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doc
4页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时常有偶发性事件,需要教师能随机应变,急中生智,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采取最合理的解决方法,妥善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做到沉着冷静,判断要正确、感情要克制、行动要果断、处理要谨慎,宽严相宜,掌握分寸只有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巧妙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趁热打铁法 “趁热打铁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应抓住时机,马上给予处理,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此法往往能使偶发事件及时得到解决,并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震动和深刻影响,对日后偶发事件的产生起震慑作用 二、冷却处理法 “冷却处理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些偶发事件给予暂时冷结,仍按照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等到课后的其他时间再作处理的方法此法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考虑,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案,能够冷静地处理偶发事件 三、巧妙暗示法 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并不中断教学活动,而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悄悄地提醒当事人,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使教学工作正常进行采用此法,既不影响教学程序,又不损害学生自尊心。
比如教师可通过目光注视、突发提问、身体移近等方法暗示学生集中注意 四、大度宽容法 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往往会使教师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挑战,感情和威信受到损害这时,采用大度宽容法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也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的默认、纵容与包庇,而是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宽容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五、不耻下问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要勇于承认错误,虚心向学生请教,师生共同探讨,纠正错误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六、随机调整法 课堂上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上课时打乱了原计划的教学结构例如,忘记了板书课题、讲授后忘记小结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从头再来,时间不允许,如果立即补入某一环节,与教学进程不吻合这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不动声色地巧妙进行补充、强调既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又能使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无缺这样,其教学效果并不比原计划差 七、“巧留空白”法 上课时,某教师抽问一学生后,让其坐下,没想到该生一下子坐在地上很显然,是他旁边那位同学悄悄移走了凳子面对这一偶发事件,怎么办?这位教师马上走上前,扶起摔倒的那位同学,一边关心地问:“摔着了吗?”一边掏出手绢给他擦身上的灰尘。
然后看一眼旁边的那位同学,继续上课下课后,他把那位移凳子的同学叫到了办公室,说:“你想对我说什么吗?”那位同学不语过了好一会儿,老师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如此这般,那位终于开口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说要像老师一样关心同学 这个案例中,移凳子的那位同学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只是不敢承认任课老师没有兴师动众在课堂上处理,也没有搞喋喋不休地说教,或苦口婆心地劝慰,而是稍加点拨,留下许多空白,让这位学生去想,促其自我反省,最终促使这位同学鼓起勇气承认了错误,并表示要像老师那样关心同学可见,高明的老师善于抓住机遇,巧设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感悟,从而起到较好的“内化”作用 八、“借机导航”法 一中学教师在讲授《口技》时,因课文情节描绘所引,竟有一男生忘乎所以地学狗叫,顿时全班哄笑,那男生吓得屏息等待老师的惩罚,这位教师却灿然一笑:“王刚同学情不自禁地模拟了狗的叫声,这是为文中口技高超的技术所感染啊!下面我们还是继续欣赏文中高超的口技表演……” 这个案例中,这位教师表现了一种宽宏大度的胸怀和良好的职业修养,微笑之余,不忘“借机导航”,仅仅两句话,既转变了课堂气氛,又很快将学生注意力引回到教学课题之中,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对该同学还起到了委婉含蓄批评的效果,真可谓一石数鸟,不能不令学生折服。
