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全套.docx
14页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全套范本(1 )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1、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安全管理;(2)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3)消防(控制室)值班;(4)防火检查、巡查;(5)火灾隐患整改;(6)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7)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消防演练;(8)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的组织管理;(9)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10)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2、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消防设施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2)变配电室操作规程;(3)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4)燃油燃气设备使用操作规程;(5)电焊、气焊和明火作业操作规程;(6) 特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7) 火警处置规程;(8 )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3. 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及 时修订完善2) 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安全管理1、明确用火、动火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用火、动火的审批 范围、程序和要求,电气焊工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等内容2、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禁止在 室内燃放冷焰火、烟花爆竹等类似物品;(2不应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如特殊情况需要时应有专人看护;(3)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实施动火的部 门和人员应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除明火或散发火 花地点周围及下方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落实现场监 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4) 需要动火施工的区域与使用、营业区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5) 商店、公共娱乐场所禁止在营业期间进行动火施工。
3、用电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器产品应选用合格产品,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2)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 测,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不得随意乱接电线或超负荷用电;(4)定期对电气线路、设备进行检查、检测;(5)电器产品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6)营业结束时,应切断营业场所的非必要电源4、用油、用气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使用合格正规的气源、气瓶和燃气、燃油器具;(2)可能散发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 装置;(3)建筑内以及厨房、锅炉房等部位内的燃油、燃气管道及其法 兰接头、阀门,应定期检查、检测和保养;(4)营业结束时,应关闭燃油、燃气设备的供油、供气入户阀门5)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管路的设计、维护、保养、 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并由经考核合格的安 装、维修人员实施作业⑶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1、购买和使用质量合格且取得国家规定市场准入资格的消防产 品,消防产品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标识等资料应当齐全2、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应当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建 立完善的管理制度3、设置消防安全标识,便于识别消防设施、器材的种类、使用方 法、注意事项以及火灾时便于使用和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4、在明显位置、疏散楼梯入处应设置本场所(本层)的安全疏 散指示图,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和疏散门、人员所在位置和 必要的文字说明营业厅、展览厅、歌舞厅等面积较大场所内疏 散走道与营业区、展区之间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的界线标识5、不得损坏、挪用、擅自拆除消防设施、器材设有自动消防设 施的公众聚集场所,应当每月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和 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消防设施、器材上应张贴载有维护保养 单位和维护保养情况的标识1 )确保消防水池、气压水罐或高位消防水箱等消防储水设施水 量或水位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 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的主备电源开关处于自动(转换)位置;(2)确保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不得擅自 关停或长期带故障工作;需要维修时,应采取确保消防安全的措 施,维修完成后,应立即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3)建筑消防设施电源开关、管道阀门均应指示正常运行位置, 并标识开、关的状态;对需要保持常开或常闭状态的阀门,应当 采取铅封、标识等限位措施6、展品、商品、货柜、广告箱牌等的设置不得影响防火门、防火 卷帘、室内消火栓、灭火剂喷头、机械排烟和送风、自然排 烟窗、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光报警装置等消防设 施的正常使用。
⑷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1、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 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 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2、厨房、仓储场所、油浸式变压器以及燃气、燃油锅炉房等消防 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厨房工作人员进行加热、油炸等操作时不应离开岗位排油 烟罩应及时擦洗,排油烟管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厨房内应 配备灭火毯、干粉灭火器等,并应放置在便于使用的明显部位;(2)仓储场所内储存物品应分类、分堆、限额存放,严禁违规储 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物品与照明灯、供暖管道、散热器之间 应保持安全距离工作人员离开库房时应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 全后方可离开,库房内不应停放电动叉车等电动车辆,不应设置 充电设施;(3)配电室内应设置防火和防止小动物钻入的设施,不得在配电 室内堆放杂物配电室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对配电设施进行检查维 护;(4)锅炉周围应保持整洁,不应堆放木材、棉纱等可燃物每年 检修一次动力线路和照明线路,明敷线路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 属线槽,且与锅炉和供热管道保持安全距离3、氨制冷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注 明液氨特性、危害防护、处置措施、报警等内容。
