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一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4页例谈初一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秦红萍Summary:几次考试后,不少初一学生的家长和学生自己由最初的喜悦、兴奋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并提出了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小学时作文一直很优秀,到了初中怎么就难以优秀起来呢?而且这些学生大都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列举一重点案例给予详细解答Keys:立意;选材;转型典型案例:初一B5班一女生小张(化名)的家长反映,孩子小学时候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来读,而且很多篇文章都被在《陕西日报》登载小张同学的作文语言非常的美,有时候都会令做家长的她感动可自从进入中学后,作文虽说不是很差,但总是难以拿到高分,家长和孩子一起找原因,却一直不见起色,这可急坏了作为家长的她家长会后,小张的家长拿着孩子发表过的作文来办公室向我咨询这是典型的小学作文与初中作文没有成功转型的原因一、小学和初中,对于作文的要求不同小学作文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语言流畅、会布局谋篇,若在文中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体会那就更好了很多优秀学生因善于观察、语言功底深厚,会令作文大增色彩,以至于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作文无疑明显高于同龄学生的水平,得高分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而进入初中,由于知识的增多、理解力的提高,对作文的要求自然跟小学完全不一样。
中学生的作文,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立意”,即文章在读完之后得让读者明确感受到明显的主题,让读者明白你想要表达的情感倾向是什么等,而不是简单的有话说,或者将话说得好听从中学开始,学生作文得慢慢学会在语言文字的背后有一定的深意,这样的作文才有分量二、构思方式跟小学比起来完全不同大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文的时候一般是从头开始往下想,想一点写一点,随意性比较大而中学这种作文需要在作文之前先立好意,即确定好明确的中心,然后再围绕这个中心去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如此一来,大的框架就确定了,然后再动笔去写,在写的过程中只需要去斟酌具体的词语、句子的用法即可,而这一切的斟酌都是围绕着怎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心来做的说得再简单些,小学作文中,景是景、物是物;中学作文中,景不再是简单的景、物不再是单纯的物从教学的实践中看,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抓住教材,从教材所选的文章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学习并了解这些优秀的文章是如何立意和选材的我以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梁衡的《夏感》一文为例,具体来谈谈文章如何立意和选材《夏感》这篇文章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很多老师在处理这篇文章时,都会把教学目标设定为“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如此定位,我认为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过于空、大《夏感》一文语言的品析需要一定的生活积淀再则“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一目标的设定,过于空洞,无具体可检查的手段因此,在备这篇课文时,几经斟酌,我决定将它与作文训练结合在一起教学目标的设计只有一个:学习本文的立意与选材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从导课开始,我就积极向目标靠近:请学生用一个词来谈谈对夏天的真实感受学生谈完感受后,再接着推进,让学生再说说会选择哪些材料来表现对夏天的感受这样安排的目的为后面的立意与选材做好铺垫当然,这只是教会学生什么是立意,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如何才能让作文脱颖而出,还要教会学生立好意、选好材我教给学生两句话:异于别人,高于别人初一学生囿于知识面的狭窄和生活体验的缺乏,写作文时很容易人云亦云比如,写有关母爱的话题,选材千篇一律都是生病了,妈妈送去医院,毫无新意;写有关景物描写的文章,无外乎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写对夏天的感受,我们的学生只看到夏天的热、闷这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去研读《夏感》,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夏天的当学生找到“热烈、紧张、急促”三个词后,再与导课时教师书写在黑板上的孩子们对夏天感受的词语进行比较,这就找到了异于别人之处。
三、立意选材要高于别人异于别人只能做到与别人不一样,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要做到立意选材高于别人《夏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和赞美其实是源于对在夏季辛勤劳作的劳动人民的喜爱和赞美由此,我们可指导学生在写春天时看到生命的蓬勃,写秋时看到无私的奉献,写冬时看到生命的储蓄,真正做到景不再是简单的景、物不再是单纯的物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能为学生的写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只要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我想从小学作文到初中作文的成功转型是不难的作者单位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高新中学)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