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明太原县城:600余年古城仍保留初建时基本格局.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1517291
  • 上传时间:2021-12-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6.5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晋阳文化研究资料】明太原县城:600余年古城仍保留初建时基本格局作者:xueshiA太原县志》里的县城图A+2013年11月21日09:29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明太原县城位于晋源区晋源街办,距太原市中心15公里 创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o这是一座具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城,属晋阳古城的延续,传承 着晋阳文脉县城的建筑布局精心、独特,俯瞰县城,酷像一只振 翅高翔的凤凰,俗称“凤凰城”县城东西宽约1公里,为凤凰双 翅,南北长约0. 75公里,为凤凰身躯,北门瓮城门洞面东,喻“丹 凤朝阳” o风雨沧桑600余年,古城经历自然、人为和战争破坏,值得庆 幸的是,明代初建时基本布局结构保留了下来沿城墙一圈走下来,大约3公里多,不大的古县城内,现在有 四个村子,住着3000多户人家走在古老乂充满现代元素的县城内,一砖一瓦,一座荒废的古 院落,都记录着古城的历史,见证着古城的沧桑古城岁月:历经沧桑肌理犹存明太原县城建在古晋阳城遗址上,这块土地历史文化内涵浓 厚,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关于太原县的由来,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太原县古晋阳也……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平太 原,愿其城废晋阳并罢军名,置平晋县于故城东北……国朝仍为平 晋县,洪武四年十二月移县治于汾河西,故唐城基之南,至洪武八 年三月改为太原县。

      清道光《太原县志》记载:“太原县城即古晋阳之南关基也 明洪武八年改为太原县景泰元年,知县刘敏因旧基始筑城,周围 七里,高三丈,壕深二丈,门四,东曰观澜,西曰望翠,南曰进 贤,北曰奉宣外城门额,东曰东汾聚秀,西曰西兑金汤,南曰桐 荫晋阳,北F1古原屏翰亡至民国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仍未发生大的改变1937年日本侵华,攻入太原县城,城西北角和城西南角被炸成 豁口1946年一1948年,阎锡山政权为保太原县城,拆掉城楼、角 楼、城垛、寺庙等,修建了碉堡、地堡、炮台等防御工事,仅太原 县城内外就有碉堡等军事设施50多处1958年大跃进时期,拓宽道路、拆除东门、四街临街建筑被锯 掉,台阶被铲平,存留的牌坊和鼓楼也被拆掉I960年以后,人们 开始大规模刨城砖建房,深挖所需的基石……由此,明初建造的这样一座历时数百年的县城,就这样遭到破 坏,所幸的是,现存的还有城墙遗迹百余米,西城门、北城门保存 完好,城内还有一批保存较好的历史民居,以及文庙、龙天庙、东 岳庙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古城格局:俯瞰如凤凰振翅高翔顺着北大街往南走,路面仍保留当时的原迹,青砖铺地,只是 宽约6米的街面,略显拥挤,两边的住宅,部分保留着原貌,镂花 门窗、街门影壁、还有风格各异的屋檐。

      走到城区十字街中心,这里是古太原县城的中心区域,不像普 通的十字街,直来直去,而是略微错开些位置,显得尤为特别那 么,为什么要在这里设计一个小小的弯度?是因为地质原因,还是 另有其因?相传明代初年,官府在建造太原县城时,原本的凤凰城设计也 是四条大街通过十字街心岚通,但在施工时,却被一位高人所拦 他被请到官府后,对知县和监工说:“凤凰城的西门直对风峪,东 门直对汾水,凤凰两翅通过摆动会把风峪的风灵与汾水的水魂都聚 集到它的腹中,如果四条大街直通,风灵便会吹走水魂,而风灵也 无法留住,这样凤凰就会失去灵魂因此,在高人的指点下,将 十字街口有意错开,使其形成…个弯窝,保住了风水,也保住了凤 凰的灵魂而这位高人,正是隐身而退的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关于十字街口的设计特点,还有被人们俗称的“好汉坡”,当 地百姓代代相传,鼓起的十字街口,像是凤凰隆起的凤腹那么,被誉为“凤凰城”的古太原县城,又有着怎样的布局 呢?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会长姚富生介绍说,北门,瓮城门洞向东 开,取“丹凤朝阳”之意,瓮城内的通道两旁各有水井眼,象征凤 之双目城之东西门各向止东、止西,其瓮城外门洞折向止南,表 示凤之双翼尖端指向南方。

