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pdf
3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word 教学教学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区别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明白得并把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3.把握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方法(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阻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2、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的差异,分析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实现或保持人口合理容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要紧涉及的是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第一要让学生明白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要紧 要讲到阻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而人口合理容量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什么缘故要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其意义是什么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1、重点(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阻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2、难点阻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一)课程导入(3)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据推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00 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怎么说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14 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2).找出并明白得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依照书本及生活实际,摸索阻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有什么特点和意义?4.世界各国应该如何保持人口合理容量?(三)小组讨论(8)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如何制约它?(正相关、负相关)2、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实现或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四)展现交流(12)展现时应合理划分问题,幸免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包揽所有题目,另外,尽量保证机会均等,每个小组一节课就回答一次问题为好,关于专门积极的小组予以夸奖,但要向其提议把机会让给其他还没有回答问题的小组通过那个环节,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差不多上都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了,还不能解决的,教 师作为精讲内容进行讲解,并视情形适当延伸问题五)拓展练习(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 B科技进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D生活消费水平.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给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 000B.10 000C.6 000D.4 500“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第 45 题4.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P 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 为环境承载力A.B.C.D.5.图示反映了()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 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B.C.D.(六)课后作业新坐标四、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