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心理学简介幻灯片课件.ppt
52页董哲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概论 马丁 塞利格曼 芭芭拉 弗雷德里克森 积极心理学发展方向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 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 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包括心理问题 做出新的解读 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 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艾库玛尔会议 艾库玛尔 Akumal 会议 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1998年1月上旬由塞利格曼出面邀请了心理学家西卡森特米哈伊 Csikszentmihalyi M 福勒 Fowler R 等人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艾库玛尔共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方法和基本结构等问题 所以这次会议也称 艾库玛尔会议 经过一个星期的讨论和研究 这次会议最终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 也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要内容 并分别指定了相应的负责人 三大研究内容 第一大研究支柱 积极情感体验负责人 秋纳 Diener E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以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well being 为中心 着重研究人针对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及产生机制 第二大研究支柱 积极人格负责人 西卡 森特米哈伊会议确定积极人格研究的关键是指定积极人格的分类 只有对积极人半个进行了正确的分类和界定 才有可能为测量 编制标量等提供基础 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了一个设想 那就是依据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关于心理疾病的分类方式来对人的积极品质或美德进行分类和界定 第三大研究支柱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负责人 杰米森 Jamieson K H 这一部分内容就是确定如何使社会 家庭 学校 单位等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 并产生积极情感 积极心理学的形成 1998年Templeton基金会专门为积极心理学研究设立了奖励基金 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 专门发给40岁以下 在积极心理学研究方面有出色成绩的年轻人 一等奖的奖金是十万美元 2000年第一次颁发这个奖时 得奖者是芭芭拉 弗雷德里克森 BarbaraFredrickson 1999年11月9日到12日在美国盖洛普基金会的赞助下 积极心理学在内布拉斯加州首府林肯市召开了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 会议重点讨论了积极心理学的几个重要问题和一些相关概念 还进一步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 2000年1月塞利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在心理学杂志 美国心理学家 第55卷第1期 上共同发表了 积极心理学导论 一文 2002年斯奈德 Snyder C R 和洛佩兹 Lopez ShaneJ 主编的 积极心理学手册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正式宣告了积极心理学的形成 从目前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来看 积极心理学的第一个阶段 通过发起一场运动而求得自己独立的阶段已经完成 积极心理学VS 人本主义心理学 相同点 都强调研究人性的善和积极的一面 都强调积极体验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二者在心理治疗方面的观点也有很多共同点 不同点在对待主流心理学的态度上存在重大区别 在研究方法上存在重大差异 马西米尼和费夫 Massimini Fave 2000 采用文化解释学方法从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角度认为人类的快乐体验 optimalexperience 这一积极品质是影响人心理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且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 巴斯 Buss 2000 则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 从进化论的角度对人类的幸福做了分析 指出幸福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但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 人类只有对其充分关注 才能真正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 不管是人本主义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后现代的 知识考古 的研究方法 甚至是哲学思辨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都可以接受 拿来主义 父亲和女儿的对话 父亲马丁是一个目的性很强又不浪费时间的人 一天马丁在除草 他五岁的女儿妮可却把草丢在空中 又唱又跳 干扰到了他的工作 于是他责备了女儿几句 把她赶走了 可是几分钟以后她又回来了 爸爸 我有话要说 什么事 妮可 爸爸 你还记得我五岁以前的样子吗 从三岁到五岁我几乎每天都在哭闹 在我五岁生日那天 我决定不再哭闹了 那是我做过的最难的一件事 假如我可以停止哭闹 那么你也可以不是个坏脾气的人 马丁 塞利格曼 马丁 塞利格曼简介 他出生于1942年 美国纽约州的奥尔巴尼 儿时的他好动贪玩 13岁那年 他偶然读到了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引论 这本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4年 22岁的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随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R 所罗门潜心学习实验心理学 1967年 25岁的他在著名的科内尔实验室做助理 从一次失败的动物行为实验中 他发现并证明了 习得性无助 的存在 并由此轰动了整个心理学界 马丁 塞利格曼简介 1976年 34岁的他破格晋升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 随着无助感研究的深入 他发现 乐观 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 研究方向也逐渐从悲观转向乐观 1998年 56岁的他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他指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 而应同时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 他大力提倡建立积极心理学 并为这门新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 他是全世界公认的 积极心理学之父 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1967年 当时21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大学生塞利格曼在第一次去自己教授的实验室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当时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正在做一个实验 