九、因势利导法 课堂中有些偶发事件的出现,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注意于原定的教学内容是十分困难的这时教师可以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顺应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这样,不但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秩序,而且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一位数学教师正在讲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基本概念,突然,教室外基 建工地传来“嘭、嘭、嘭……”的拖拉机发动声,而且这声音还一直响 下去,使教学无法进行,学生也烦燥不安,张望窗外这时,教师灵机 一动,大声讲道:“现在大家开始数数,看拖拉机的响声有几下,然后 回答你数的是质数还是合数 这个案例中,学生注意力已游离了教学目标如果这时命令或强制学生听讲,不仅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这位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地把环境中的噪音成了有利于教学的情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十、“幽默风趣”法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都做好了上课的准备,静静地等老师喊“上 课!”只见生物老师扫了一下全班,然后张开了嘴巴,随着老师嘴巴的一动,同学们“唰”地一下全站了起来,却突然发现老师并没有喊 “上课!”而是打了一个哈欠,大家不禁面面相觑。
生物老师微微一笑, 转身写下课题“条件反射”然后,他就以此为例开始讲解什么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原因等,学生学得特别专心 这位老师在教学中遇到了窘况但他能轻松地把自己从窘况中解救出来,幽默风趣的把同学们起立这一动作诠释为“条件反射”,并机智地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学生还没有开始学却已经明白了“条件反射”的主要涵义,的确令人叫绝 十一、“旁敲侧击”法 语文课上,教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教室里响起打呼噜的声音,一部分学生笑起来,教师不得不停下来解决这一问题,他看了看睡觉的同学,决定还是继续讲下去:“描写生动,要使用象声词,绘声绘色地描写事物的声音绘声,就是用象声词模仿声音比如,睡觉的酣态,就可以用现在的声音来描摹请你们注意倾听教师做出倾听状,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那睡觉的学生也被笑声笑醒了教师又说下去:“那么你们的笑声呢?该怎么描摹?对酣睡声是刚才×x×发出的响亮的‘呼噜’声,笑声就是大家发出的‘哈哈’声 这个案例中,教师始终没有正面批评那位上课睡觉的学生,而是在给以“面子”的基础上,旁敲侧击,既没有影响教学,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真可谓自然天成,机智灵活 十二、“先扬后抑”法 一位老师上课时,有一个学生在他背后模仿老师的动作,引起同学们的哄笑。
老师装作不知等课快结束时,老师讲:“写字要模仿,画画要模仿,写文章也要模仿,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第一步做得好的话,第二步的创造就有希望,也有基础我想刚才×××模仿我的动作一定很像,否则引不起同学们的大笑,看来他将来说不定能成为一个表演艺术家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会请他为我们表演一下他的模仿才能让我也欣赏欣赏刚才背后的模仿我是看不到的,所以嘛,以后上课……”(老师故意不说了学生大声说:“不做了”!) 这个案例中的事件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发生,不少教师在处理时,或简单粗暴、或近于说教、或小题大做,一句话,枯燥无味,缺乏实效这位老师的成功之处在于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方法,先肯定再否定,让教育的韵味浓浓渗出,从而使学生在反省中受到教育 十三、“自嘲解围”法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忽然大笑起来,他莫名其妙,后来坐在前面的一位女生小声地对他说:“老师你的扣子扣错了这时,这位教师自己一打量,发现第4颗扣子扣到第5个扣眼里,然而这位教师却煞有介事地说:“老师想心事了,匆匆忙忙赶来与你们——来——相——会,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笑的昨天我们有的同学做练习,运用算术公式就是这样张冠李戴的,应该改过来边说边把扣子改过来扣好了。
这个案例中,教师遭遇到失态的情况,怎么办?批评学生?不该!马上改过来扣好吗?尴尬!这位教师颇具匠心之处在于用轻松幽默的自嘲方式为自己解困,既纠正了自己教态的失相,避免了窘迫,又批评了学生不认真做作业的毛病,同时还激活了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机智实在让人叹服 十四、“将错就错”法 一位语文教师讲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误将“洌”板书“冽”有的同学当场指出老师板书有错此刻,这位教师并末慌乱,灵机一动,干脆以差错为契机,要求学生仔细看课文,查查字典经过查对、辨析,教师镇定自若地进行总结道:“‘洌’指水、酒清澈;‘冽’指寒冷可见一笔之差,义差千里,对此务必十分留意 这个案例中,教师偶然失误,怎么办?这位教师机智地采用了“将错就错”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失误变成了教学机遇,变成了一堂难得的纠错课,从而化弊为利 总之,教育无小事,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学会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应付瞬息万变的事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