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单元简介.doc
31页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共分八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照专题进行编组,涵盖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揭示学习要求,每组由 3-5 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 32篇,其中精读课文 18 篇,略读课文 14 篇精读课文后面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教材后面还附有八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 5 个栏目组成其中 4 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 “趣味语文” “展示台” “成语故事” ,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 围绕专题精选课文每一组都围绕专题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课文,力求内容涉及面宽,内涵丰富,语言规范例如: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前两篇是丰子恺的《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 ,是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是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 ,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有利于通过比较体会表达方法的异同 2、各项教学内容都围绕本组主题每一组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都围绕主题来安排例如第一组,在导语中就点出“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他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 ,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像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 ,就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先口头交流,再写下来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的也是描写自然奇观的佳句其余各组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可以说,除了“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语文,其他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来安排的 3、每组的前后内容互相联系,环环相扣首先,注意了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通过略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的学习。
其次,许多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活动,大多在前面有布置,有铺垫例如,第二组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 习作要求写自己近来观察中的发现,或者整理写过的观察日记这在前面的学习中有过多处的引导在《爬山虎的脚》一文后,有两个小伙伴的对话“我想泡点豆子,每天去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 , “我想和小伙伴一起去观察蜻蜓的飞行,还要把观察的结果记下来”还安排了“阅读链接”介绍托尔斯泰随身带着笔记本,坚持写日记的故事在《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有了这样的准备,习作就有了基础习作也就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观察与发现成果的一种需要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1、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这些泡泡有以下几种形式:有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如《蟋蟀的住宅》中“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有的是体会用词的精妙,如《颐和园》里“慢慢地滑过”这个“滑”字用得真好有的是引导理解句段的内容,如《爬山虎的脚》中“我来画一画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有的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白鹅》第二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我体会到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
还有的是读了课文以后所产生的联想,如《去年的树》中, “这时候鸟儿会怎样想呢?” 2、 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有的是自己提出朗读积累的要求;有的是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有的是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感受这样的编排,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学,学会与老师、同学合作学习 3、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 ,这是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一种形式 “词语盘点”中所列词语只是保底的要求,还可以要求学生补充自己在本组课文学习中注意到的其他词语,甚至是在课外学习中的词语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4、 “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 “展示台” “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发现一些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第一单元,边读边想画面;第二单元,认真细致观察才能表达清楚;第三单元,童话体的特点;第四单元,明贬暗褒与词语的感情色彩;第五单元,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第六单元,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第七单元,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第八单元,规范使用汉字。
展示台——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 宽带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1、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链接了周恩来东渡日本写的著名诗篇;在《猫》的后面链接了周而符和夏丐尊写的两则写猫的片断等从四年级开始,每册都向学生推荐几本好书四年级上册推荐的是《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 推荐的方法:一是在相关的课文后介绍;二是让学习伙伴交流对这两本书的阅读体会 2、从生活实际的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例如:我看到了„„;我们的奇思妙想;保护文物 3、安排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学童话;续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在“展示台”举办关于童话的墙报和小组编的童话故事集等三、教学目标 1.认字 200 个,会写 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教学重难点 1、认字 200 个,会写 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逐步学会默读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4、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有关资料、字典 六、教学目标与建议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目标:认字 200 个,会写 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建议: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二)阅读 1.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逐步学会默读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2.建议:把读书进行到底 (1)朗读和默读多读少讲,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3)领悟表达的方法。
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先举一两个例子,再让学生找出类似的例子来读读,体会体会 (4)积累语言一是背诵,二是抄写 (5)阅读习惯 (三)习作 1.目标 (1)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写一处自然景观、写观察中的发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导游词、写成长故事,都是练习写实;写童话、看图作文、写奇思妙想,都是练习写想象 (2)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4)课内习作一学期不少于 8 次40 分钟能完成 400 字左右的习作 2.建议多看多写写观察日记;学以致用;导——写——评结合 (四)口语交际 1.目标 (1)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认真耐心听讲,能抓住要点 (3)表达要有条理,注意语言美,稍做准备,能写简单的发言 2.建议:充分准备、创设情境(五)综合性学习 1.内容 第三组: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搜集——读——推荐——交换——汇报 第七组: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 可以了解为人、名人的成长故事,也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的成长故事。
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七、研究课题 本年级组的研究课题:《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的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 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 《火烧云》 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 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 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 日积月累”中 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 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 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大自然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罩、屹”等 27 个生字 会写“潮、称”等 27 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 27 个词语 会写会运用 22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积累课文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