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丝竹相和3.doc
6页教学设计课题: 《丝竹相和》科目: 音乐鉴赏教学对象:高一 课时: 一课时提供者:赵丽敏单位: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第一中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七节《丝竹相和》本单元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器乐,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2、知识与技能: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流传地域及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3、过程与方法:掌握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所以学法以体验比较、参与感悟为主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以 “体验”和“比较”为主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以聆听、讨论为教学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知识2、通过声像资料的播放,在视觉感官上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地认识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宽音乐视野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首先让学生们看一段优美抒情的民乐组合视频《丁香花》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段表演,精不精彩?大家知道这个组合的名称吧?那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刚才的这段视频中演员们使用了哪些乐器吗?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有二胡、笛子、琵琶、箫我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中国民族乐器种类众多,刚才同学们看到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只是我们众多民族乐器中的一小部分同学们那么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民族乐器呢?2、我国古代有八大类乐器(八音)—金、石、土、革、丝(弦乐)、木、匏、竹(管乐)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民乐合奏的形式——丝竹乐4、播放投影,引出课题:《丝竹相和》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下音乐会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女子十二乐坊抢答唢呐、古筝、大鼓、小鼓、三弦 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兴趣,拉近学生与民间音乐的距离使学生感受丝竹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 讲授新课—江南丝竹1、简介江南丝竹江南:长江以南广义上说,是指南方的所有丝竹乐,狭义是指流传在上海—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主要乐器有二胡、箫、扬琴、琵琶等2、欣赏《中花六板》《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或《虞舜熏风曲》1)欣赏《中花六板》思考: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请结合音乐要素来分析它的音乐风格?(2)乐曲中使用了哪些乐器?主奏乐器是什么?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 小结: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轻型的打击乐器起到辅助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
关于乐队编制颇为灵活,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至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乐队分专业“丝竹板”、业余 “清客串”两种但多数为七八人的一种组合3)探究: 比较《中花六板》与《老六板》展示课件,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结:《老六板》与《中花六板》速度由一拍放慢至四拍,节拍拉宽,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大量运用了十六分音符节拍和速度,旋律都改变了,造成音乐的风格也变了《中花六板》沿用了《老六板》的骨干音,旋律放慢加花创作的有些江南丝竹乐曲的曲名十分相似,因为它们是由同一首「母曲」经过加花变奏演化而成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发展出来的变体新曲有四个它们分别是:《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和《慢六板》这五首乐曲联成一套,被人们称作“五世同堂”所以,江南丝竹乐曲多来自民间乐曲或古曲,无确切作者音乐情绪是清新秀美、抒情典雅,具江南色彩主要从它的速度和旋律上感受出来的速度较慢)主奏乐器是二胡和萧,还有琵琶、扬琴、笙、竹板、铃、木鱼等烘托 讨论,回答节拍、速度、旋律发生了变化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流传地域、人文环境、社会功能等知识。
1.感受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特点2.用比较的方法展示出江南丝竹常用的“加花”创作手法三) 讲授新课—广东音乐 1、广东音乐简介:广东音乐也是丝竹乐的一个乐种,只不过它的流传地区不同,风格不同而已(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2、视频欣赏《娱乐升平》(1)作品为什么署有作者名?(2)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高胡是广东特色乐器,音色高亢清脆明亮,刚劲有力3)聆听高胡和二胡音色片段,说出《二胡》和《高胡》音色的不同及所擅长表现的音乐情绪4)思考:乐曲音乐的情绪怎样?请结合音乐要素来分析它的音乐风格? 改编创作又称“粤乐新谱”笛子、扬琴、秦琴、高胡、洞箫、笛子、椰胡主奏乐器高胡、扬琴《二胡》擅长表现旋律忧伤、凄凉的情绪,音色较为低沉 《高胡》擅长表现旋律高兴、喜悦的情绪,音色较为清脆明亮音乐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富有南国情调从节奏速度旋律中感受出来1、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出新的音乐形式—广东音乐2、认识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风格总结广东音乐风格特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四)拓展与探究1、对比《娱乐升平》与《中花六板》,说出其异同点。
2、播放几首乐曲,请同学们区分丝竹乐类型相同点:都属于丝竹乐,旋律流畅动听,演奏精致细腻不同点:1、乐队编制不同2、流传的地区不同,音乐风格,速度不同①《娱乐升平》速度较快,音乐风格轻快流畅、热情华丽;②《中花六板》速度较慢,音乐风格悠扬抒情、典雅秀美3、创作不同①江南丝竹乐曲多来自民间乐曲或古曲,无确切作者②广东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与一批专业创作者的创作有关,大都有确切作者1)《步步高》 广东音乐 (2)《春江花月夜》江南丝竹 理解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异同点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及地方风格,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把它推向世界,我们同学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勇于去发掘、探索,使我们了解更多的有关中国民乐的知识从而开拓我们的文化视野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包括上网下载并且参与讨论学习,懂得民乐的同学自己可以组成一个民乐队进行演奏等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丝竹的美,培养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六)课后作业谈一谈“新民乐”、“跨界民乐”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发展的“利”与“弊”按照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七、教学评价设计 1、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判断其中属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各是第几首?2、许多民间音乐都没有具体的作者姓名,为什么广东音乐中的一些乐曲都有明确的作者姓名?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在人们的生活中,丝竹乐都有哪些功用?4、查找五首丝竹乐曲,并标出所属乐种。
八、板书设计丝竹相和1、 我国古代八大类乐器(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2、 民乐合奏:丝竹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流传地域、主要乐器3、 欣赏《中花六板》主题、风格、主奏乐器4、 欣赏《娱乐升平》主奏乐器、音乐情绪5、 对比两首乐曲,说异同点6、 听辨音乐7、 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