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庄田家坝采砂场年度实施方案1.doc
33页青川县关庄镇田家坝采砂场开采实施方案1基本资料1.1规划情况根据青川县境内建设项目对砂石料的需求情况,青川县水务局适时推出部分具有开采价值的规划河段进行公开拍卖砂石开采权,通过市场化配置,满足建设项目对砂石的需求2016年1月20日,董贵兆通过公开竞拍取得位于清江河关庄镇田家坝砂石开采权为合理安排布置开采作业区、制定科学安全的开采方式,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采砂作业对河道行洪、河势稳定、河道航运、涉河工程、水域生物、周边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受董贵兆业主的委托四川涪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根据相关要求编制清江河关庄镇田家坝砂石开采实施方案,为指导下阶段开采施工作业提供参考1.2测量资料接受业主委托后,我公司于2016年3月5日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位于清江河段关庄镇田家坝的采砂场的砂石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勘测,并向有关部门收集了相关文件资料及部份原有地质勘查资料本次工作中,主要对该区含砂层、砂石特征及厚度变化、原有开采或民采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区内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等开采条件实地勘察,收集了现场1:5000地形图,征对该区开采区实际情况,采用手持式GPS对规划设置采矿权范围进行了圈定,在取得野外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四川省广元市天博拍卖有限公司编制的拍卖资料对开采范围内的矿区地质特征资源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工程地质条件、弃料临时堆放区、以及开采可能影响的第三方关系等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编写了清江河关庄镇田家坝砂石开采实施方案,并参照部份补充实测地形图,编制并提交规划开采区施工平面布置图。
1.3地质资料规划区位于四川中坳陷燕山褶皱带,北西接龙门山印去褶皱带,北邻摩天岭加里东褶皱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及三叠系地层和第四系地层区内构造线总的特征是呈西东向延展,青川县域内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区内有三条区域性活动性断裂通过第一条是南部的都江堰-江油断裂从县域的最南侧通过第二条是“5.12”地震的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第三条是从县城通过的平武-青川断裂,县域内从清溪-青川县城-板桥-上马-木鱼-沙洲一带通过(距映秀-北川断裂仅10-15km)区域内初步探明有各类矿点70多处,有储量矿种20多种,贵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是青川县矿产资源的优势,主要有砂金、岩金、银矿、石英石、重晶石、石灰石、蛇纹石、铝土矿、沥青矿、锌、铜、硫、煤等清江河流域是青川县砂石矿的主要分布区1、地层规划采砂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区内构造较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区内第四纪地层较发育,范围较大,分布于河谷堆积地区,是砂石矿富集层位砂石矿赋存于区域内第四系河漫滩中,特征如下:第四系(Q):区内第四系地层主要为洪冲积层,次为少量残坡积层及重力堆积层等,分布于河谷及其两岸阶地,不整合于寒武系、泥盆系及三叠系等地层之上。
