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教学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doc
13页答案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烛之武退秦师》1. 《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结合围攻郑国的原因是:2. 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可以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 大敌目前,内忧外祸,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意自责:吾不可以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告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迫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5. 烛之武见秦伯时,斩钉截铁,斩钉截铁,以退为进,态度谦和,认可郑亡,逢迎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 烛之武劝告秦伯,貌似谦和,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定句否认了秦发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讲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敢以烦执事7. 烛之武从地理地点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其实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8. 烛之武牢牢抓住秦穆公欲兼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质,指点迷津,谆谆教育,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认为东道主,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了如指掌,理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1/69. 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反复无常、频频无常、不知恩惠、背恩忘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假如只写三句,就写前面三句10. 烛之武说晋壮心勃勃,得寸进尺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1. 烛之武说了然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谨慎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特别生气晋国医生子犯恳求攻打秦军,但是晋文公认为“不可以”,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理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走开了郑国13. 做人不只要有智谋并且还要有仁义,就忧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ì);以乱易整,不武《荆轲刺秦王》1、送别荆轲的人及其穿着的两句是:(经过众嘉宾的穿着来表现出送别氛围的语句)2、经过音乐衬着悲凉悲怆氛围的两句是:;大家的感觉:3、经过环境描绘来衬着氛围,表现荆轲大方赴难、为国牺牲的精神的两句是:。
荆轲在辞别时所吟唱的诗句)(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狂风和河水的描绘来衬托大方悲壮氛围的名句)2/64、荆轲受命入秦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和嘉宾送他到易水岸边荆轲的挚友高渐离击筑,荆轲便大方吟唱了“,”以此表示自己刺杀秦王抱着必死的决心荆轲大方赴难的句子)5、《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高歌的诗句是:,经过众嘉宾的神情表现出送别氛围的语句是:,6、表现嘉宾同仇家忾的画面的句子是:,7、经过音乐衬着大方悲壮氛围的句子是:8、经过动作描绘荆轲表现见义勇为精神的句子是:,9、荆轲和而歌时嘉宾的表现:①《鸿门宴》1.表现大丈夫做事不拘细节的句子:,2.表现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的句子:,3.表示行动和目的不一致的意思的句子:,《沁园春·长沙》1、描绘眺望之景的句子(两句):2、描绘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乐观主义的句子(两句):3、静中有动、活力盎然的场面描绘的句子(两句):4、描绘仰望与俯瞰之景,表现作者对自由解放的神往与追求的句子(两句):3/65、《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重视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仰视:;俯瞰:6、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壮心壮志和广博胸襟的句子(三句):7、《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惋惜的句子(三句):8、诗人旧地重游,惹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庸光阴回想的过渡句(两句):9、表现革命者力量兴盛的句子(两句):(表现了词人年青时意气豪放,强烈有力的特色)10、“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两句):。
毛泽东年青时就起誓为国家民族服务,《沁园春·长沙》中他讨论时政,书写宏文华章的集中归纳的两句11、归纳湘江秋景的一句:表现诗人歧视显贵的一句:12 、以设问结尾,奇妙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的三句:13 、在革命大水汹涌之时,年青人要起到砥柱中流作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奇妙地借用“”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14、写江上光景的两句是:《雨巷》1、诗人频频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五句):2、描绘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惋惜一般的目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惑3、描绘姑娘飘过时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边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4/64、描绘姑娘消逝在雨的哀曲里神情的诗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芳香,消逝了,甚至她的惋惜般的目光,丁香般的伤心5、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事后,我目送她逐渐远去的状况的句子: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6、行走在悠久又寥寂的雨巷中,诗人希望碰到一个如何的姑娘?请用《雨巷》中的原文回答以下问题:一个丁香同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再别康桥》1. 《再别康桥》中表现斜阳下的柳树色彩美和姿态美的两句是:2. 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内心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绘,表达了这类感情,这两句是:3. 《再别康桥》中运用拟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4. 康河的流水和水草表现出的悠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神往之的境地,《再别康桥》中两句“—,—”便直接抒发了这类感情。
5. 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分别,又惟恐打搅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两句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类心情6. 实写康河美的四句:7. 移主为客,两订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逍遥自在的状况的四句:9. 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想、沉浸的两句:10. 集中表现了离其他伤心的三句:11.作者轻轻走开,和康桥依依道其他诗句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道别西天的云彩5/612. 作者在诗中借“”两句表达对梦一般的美好回想的找寻《记念刘和珍君》1、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真的猛士”的讨论的三句:2、描绘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没法忍耐的句子:3、作者对“沉默”的预知(选择复句):4、鲁迅惋惜于我们民族的“衰灭”,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气,希望“爆发”,它警告人们: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