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凤儒:管理学基础第三版-修订编选.pdf
94页1 第一章 管理系统 第一节 管理系统与管理职能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 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管理系统 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 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3、管理职能 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 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具体包括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执行这些职责的程序或 过程 4、计划职能 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计划职能一般包括 调查与预测制定目标设计与选择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工作 5、组织职能 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组织结构并推进组织协调运行的工作过 程组织职能一般包括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 配臵人员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 6、领导职能 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领导职能一般 2 包括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运用权威实施指挥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 进行有效沟通等 7、控制职能 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控制职能一般包括 制订标准、衡量工作、纠正出现的偏差等一系列工作过程。
二、填空 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2、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 3、管理行为就是促进有效实现目标的活动 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5、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6、管理的性质是人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7、管理能力是一种在实践中习得的心智技能 7、管理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是管理者或管理主体 8、管理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管理职能包括计划 、 组织 、 领导 和控制 9、管理者的首位职能是计划职能 10、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管理者总是或多或少地承担不同性质的组织 职能 11、 领导职能是管理过程中最经常、最关键的职能 三、简答 3 1、简述管理的必然性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 管理广泛适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 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 2、如何理解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 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 促进目标实现的程序与功能即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管理的性质是人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3、如何理解管理系统的概念 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 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管理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可以看作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 而且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管理系统是一个层次结构其内部划分成若干子系统并组成有序结构 而对外任何管理系统又成为更大社会管理系统的子系统 管理系统是整体的发挥着整体功能即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其管理功效的 4 大小而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必须是为实现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服务的 四、论述 1、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存在着客观规律性管理 作为科学就是指人们发现、探索、总结和遵循客观规律在逻辑的基础上 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管理原理与原则使管理成为在 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 管理又是一门艺术管理虽然可以遵循一定的原理或规范办事但它绝不 是“按图索骥”的照章操作行为管理理论作为普遍适用的原理、原则必须 结合实际应用才能奏效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千变万化的管理对象因 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与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管理的艺术与技巧这就是 所谓管理是艺术的涵义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科学与艺术的 划分是大致的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 说它是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而且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在管理 的实践中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管理的功能促进目标的实 现 就管理的突出特征而言 “实践重于理论艺术多于科学” 管理作为实践 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与社会活动其实践的经验与成效远远重于理论的价值与意 义管理主要处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矛盾而人的心理规律和社会规律又不像 自然规律那样“刚性”与精确这必然导致管理在应用中体现的千变万化的艺 5 术性多于循规守则的科学性 2、试述管理系统的构成 管理系统是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媒介和管理环境构成 的 管理目标是管理功能的集中体现管理目标是管理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出发 点和归宿管理系统必须围绕目标建立与运行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了有效 实现目标 管理主体即管理者是管理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 管理对象作为管理行为的受作用一方对管理成效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主要指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机制与方法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对象过程 中的一些运作原理与实施方式、手段。
