存在相同的情况,同时又认为,“这个问题,只能由实践来解答”〔11〕;经过多次反复观察和证明,他提出了“压抑”的理论在后期,他“时时都在接触精神分析的材料,对于临床或技术方面的一些关键细节,也没有停止过研究”〔12〕,而不“只是一味地沉思默想”〔13〕。
再如,有人认为精神分析学连最基本的概念如里比多或本能都含糊不清,因此而否认它的科学性弗洛伊德指出:“对精神科学来说,只有把某一领域中的各项事实纳入逻辑体系的框架之中,才能做到基本概念清晰,定义明确〔14〕“以观察为基础的学科,成果只能一项一项地搞,问题只能一步一步地解决,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道路可以选择〔15〕另外,他认为,精神分析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深度心理学,必须接受一般科学的世界观宇宙的知识没有他种来源,只能得自探究,或细心的理智的观察,决不能得自天启,直觉或灵感〔16〕 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从医疗实践出发,揭示了人类心灵中的内在精神矛盾及其在心理结构和人格体系中运动发展的某些规律,在精神分析这一特殊领域内证实和极大地丰富了辩证法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的幸福或精神健康,取决于心灵各部分的和谐关系,取决于人和他必须生活的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自我必须同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相协调,发现和选择机会来满足本我本能上的需求,而又不会超越超我规定的标准只有把非理性的本我、理性的自我和超理性的超我协调起来的人,才是具有健全精神人格的人 有一种特定的心理不适在引起神经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压抑。
如果出现了一种极端心理冲突的情况,即当一个人经历了一种本能的冲动,而这种冲动又与他认为必须遵守的标准不相调和时,他很可能将它置于意识之外,逃避它但抑制了的东西并不真地消失,而是继续存在于大脑的无意识部位被抑制的东西仍保留着自己所有的本能能量,并以一种伪装的替代物——神经症症状——送入意识,施加影响即基本本能由于外部障碍或内部心理不平衡而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神经症 另外,弗洛伊德主张发展的或历史的人性论他强调婴儿和幼儿的经历,对成年人的性格有极重要的影响,认为只有在认识了一个人幼年时期心理方面的重要事实之后,才能充分认识这个人他把儿童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几个时期,并提出了详细理论 从人格理论、压抑理论和发展人性论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学包含着变化发展、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及转化、对立统一等丰富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三、科学人道主义的先驱 自古以来,精神失常(即精神病)的患者都被看成是妖魔附体,即“中了邪”,于是对患者恐吓、拷打,用残酷地虐待人的方法来驱赶附体的妖魔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倡导尊重人权的人道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许多富于人道主义的学者反对这种迷信的看法和惨无人道的做法,提出精神失常是一种疾病,应设法加以治疗,不应施行残暴的摧残。
到18世纪末叶,精神病患者才为社会所收容并给予治疗弗洛伊德在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不顾当时的社会偏见,毅然决定研究和治疗精神病,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 1887年,他在维也纳医学界首次介绍自己接触歇斯底里(即癔病)病人的经验并提出治疗方法时,在座的许多医学权威指责弗洛伊德“自己发疯了”而他在写作《癔病研究》一书时说,我能看到患者因为我的方法而痊愈,解除痛苦,心里就很高兴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资本主义的理性审判台重重一击,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在硝烟中大失人心战争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重大打击,产生了各种变态心理、精神病,人的问题、人的精神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因而也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用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实现了生产现代化许多人认为,现代化生产就是非人化、无人化的生产,人与人疏远了;个人在局部范围内是有理性的,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似乎是盲目的、无理性的所以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整个人的生活却感到受压抑、不自由、不幸福于是产生了要求享受人性的愉快,反机械化、反现代化的情绪,以及变态的心理要求同时在社会生活中,繁缛的禁忌和伪善的性道德对人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压抑。
人类脆弱的心灵承受不了来自各方面的重压,精神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弗洛伊德从关心人、研究人的立场出发,表明了他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弗洛伊德十分强调人的非理性欲望特别是性因素的作用在弗洛伊德以前,性的问题虽然也有人研究过,但只是研究性关系的外在形式,很少研究性心理本身的规律,也不重视性心理对人的精神以及人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从本身的欲望来看,性的因素是最基本的东西,渗透到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恩格斯就曾讲过:“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7〕但是,如果认为弗洛伊德把人类所有行为都归结为性冲动的话,那是对他的误解真实情况是,与过去公认的相比,他大大地扩阔了性欲在人类生活中范围〔18〕弗洛伊德破除了性问题的神秘感,把它作为科学的对象加以研究,引起了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对性问题的重视另外,弗洛伊德关于精神人格与文明的学说,也不同程度地研究了社会因素的作用,也从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存在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精神活动作了一些说明 弗洛伊德的人道主义思想对当代人们向往自由的思潮有着广泛的和持久的影响。
与旧的传统不同,现代社会的自由并非同社会领域内公民权利和义务相联系,而是更经常地表现为一种个人在其自身领域内追求自我解放,摆脱外界的束缚,。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