他们在一个大笼子里用一排矮栅栏隔断 狗可以轻易跨越过去 成两个小笼子 两个小笼子一个有电击 另一个没有 教授和他的助手希望狗在受到电击之后或在听到某个与电击相关联的声音之后能很快逃到另一个小笼子去躲避电击 但实验却进行得很不成功 狗在受电击后或在听到那个与电击相关联的声音时却一动不动地蹲在那 发出 呜呜 的吠声 这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谁也不能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 塞利格曼的假设 塞利格曼对人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许多人存在的诸如压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缘于形成了 习得性无助 类人格特质 对现实具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信念 而不是他们真的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塞利格曼认为 人能否认识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是由个人经验决定的 当个体面临不可控的情境时 一旦认识到无论怎么努力 都无法改变不可避免的结果时 便会产生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 表现出无望 无助和抑郁等消极情绪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习得性无助理论的扩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 塞利格曼又做出了一个新的推论 既然压抑 退缩等消极品质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获得 那么乐观 高兴等积极品质也一定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于是他又进一步将其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展 他把修改后扩展后的理论命名为 解释风格 理论 塞利格曼认为 个体后天不同的学习体验使个体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他用 解释风格 来对人格进行描述 把人格分为 乐观型解释风格 和 悲观型解释风格 乐观与悲观 两种解释风格 乐观 乐观型解释风格 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 特定性的情景事件 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 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 vs 悲观 悲观型解释风格 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自身的原因 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是长期的 永久的 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 普遍的 因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更容易形成抑郁 积极心理学的提出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 塞利格曼终于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积极心理学主张 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出积极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动物习得性无助的发现 推论1 人也具有习得性无助 推论2 人也可以获得习得性乐观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提出 归因风格问卷ASQ 塞利格曼及其同事1979年就开发除了用以测量解释风格的 归因风格问卷 AttributionalStyleQuestionnaire ASQ ASQ的核心就是测量个体对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归因的三个维度 内在的与外在的 稳定的与不稳定的 普遍的与特定的 最初的ASQ由12个假定性情境事件组成 其中6个积极事件 6个消极事件 每一个情境事件有程度不同的7个答案供选择 每个答案分别给予一个相应的分数 最后会得出六个独立维度和3个综合维度的分数 3个综合分数为 消极解释风格综合分 积极解释风格综合分 总分 ASQ ASQ量表经过不断发展 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更综合的量表 其测量内容页得到了进一步细化 不过现在一般不把内在性和外在性维度作为一个单独测量的维度 因为这一维度很难控制 而且从过去大量的研究来看 另外两个维度的状况基本决定着内在性与外在性维度 目前常用的是32个选项的归因风格问卷 NOW 我们就来做一下ASQ问卷 看看自己归因风格 ASQ 分值计算 永久性维度决定一个人会放弃多久 对坏事永久性的解释会造成长期的无助 而暂时性的解释则可以迅速恢复 普遍性维度决定一个人会把无助带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还是只维持在原来的地方 对好事有永久和普遍性解释的人 如果他对坏事的解释是暂时的 特定的 那么他遇到挫折时 他会很快重新振作起来 当他成功时 他会继续努力 对成功做暂时的和特定的解释 对失败作永久和普遍的解释的人 碰到压力就会垮掉 而且很难东山再起 增加乐观和希望 反驳 证据其他的可能性暗示用处回去大家可以练习一下反驳 找出五件不好的事情 仔细聆听自己的想法 观察所引起的后果 并努力去反驳它 然后观察自己的精神又获得激发 因为你打败了消极的想法 最后把这些练习记录下来 练习 welcometousethesePowerPointtemplates NewContentdesign 10yearsexperience 不好的事 想法 后果 反驳 激发 性格力量 性格力量问卷的编制 性格力量问卷的应用 行动价值 VIA 协会是由梅尔森基金会在2000年倡导组建的 旨在为描述积极的青年发展提供概念化和经验性的有效途径 这项举措的焦点在于 目前社会所关注的青年发展这一主题有关的良好性格 良好性格 的意思是什么 良好的性格 一系列积极素质的综合体 马丁 塞利格曼和彼得森组织了一个由社会学家组成的小组 共同商讨制定出了VIA性格力量的分类手册 为积极心理学制定了一个分类标准 完成了一个类似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的评价标准 对人类的优势进行权威地分类与测量 阅读世界上主要宗教和哲学派别的基本论著 列出它们所推崇的美德指出各个宗教 哲学传统都赞同的美德 研究了整个世界跨越3000年历史的各种不同文化 最后 归纳出以下六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 智慧与知识 勇气 仁爱 正义 节制 精神卓越 有关VIA VIA ISVIA YOUTHVIA力量问卷 VIA IS 是成人组的测量问卷 目前已经在200多个国家 五种不同种族的成年人 大院3500000人完成了这份问卷 240个条目 有良好的信度 不如条目的聚合信度 效度 不如性格力量的自我分类 跟熟人所做的报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以及6个月的稳定性 1 对24种性格力量的相对认可度在美国和全世界都高度的一致 2 美国成人和美国青少年之间对整个力量分类表现出一致程度较高 而美国的成人跟研究中其他国家的成人之间的一致性较低 VIA 教育 3 心灵上的力量 热情 感激 希望和爱比起那些头脑上的力量 比如热爱学习 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更为强烈和稳定的关系 4 美国民众完成的问卷得分 在911之后的两个月跟之前所做的结果相比 那些诸如信任 虔诚 希望和爱的性格力量明显增长 而欧洲的被试者中没有这样的变化 5 良好性格与工作 爱情及娱乐相关的平行研究 研究表明 人们所最看重的东西是与是与自己性格力量相一致的工作 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 VIA 军队 6 性格力量在以往的生活危机中所起的影响作用 VIA与教育 积极教育 彼得森 2009 提出 积极的青年发展传统对年轻人的美好品质持一种谨慎而广泛的看法 认为应该提高他们的美好品质 在这个领域里积极心理学可以提供测试和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