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告表彰通告表彰_第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_的.doc
24页表彰“第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的通告物学字【2010】14号 第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自征集以来,共收到参评论文881篇这些论文出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近2000位作者,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为保证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会从理事和特约研究员中公开选拔了32位专家组成评委会根据《第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评审办法》的规定,所有参评论文按照匿名、分组、限量和交叉回避的方式发各位评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审通过评委个人、评委小组和评委会三个层次筛选把关,采取评分、排序、提出评审意见、投票和比较酝酿等多个程序,力争做到高质量论文获高奖项,优秀论文不遗漏 据此,本次年会共评出302篇获奖论文(获奖率34.3%)其中:一等奖12篇(获奖率1.4%),二等奖21篇(获奖率2.4%),三等奖85篇(获奖率9.6%),优秀奖184篇(获奖率20.9%)获奖论文选题多样、内容丰富,联系实际、讲求实效,有的被SCI、EI、ISTP检索,有的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也有的在物流实践中采用,体现了我国物流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上评审结果,在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中国物流学会网进行了公示,现予通告表彰。
附:获奖名单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一日获奖名单(共302篇)一等奖(12篇) 1.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物流产业效率研究 钟祖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机理研究 彭本红 南昌航空大学 冯良清 南昌航空大学 3.双渠道供应链中价格和提前期最优决策研究(英文) 华国伟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郑大昭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及航运学系 4.我国物流业成长中的市场失灵与产业政策分析 高鸿鹰 北京物资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 赵娴 北京物资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 5.物流子网络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韩舒怡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杰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回恺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鞠颂东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6.一个CVaR决策准则下的风险厌恶报童模型(英文) 许明辉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友华 香港中文大学系统管理与系统工程系 张哲 西华盛顿大学决策科学系 7.顾客行为随机的网络选址—定价博弈分析与启发式算法(英文) 卢晓珊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健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丰梅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8.基于QFD的物流服务模块化外包网络关系决策研究 冯良清 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 马卫 南昌大学 张思伟 南昌航空大学 9.随机需求环境下物流服务供应链最优收益共享系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刘伟华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徐学才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刘春玲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周莲子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10.供应链中协调创新的绩效控制问题研究 常良峰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继红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11.需求对时间敏感的供应链中供应中断与应急策略研究(英文) 邵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董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12.不同外包程度决策下的逆向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研究(英文) 贡文伟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潘建国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二等奖(21篇) 1.震后应急物资配送的模糊动态多目标定位-路径问题 马祖军 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代 颖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朱道立 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两类顾客环境下的动态生产及外包策略研究 汪小京 宁波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周昌林 宁波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刘志学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3.中国物流运行指数:构造、比较及实证 贺兴东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刘凯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陆华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4.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李朝敏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5.基于服务水平限制的三级备件物流网络的侧向转运模型与算法 戢守峰 东北大学物流系统工程研究所 张吉善 东北大学物流系统工程研究所 张川 东北大学物流系统工程研究所6.陆港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研究 马妙明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田军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冯耕中 西安交通大学7.考虑关联产出的半导体生产系统中基础库存策略研究(英文) 黄惠娟 新加坡国立大学 宋海清(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8.基于轴辐理论的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彭本红 南昌航空大学 彭建华 南昌航空大学9.基于封闭供应链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研究 焦志伦 南开大学10.中国物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研究 田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1.物流能力对商品流通格局影响的实证研究 刘明菲 武汉理工大学 赵静静 武汉理工大学12.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张中强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13.我国省域物流水平空间梯度研究 杨秀云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郭永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郝渊晓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14.基于变邻域搜索算法的带时间窗大规模实时时变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戚铭尧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张金金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李楠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5.缺货成本下报童模型的均值方差分析(英文) 吴军 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 李健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郑大昭 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16.客货分离的道路体系对城市物流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湘潭市为例 朱孟金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汪益纯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陈川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7.电子商务系统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吴金南 安徽工业大学 仲伟俊 东南大学18.基于质量安全的浙江省食品封闭供应链模式建立 罗振华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技术学院19.物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与绩效实证分析 孙程程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 贾炜莹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20.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推动军事物流一体化进程 田文灏 军事经济学院军队采办系 王清华 军事经济学院军队采办系 苏星 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21.基于混合补充的供应链集群库存合作研究 郭君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春玲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三等奖(85篇) 1.现代物流对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贡献率的研究 邵安兆 洛阳理工学院 夏新颜 洛阳理工学院 余亚辉 洛阳理工学院2.国家物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卞文良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鞠颂东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耿勇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3.基于区域经济的多层级枢纽轴辐物流网络模型构建研究 海峰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勤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基于IDEF0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构建 王兵兰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 于浩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5.顾客导向的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测量体系探索性研究 林勋亮 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6.涵盖混沌控制于价值链的非线性分析(英文) 牛保庄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与航运学系 林清一 台湾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学系 桂寿平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物流工程系7.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关系演化与实证分析 韦琦 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朱小娉 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8.供应链金融质押监管融资模式探究-以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操作项目为例 夏露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李四齐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9.佳怡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英文) 王琳 山东佳怡物流有限公司10.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影响实证研究 王珍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陈功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11.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余杰 江西财经大学 黄丽娟 江西财经大学 黄兴旺 江西财经大学12.日本大学物流类课程特点探析与启示 谢京辞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张江华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13.基于SOA-BPM组合架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平台 邓子云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黄友森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杨晓峰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陈玉林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罗涛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14.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路径拓展与模式创新 黄裕章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15.试论中国物流研究的新进展 王友丽 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16.物流产业集群中领导型企业行为模式研究 刘志强 上海超算并行软件有限责任公司17.基于VMI的服装销售物流企业库存控制模型研究 杨浩雄 北京工商大学,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 胡梦頔 北京市海淀区证件交易所 经立 北京工商大学18.基于二层多目标规划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协同决策模型 付秋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赵淑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19.基于连锁超市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型 邱丽艳 华东交通大学 甘卫华 华东交通大学20.随机需求环境下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模型 刘伟华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刘春玲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周莲子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葛美莹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1.基于库存调剂的易逝品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问题探讨 周湘峰 华东交通大学 张诚 华东交通大学 郭艳 华东交通大学22.基于轴辐式网络的企业集团物流模式分析 董军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鞠颂东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3.物流对环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周启良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潘意志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24. 基于Bertrand模型的区域港口双寡头定价策略 何玉华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5.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中不同定价权下的契约选择 秦娟娟 天津大学 管理学院 赵道致 天津大学 管理学院26.福建省流通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应实证分析 胡永仕 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 王建 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27.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集群联动发展模式研究 邹德玲 浙江万里学院 丛海彬 浙江万里学院28.大家电三四级市场终端配送模式研究 吴素浓 华东交通大学 甘卫华 华东交通大学29.攀枝花公路货运系统现状及对策分析 贺盛瑜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刘成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黎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郭晓林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吴洁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30.我国货运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熊浩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孙有望 同济大学31.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崔晓迪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32.无水港层次划分与选择模型—基于保税港区与无水港互动发展视角 孙家庆 大连海事大学 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