2、构造规划开采区内构造极为简单,呈单斜岩层产出,未见断裂,节理也不发育,基本不存在因地质构造因素产生的对规划区混合砂石资源开采的不利影响3、地貌1、基岩地貌:矿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坳陷地带,为浅~中度切割的低山河谷区表现为河谷平坦,两侧低山向河谷倾斜的低山地貌特征,海拔标高1250~550m,相对高差700m左右,是第四纪冲积的良好场所2、第四纪地貌:区域内第四纪地貌为低山侵蚀堆积区,河谷形态多呈宽阔的平坝或蛇曲状,漫滩、阶地较发育为特征残坡积地貌:常形成于坡脚,构成残丘或坡积裙,常掩盖其基岩或阶地后缘部分,残积地貌以剥蚀丘为特征冲积堆积地貌:清江河总体由北西向南东蜿蜒通过各矿区,沿河谷两岸形成不对称的河谷堆积地貌,漫滩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两岸,形态呈囊状、弯月形、面状等,长约50Km以上,宽30~80m,一般宽30~60m,且比较连续分布,一般高出河水面0~4m,其堆积物常覆盖于侵蚀后的Ⅰ级阶地堆积层之上,形成上迭式的沉积关系,一般洪水均可淹没,具有表层既易冲刷又易堆积的特点3、第四纪地质:区域内第四纪松散堆积沉积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按其时代特征主要划分为全新统洪冲积层,以及矿区外围的上更新统冲积层、中更新统冲积层,砂石矿主要分布于全新统洪冲积层中。
全新统洪冲积层:组成河床、浸滩及Ⅰ级阶地,河床、漫滩为砂砾层单层结构,漫滩局部表面有砂、砂土或淤泥,砂砾层一般厚度1~10m,最小厚度0.50m,个别最大厚度在15m左右Ⅰ级阶地具二结构,上部为亚砂土或砂土,局部为亚粘土,一般厚2~5m,漫滩和Ⅰ级阶地的砾石成分基本相同,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深色硅质岩、硅质板岩、脉石英等组成,次为灰岩、砂质板岩、千枚岩、绿片岩、闪长岩、花岗岩等,一般砾径为5~15cm,个别达50~100cm,砾石磨园度较好,分选也较好,砾石形态多呈椭圆,次圆~扁圆状,可利用的砂石含量比一般为:砂10~22%,砾石30~45%,卵石40~50%,砂砾层结构松散,普遍无胶结1.4 附近的建筑物及设施1、堤防工程⑴.规划采砂场上游有关庄镇防洪堤防,堤防结构均为护坡式堤防;⑵.规划区下游田家坝堤防,该堤防为浆砌卵石堤,高度为1.5~4米;2、桥梁:⑴规划采砂场上游约3.0km位于关庄镇清江河大桥;⑵规划采砂场下游700m右支沟有在建的唐家河旅游公路桥;4、公路:⑴清江河规划采砂场右岸有唐家河旅游公路(正在维修改造中):⑵规划采砂场左岸上游有村社道路;4、其他采砂场:规划采区上游、下游2km内无采砂场规划。
5、其他涉河建筑物本规划采砂场周边除上述相关堤防、桥梁外,无水井、提灌站、漫水桥、过河管线等涉河建筑物1.5 河道水文泥沙特性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交界的岷山与西倾山之间,自西北向东南经迭部、舟曲、武都,于甘肃省文县碧口镇上游纳入支流白水江和让水河,经青川姚渡流入四川境内,三堆镇修建宝珠寺电站后,形成白龙湖宝珠寺电站下游13km建紫兰坝电站,在宝轮镇汇入支流清江河后,经昭化电站,在昭化镇茅河坝汇入嘉陵江据三垒坝水文站1957~1996年实测资料统计,其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513t/km2清江河流域控制集雨面积2858km2, 三垒坝水文站控制集雨面积29247 km2,面积比系数为0.097,计算得清江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45.4万t,多年平均含量为1.48kg/m3泥砂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沙量占全年的90%以上昭化水电站闸址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02.8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0.266kg/m32 采砂河段概况及治理规划2.1 河道概况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白龙江和青竹江横贯县境,小河、溪沟境内遍布,全县总蓄水量1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0多万千瓦,国家重点能源工程装机70万千瓦的“宝珠寺”水电站处于境内。
境内第一条大河白龙江发源于阿坝,由甘肃文县碧口镇流入县境,斜贯东部,境内流长62km,流经6个乡镇后进入广元市中区境内第二条大河清江河(又名清水河),发源于县境的摩天岭南麓及龙门山北端,由西北向东南奔腾154km,流经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溪镇、前进乡、关庄镇、凉水镇、马鹿乡、竹园镇后流出县境,汇上寺河于昭化的张家坪注入白龙江境内第三条大河乔庄河,发源于甘肃文县的李子坝,由茶园子的青岩关流入青川县,先由北向南,后转东北,流经8个乡镇后注入白龙江,境内流长79km规划采砂场位清水河:(又名青竹江)发源于青川县西北摩天岭南麓及龙门山北端,海拔3837.1米的大草坪,穿流境内西部和南部,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唐家河保护区,青溪、桥楼、曲河、前进、关庄、凉水、七佛、马鹿、竹园汇入黄沙河,注入白龙江,境内流长154公里,河床比降0.5%,集雨面积 1765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0.3立方米/秒,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8.05万KW 有唐家河、寺沟、小湾河、大石河、水磨河、樟河、苏河、毛坝河、楼子河、大院河、马公河等支流2.2 河道治理规划1、航道规划:规划开采区位于清江河上游,河道宽浅,在枯水季节流量较小,该段暂无通航需求。