管理机制在管理系统中具有极为关键的 作用它是决定管理功效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而管理方法则是管理机制的 实现形式是管理的直接实施手段具有过河所必需的“桥”与“船”的作用 管理环境是指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第二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一、名词解释 1、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二、填空 6 1、按管理层次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 、 中层管理者和基 层管理者 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职 能管理者 3、负责整个组织或其所属单位的全面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称为综合管 理者 4、在组织内只负责某一类管理职能的管理人员称为职能管理者 5、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直线管理人员和参谋人 员 6、有权对下级进行直接指挥的管理者是直线管理人员 7、对上级提供咨询、建议对下级进行专业指导的管理者是参谋人员 8、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与文化素质 、 基本业务素质和身心 素质 9、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或衡量的指标是智商 10、用来表示人的感知、调控与处理情感能力的尺度或衡量的指标是情 商 三、简答 1、简述管理情商的构成要素 自我感知即对自我情感的感知能力 自我调控即自我调节与控制情绪的能力 自我激励即激发自己的激情与斗志的能力 感知他人即认知并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 7 激励他人即影响与激励他人情感的能力 情感融通即促进自身与他人情感融通的能力 四、论述 1、试述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学者 R.L.卡兹提出管理者必须具备三方面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 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 和方法的能力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 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等 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人际技能包括观 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的能力人际交往融洽相处与人沟通的 能力了解并满足下属需要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善于团结他人增强向心 力、凝聚力的能力等 概念技能或称构想技能即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 杂关系的抽象能力概念技能包括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 处境的应变能力等 除此之外还应该有第四种管理技能即行政技能 行政技能这是指管理者提高权威组织资源协调活动的一种行政性能 力行政技能包括构建组织内的权力平衡加强个人地位巩固权力基础的 能力依据目标科学分配组织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能力巧 妙运筹与安排时间与空间要素协调各种活动与工作过程的能力等 8 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上述四种技能对任何管理者 来说都是应当具备的但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由于所处地位、作用和职能不 同对四种技能的需要程度则明显不同。
高层管理者尤其需要概念技能而且 所处层次越高对这种概念技能要求越高这种概念技能的高低成为衡量一 个高层管理者素质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 与之相反基层管理者更重视的却是技术技能由于他们的主要职能是现 场指挥与监督所以若不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就难以胜任管理工作 2、试述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时代进行有效而成功的管理最重要的管理者素质就是创新创新 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新意识管理者要树立创新观念要真正认识到创新对组织生存与发展 的决定性意义并在管理实践中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这是涉及创新态度和勇气的问题管理者在工作实践中不但 要想到创新更要敢于创新要有勇于突破常规、求新寻异、敢为天下先的大 无畏精神 创新思维不但要敢于创新还要善于通过科学的创新思维来完成创新构 思没有创造性思维不掌握越轨思维的方法与技巧不采用科学可行的创造 性技法是很难实现管理上的突破与创新的 创新能力管理创新是靠创新能力实现的创新能力是在管理实践中由 相关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创造性思维综合形成的 9 第三节 管理客体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 所谓社会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的完成特定任务而与社会规程结合在 一起的人的群体。
一般指具有法人资格的群体 2、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 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二、填空 1、 资源要素是构成组织的细胞其动态组合与运行构成了职能活动 2、 组织资源或要素包括人员 、 资金 、 物资设备 、 时间和信 息等 3、管理对象中的核心要素是人 4、管理对象的关键性要素是资金 5、在组织的资源要素中 物资设备是社会组织开展职能活动实现目 标的物质条件与保证 6、在组织的资源要素中 时间是组织的一种流动形态的资源也是重 要的管理要素 7、在组织的资源要素中 信息既是组织运行、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 又是一种能带来效益的资源 8、 按存在于社会组织的内外范围划分 管理环境可分为 内部环境 和 外 10 部环境 9、管理的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 、 技术环境 、 政治与法律环境和 社会与心理环境 三、简答 1、简述组织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管理与所处的环境(主要指外部环境)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三种关系 对应关系社会组织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上的诸种因素总是不 可避免地在组织内部体现出来。
交换关系组织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影响关系首先组织的管理受外部环境的决定与制约但同时组织的 管理也会反作用于外部环境 2、组织如何加强对环境的管理 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及对管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要求管理者必须抓好 环境管理能动地适应环境谋求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组织加强 对环境的管理主要要做好了解与认识环境、分析与评估环境和能动地适应环境 三个方面的工作 在能动地适应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为要主动适应一般环境要积极干预、 主动影响任务环境利用稳定环境快速持续发展以权变管理应对多变的动态 环境 11 四、论述 1、试述管理对象的内容 管理总是对一个群体或组织实施的所以管理对象首先可以理解为不 同功能、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 任何社会组织为发挥其功能实现其目标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或要素 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资源或要素进行配臵、调度、组织才使管理的目标得 以实现所以这些资源或要素就成为管理的直接对象 任何组织要实现其功能或目标就必须开展一些职能活动形成一系列工 作或活动环节只有对这些职能活动或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才能 保证目标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