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数学下册 巧找规律在二次函数中的体现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doc
5页在二次函数中得体现巧找规律妙解题 一、根据数轴上点的运动程序和速度,确定该动点表示的数.例1 一个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前进3步后退2步的程序运动. 设该机器人每秒钟前进或后退1步,并且每步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xn表示第n秒时机器人在数轴上的位置所对应的数. 给出下列结论:①x3=3; ②x5=1;③x103<x104; ④x2007<x2008.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 B. ②③C.①②③ D. ①②④解析 (1)列表填数,根据题意,列表并填数:运动时间n(秒)012345678910…运动位置所对应的数xn01232123432…由上表可知,x3=3,x5=1. 所以结论(1),(2)正确.(2)探究规律观察上表,发现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每经过5秒钟就前进1个单位长度. 第n秒时,机器人在数轴上位置所对应的数xn与n秒之间有如下关系:当n=5a(a是正整数)时,xn=a;当n=5a+1时,xn=a+1;当n=5a+2时,xn=a+2;当n=5a+3时,xn=a+3;当n=5a+4时,xn=a+2.(3)按照规律解题当n=103时,因为103=520+3,所以x103=20+3=23;当n=104时,因为104=520+4,所以x104=20+2=22;由23>22,知x103>x104,所以结论③错误.当n=2007时,因为2007=5401+2,所以x2007=401+2=403;当n=2008时,因为2008=5401+3,所以x2008=401+3=404.由403<404,知x2007<x2008,故结论④正确.由上可知,正确结论序号是①,②,④,故选D.二、根据图形变化规则,求一组相关图形中某一个图形的面积.例2 如图1,小明作出了边长为1的第1个正△A1B1C1,算出了正△A1B1C1的面积. 然后分别取△A1B1C1的三边中点A2、B2、C2,作出了第2个正△A2B2C2,算出了正△A2B2C2的面积. 用同样的方法,作出了第3个正△A3B3C3,算出了正△A2B2C2的面积……由此可得,第10个正△A10B10C10的面积是( ).A. B. C. D. 解析 正三角形的面积=(边长)2,所以要求正△A10B10C10的面积,关键是求出其边长. 由于正△A10B10C10是由边长为1的正△A1B1C1演变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妨从边长为1的正△A1B1C1入手,求出正△A10B10C10的边长.(1)列表填数正三角形序数12345…10正三角形边长1…用序数表示边长…(2)探究规律观察上表,易知正三角形边长=,所以第10个正△A10B10C10的边长为即,它的面积S正△=故选A.三、根据前面几个图形中的元素,求一组相关图形中某一图形的元素个数.例3 如图2,由等圆组成的一组图中,第1个由1个圆组成,第2个图由7个圆组成,第3个图由19个圆组成……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则第9个图形由 个圆组成.解析 (1)列表填数图形序数123…题中给出圆的个数1719…从中间向上、下方法计算圆的个数13+225+2(4+3)…用序数表示圆的个数(22-1)+22(23-1)+2[(23-2)+3]…(2)探究规律设第n(n为正整数)个图形中,圆的个数为Sn,观察表格中用图形序数表示圆的个数,发现Sn与n之间有如下关系:(3)按照规律求解当n=9时,S9=(29-1)+2[(29-2)+(29-3)+…+9]S9=17+2(16+15+14+13+12+11+10+9)=17+28=217.例4 探索nn的正方形钉子板上(n是钉子板每边上的钉子数),连接任意两个钉子所得到的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当n=2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线段的长度值只有1与,所以不同长度值的线段只有两种. 若用S表示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则S=2;当n=3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线段长度值只有1,五种,比n=2时增加了三种,即S=2+3=5.(1)观察图3,填写下表:钉子数(nn)S值222332+3442+3+( )55( )(2)写出(n-1)(n-1)和nn的两个钉子板上,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之间的关系;(用式子或语言表达均可)(3)对nn的钉子板,写出用n表示S的代数式.解析 (1)观察图形3,发现当n=4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比n=3时增加了3,,,四种,故填4. 当n=5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比n=4时增加了4,,2,5,五种,2+3+4+5=14,故填14.(2)从解析(1)发现如下规律:nn的钉子板比(n-1) (n-1)的钉子板中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增加了n种. 分别用a,b表示,nn与(n-1)(n-1)的钉子板中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则a=b+n.(3)S=2+3+4+…+n=(n+2) (n-2+1)=.四、根据三角形中前面的一些数,求后面某一位置上的数.例5 将正整数按如图4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 若用有序实数对(n, m)表示第n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3)表示实数9,则(7,2)表示的实数是 分析 观察图4,发现正整数排列有以下两个规律:(1)正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排数与正整数的个数相同. 如第五排中有5个连续正整数,第六排中有6个连续正整数. 要求(7,2)表示的实数,就是求第七排从左到右的第二个数. 为此可以先求出第六排右面的第一个数,然后把这个数加上2,即为所求的数.解 第六排右边的第一个数为1+2+3+4+5+6=21,而21+2=23,所以求得(7,2)表示的实数是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