2、采砂规划:2012年7月由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四大队《青川县清江河/白龙江段河道采砂规划》主要规划区域为清江河、白龙江干游青川河段,其中清江河包括康坝、毛坝子、拟建大坝上游至芦坝、八角庙、苦长坝、后寨坪河坝、毛家湾、小柏树河段、衡柏、苦竹园河坝、方石村河坝、等共计21个河段规划起始年份为2012年至2022年,规划期为10年3、水能规划:清江河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水电开发,干流区规划了多处引水式发电站2.3河道治理措施前几年,由于 5·12地震后灾后重建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河道采砂项目的管理难度大,管理力量跟不上,造成河道乱挖乱采乱堆现象严重,虽经近两年的有效整治,但因投资较大,县内财政无力承担,使得弃砂在河道内堆积如山,严重阻碍了河道行洪,加大了河道的淤塞河道治理主要以防洪堤规划和采砂规划为主1、2009年以来,各重要场镇,重点保护区,均规划了防洪堤工程,青川县城区河段堤防工程长84.57km,主要包括白家乡防洪堤、板桥乡防洪堤、茶坝乡防洪堤、大坝乡防洪堤、大院回族乡防洪堤、房石镇防洪堤、关庄镇防洪堤、观音店乡防洪堤、蒿溪回族乡防洪堤、红光乡防洪堤、黄坪乡防洪堤、建峰乡防洪堤、金子山乡防洪堤、孔溪乡防洪堤、乐安寺乡防洪堤、凉水镇防洪堤、马鹿乡防洪堤、木鱼镇防洪堤、七佛乡防洪堤、骑马乡防洪堤、前进乡防洪堤、防洪堤、乔庄镇防洪堤、桥楼乡防洪堤、青溪镇防洪堤、曲河乡防洪堤、三锅乡防洪堤、沙洲镇防洪堤、苏河乡防洪堤、唐家河旅游区接待中心防洪堤、瓦砾乡防洪堤、姚渡镇防洪堤、竹园镇防洪堤、茅坝乡防洪堤、石坝乡防洪堤,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
2、2012年7月,由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四大队编制完成了《青川县清江河/白龙江河段河道采砂规划报告》、《青川县乔庄河道采砂规划报》,即是在不影响河道稳定,行洪安全、沿江两岸其它建筑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条件下对区域河道内的砂石资源进行合理开发3河势及河床演变分析3.1水文分析3.1.1流域概况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白龙江和青竹江横贯县境,小河、溪沟境内遍布,全县总蓄水量1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0多万千瓦,国家重点能源工程装机70万千瓦的“宝珠寺”水电站处于境内境内第一条大河白龙江发源于阿坝,由甘肃文县碧口镇流入县境,斜贯东部,境内流长62km,流经6个乡镇后进入广元市中区境内第二条大河清江河(又名清水河),发源于县境的摩天岭南麓及龙门山北端,由西北向东南奔腾154km,流经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溪镇、前进乡、关庄镇、凉水镇、马鹿乡、竹园镇后流出县境,汇上寺河于昭化的张家坪注入白龙江境内第三条大河乔庄河,发源于甘肃文县的李子坝,由茶园子的青岩关流入青川县,先由北向南,后转东北,流经8个乡镇后注入白龙江,境内流长79km3.1.2流域气象水文特征境内河流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冬暖夏热。
北部山区地势较高,受西北气流影响较明显,属于寒冷型气候;下游因有西北的岷山山脉,北部秦岭和东北大巴山脉为屏障,西北寒流不易侵入,故冬季霜雪少,而夏季则炎热多雨,秋冬多雾流域气温随地貌呈立体变化年平均气温13.7℃,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3.6℃,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雨量1021.7毫米,年均日照1337.6小时,日照率30%,无霜期243天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巨大3.1.3水文基本资料清江河流域下游设有上寺水文站,附近流域设有剑阁、青川水文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