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促使智慧农业转型加快.docx
6页疫情促使智慧农业转型加快一、 疫情促使智慧农业转型加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生产劳动暂停、物流运输受限等因素给农产品销售带来极大困难,也使广大农民进一步意识到了数字化的重要性,使得智慧农业转型加快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开通了全国农业农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服务平台,不仅提供农业政策信息和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渗透融合农业产业链与数据链,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完善数据采集和应用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数字化水平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发布了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其中提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国家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防止人员聚集与交叉感染,线下超市、便利店等实体零售店在疫情期间关门歇业,网络购物进一步向全国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渗透,并带动物流体系也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辐射和覆盖,为农业农村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利时机二、 智慧农业市场竞争力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亟需通过智慧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促进我国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尽快接近农业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成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小农户在我国农业经营中的占比依然较高,应充分发挥信息服务联农带农的作用,构建面向小农户的大数据智能服务体系,让亿万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让小农户增收更有底气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与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等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既相关又不同将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智慧农业云平台,作为实现智能农业的管理云平台,将遥感网、传感网、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设备,深入应用到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实现精准化种植、互联网化销售、智能化决策和社会化服务,形成以数字化、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随着农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智慧农业成为传统农业强国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方向我国应掌握发展主动权,注重并保持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短板核心关键技术,开展集中攻关与示范应用,推动自主可控,提高国产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 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全现状随着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一种依托高科技的新型农业模式在农田里兴起智能农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管理农场,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优化所需人力有了这些工具,农民甚至不需要踏足田地,就可以监测田间条件,为整个农场提供战略决策我国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开展了系列部署,实施了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智能装备、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等智慧农业科技取得了突破现阶段关于智慧农业的研究较多关注概念解析、技术方法创新、技术产出效率测算、技术进展梳理、技术方案论证等方面,而从宏观角度入手,面向2035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线进行的前瞻性分析较为少见,尤其缺乏针对不同规模主体、不同产业类型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批与智慧农业相关的科技项目和工程,推动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植物工厂、无人机农业应用等技术方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系统层面之外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如高端农业环境传感、生命信息感知设备被美国、日本、德国等企业垄断,大马力高端智能装备较多依赖于进口,动植物生长模型与核心数据主要来自美国、以色列、荷兰、日本等随着农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智慧农业成为传统农业强国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方向。
我国应掌握发展主动权,注重并保持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短板核心关键技术,开展集中攻关与示范应用,推动自主可控,提高国产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四、 全球智慧农业发展现状智慧农业已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全球各国都在加快智慧农业布局,加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根据BISResearch发布的统计与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慧农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45.88亿美元,其中硬件系统市场规模105.39亿美元,软件16.89亿美元,服务23.6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达到341.02亿美元,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0%五、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达685亿元左右,其中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农机自动驾驶分别占比40%、35%、15%、10%,预计2022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达743亿元近年来,中国智慧农业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加,由2017年的1208家增至2020年的3396家,年均复合增长率41.1%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新增智慧农业相关企业2638家,同比下降22.3%。
近年来,我国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开展了系列部署,实施了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智能装备、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等智慧农业科技取得了突破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亟需通过智慧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促进我国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尽快接近农业发达国家水平智慧农业的发展重点:推广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转变农业生产与发展方式,优先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集成应用,推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创新,提高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六、 中国智慧农业行业产业链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等工具对动植物、土壤、环境等因素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检测,提高对农业动植物生命体本质的认知能力以及农业复杂系统的调控能力和农业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达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智慧农业上游主要原材料为有色金属、单晶硅及电子陶瓷等,上游零部件及系统包括集成电路、卫星导航系统及传感器等。
智慧农业中游主要包括数据平台、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机械、智能化养殖等;智慧农业下游主要为农产品生产智慧农业上游卫星导航系统代表性企业主要包括北斗星通、华测导航、中海达、华力创通等;集成电路代表企业主要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SK海力士等;传感器领域主要代表企业包括海康威视、大立科技、歌尔股份等;从原材料来看,智慧农业上游所需设备及系统原材料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包括焦作万方、新疆众合等企业;单晶硅生产企业包括隆基、众合股份等;电子陶瓷生产企业包括京瓷、三环集团等企业智慧农业中游数据平台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海芯华夏、奥科美等;无人机植保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大疆创新、极飞科技等;农机自动机械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博创联动、司南导航等;智能化养殖领域包括网易等科技企业,以及特驱集团、温氏股份等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