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非表格).doc

181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16162439
  • 上传时间:2024-0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MB
  • / 18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部审定201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 四则运算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习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情景导入】出示课本例1情景图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场景?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新课讲授】1.揭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师:已知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怎么计算?生:把西宁至格尔木这一段和格尔木至拉萨这一段合并起来,就是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列式为:814+1142=1956(km)师: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生: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板书)师: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板书)2.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学生改编后,教师集体讲解展示:(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出示两小题后,让学生列式计算2)列式为:1956-814=1142(km)(3)列式为:1956-1142=814(km)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小题与第(1)小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两段路的长,求全长,用加法计算第(2)题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的长,用减法计算第(3)题也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长,用减法计算启发学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教师小结: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4.教师提问: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减法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就变成未知,而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却变成未知的。

      因此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课堂作业】教材第3页“做一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课后作业】1.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1、2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利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改写乘除法算式和改编乘除法应用题重点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情景导入】1.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请大家准备好纸笔,老师这里有几道算式,接下来由我来报算式,请你们把听到的算式记下来,并且计算出结果,要求听清楚了吗? 2.教师报算式:5+5+5 12+12+12+12+12 (指名两生在投影片上写) 3.请同学们看一下你们所记的算式,像这样的算式,你能举例吗?(指名学生报算式,其余听写) (1)如在教师或学生报算式的过程中,出现有同学听不清楚的情况,则提问:怎样报才能让大家听清楚呢? (2)引导学生感受到按这样的方式报算式不容易记,并且书写麻烦。

      【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5页例2(1)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教师巡视检查,可能会出现两种列式:用加法:3+3+3+3=12用乘法:3×4=122.反馈、投影校对 (1)讨论两种书写方式: ①用连加形式写; ②写成乘法A.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B.简便在哪里? C.比较加法列式与乘法列式的结果、意义是否相同 (2)提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呢? 明确必须是相同加数连加 3.揭示乘法的定义 (1)你能说说什么叫乘法吗? (2)教师小结:所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3)投影出示定义、齐读 (4)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3 × 4 = 12因数 因数 积4.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学生改编后并列式计算,教师集体讲解展示:教师概括: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5.揭示乘除法的关系教师:乘法是已知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课堂作业】教材第6页“做一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乘除法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课后作业】1.教材第7页练习二3、4、5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3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在运算中的作用3.掌握有余数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1.口算:150+90 43-00×135 0+50 52-25 0÷12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28+570÷3×2112-47×2【新课讲授】知识点1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观察发现:观察下列各式,并计算出结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123+0= 456+0=567-0= 336-336=234+0= 125×0= 0÷27= 76×0=(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举例2)全班交流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例如:7+0=7,7-0=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7-7=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7=0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7=0小结: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知识点2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板书:7÷0=(2)引发思考:提问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回答:被除数=除数×商提问:什么数同0相乘等于7?小组讨论交流:没有小结:没有一个数同0相乘会等于7,因此0是不能作除数的教师进一步举例说明:68÷0= 0÷0=知识点3 有余数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出示:39÷2=19……1184÷12=15……4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课堂作业】1.计算下列各题:(132+78)×0+6343×(12-12)×52.根据算式,列出综合算式:(1)64+28=92 4×92=368(2)227-176=51 44×4=176【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

      有余数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课后作业】教材第8页第7题第4课时 括号【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4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适当提高计算难度,加深学生对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和认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会使用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学生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难点】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1.谈话引入: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进行计算(投影出示)120÷5-2 120÷(5-2)学生计算,分组汇报计算结果提问: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运算符号,为什么算出的结果不同呢?(学生讨论)引出是括号( )改变了题的运算顺序,( )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学符号,它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2.复习巩固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完成下列计算78×(5-2) 120÷(10÷2)360÷(43+29) (56-12)×4【新课讲授】知识点 运用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教材第9页的例4(1)。

      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96÷(12+4)×2提问:这道算式分别含有哪几种运算?小结:加法,乘法、除法提问:说说这道算式的计算顺序第一步:加法:12+4第二步:除法:96÷(12+4)第三步:乘法:96÷(12+4)×2总结:归纳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运算?小结: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情况?计算顺序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分组汇报教师小结:(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如果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教学例4(2)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 ,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让学生自己试着算一下,然后教师集中讲解96÷[(12+4)×2]=96÷[16×2]=96÷32=3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课堂作业】1.说说下面各题的计算顺序并完成计算:24×[(7-2)÷6][78+(144-84)]÷52.列式计算:(1)43与76的和乘以17与14的差,积是多少?(2)125除以84减79的差,商是多少?【课堂小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