4、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充电场所应优先独立设置在室外,与其 他建筑、安全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室内时,应 满足防火分隔、安全疏散等消防安全要求,并应加强巡查巡防或 采取安排专人值守、加装自动断电、视频监控等措施5) 消防控制室管理1、制定消防控制室日常管理、值班操作人员职责、接处警操作规 程、交接班程序等工作制度2、消防控制室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 值班操作人员应当持有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3、消防控制室内不得堆放杂物,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 要求;保存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 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消防设施维保记录、灭火和应急疏 散预案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4、正常工作状态下,报警联动控制器及相关消防联动设备应处于 自动控制状态;若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应有确保火灾报警探测 器报警后,能迅速确认火警并将手动控制转换为自动控制的措施; 不得将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设置在手 动控制状态5、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应当认真记录控制器运行情况,每日 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自检、消音、复位功能以及主备电源切换 功能,并做好消防控制室的火警、故障和值班记录。
消防设施打 印记录纸应当粘贴到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上备查6、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主消防控制室和分 消防控制室主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设备应对系统内共用的消防设 备进行控制并显示其状态信息;主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应能 显示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可对分消防控制 室内的消防设备及其控制的消防系统和设备进行控制;各分消防 控制室之间的消防设备应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 互相控制6) 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1、对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情况进行日常 防火巡查和检查,确定防火检查和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时 段、频次2、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至少每2小时一次;营业结束后应检 查并消除遗留火种,并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3、防火巡查内容应当包括:(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2)安全出、疏散走道是否畅通,有无占用、堵塞、封闭;疏 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是否完好;(3)常闭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4)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 好清晰;(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4、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举办展览、展销、演出等大型群 众性活动前,应当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5、防火检查内容包括:(1)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2)疏散走道、楼梯,安全出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 情况;(3)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4)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5)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6)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7)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8)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9) 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10) 火灾隐患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11) 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12)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6、防火巡查和检查应如实填写巡查和检查记录,及时纠正消防违 法违章行为,对不能当场整改的火灾隐患应逐级报告消防安全 管理人或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组织对报告的火灾隐患进行认 定,确定整改措施、期限、人员、资金,并对整改完毕的火灾隐 患进行确认在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安 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 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业整改7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1、通过张贴图画、广播、视频、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形式对 公众宣传防火、灭火、应急逃生等常识。
重点提示该场所火灾危险性、 安全疏散路线、灭火器材位置和使用方法2、对新上岗员工或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3、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全体员工的集中消防安全培训4、消防培训应有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考核并做好记录,培训的内容 包括:(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 程;(2)本场所、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有关消 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 以及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5)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 和技能;(6)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5、员工经培训后,应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预防火灾措施、火 灾扑救方法、火场逃生方法,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 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6、电影院、宾馆、卡拉OK等场所在电影放映或电视开机前,应播 放消防宣传片,告知观众防火注意事项、火灾逃生知识和路线8)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消防演练1、根据建筑规模、员工人数、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消防安全 重点部位等实际情况,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预案内容应当 包括:(1)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危险特性、周边环境、 消防水源等基本情况;(2)明确火灾现场通信联络、灭火、疏散、救护、保卫等任务的 负责人。
公众聚集场所为整体建筑的,应由专门机构负责,组建 各职能小组;(3)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4)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5)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6) 通信联络、安全防护和人员救护的组织与调度程序和保障措 施;(7) 灭火应急救援的准备2、组织员工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保每名员工熟知预案内 容,掌握自身职责3、选择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和重点部位作为消防演练的重 点消防演练前,应事先公告演练的内容、时间并通知场所内的 从业人员和顾客或使用人员积极参与;消防演练时,应在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