      南城门为凤尾,内外两门洞在一条直线 上开向南方,门外宏伟的宝华阁,仿佛凤凰高翘的尾羽组织机构:行政级别高于普通县城 明初再创太原县城,县署的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明清两代完整的县级管理体制上级太原府的派驻机构,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察院,本县的学堂书院、预备仓、养济院,组织机构相 当完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明清吋期的太原县城,行政级别要高 于普通的县城,而普通的县城不会设置布政分司和按察分司布政分司作为布政司的派出机构,掌管着太原县的民政、财政 和人事在当地,正常情况下权力最大,但按察分司掌管司法,不 止之处,可以弹劾布政分司在明清两朝,布政使司是地方行政机关明朝时,承宣布政使 司为国家一级行政区,是承宣布政使的辖区,简称布政使司,负责 一级行政区的民事事务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衙门驻太原府,下辖五 府、三直隶州、H^一州、七十九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形成三个各行其职互不统 属的地方政权机构,合称“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各有派出 机构,分别是布政分司和按察分司按察分司在县城的北街,是按察使司办理一般公务及会客、居 住之所,是掌管司法、监察以及驿传事务察院是都察院的简称, 血属太原府按察使司,位于东街中段,是按察使司办理刑名案件、 勘核词状、提讯囚犯的衙门。

      此外,县城还有用于储备粮食的预备仓;收养无依无靠的孤寡 老人、孤儿、残疾人的养济院;培养了大批人才的桐封书院民俗文化:南街二月二焰火习俗站在古城的北门,正前方清晰可见用青石雕刻而成的城门匾额 “德化”二字,书体清秀、镌刻精细追溯历史,晋阳杰出人物汉 文帝刘恒,在“以德化民”治国理念下,减刑狱、开言路、倡行节 俭、奖嘉孝道,使国家得以稳定发展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延续 了父亲的治国理念,才有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 之治”而这种治国之策,一直沿用至今走进城门,在北大街中段,坐落着一处县城内最大的关帝庙, 始建于明代嘉靖年前作为武庙代表的关帝庙,与其他地方不同之 处是,这里供奉着关羽祖宗三代及先祖的木主神位,另外,还有刘 备、张飞的牌位明清吋期的古太原县城,祭祀文化达到鼎盛,集儒、释、道、 天主、基督于一地,庙、祠、寺、坛多达20多处其中,文庙信仰 作为官方信仰,得到历代官员的修缮,同时也是文人阶层的信仰中 心,现在文庙已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如此密集的祭祀文化,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其中部分 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月二庙会是非常重要的节口,这天是“春社节”,也是民俗 中“龙抬头”的日子。

      庙会这天,最吸引眼球的当属燃放焰火,点 燃“走码儿”,一个高十二层的烟花,顿时万炮齐鸣,火焰腾空, 金碧阁楼与其他烟花交相辉映这种象征节节高升、月月上进的焰火,将雕刻、彩绘、糊裱、 剪纸等传统工艺完全融合,每一环节的制作都精益求精民间制作 人要从正月初五开始准备,“扶神杆”“顶老架”,从最上一层火 神庙开始,把一层层装好的烟花,由活轮先高后低,层层顶起,一 般十二层,闰月则十三层,而顶部装有“十面埋伏”的烟花是最精 彩的部分不同于其他焰火,古太原县的老架火是用老杆做支点, 更侧重于观赏2007年,太原县“南街二月二焰火习俗”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同时,这里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火流星”,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古乐活化石“高氏八音会”等晋商文化:信义无价一诺千金通过十字街口,继续往南走,太原县商会【口址位于南大街这 里是晋商活动的主要场所,本县票号、典当、饮食、客栈、百货等 18个行业数百家店铺商号在此议事、决定商会重大事项等明清时期,太原县商业、物流贸易日臻发达,由于太原县西山 盛产煤炭、白灰、石料等矿产,是晋、陕、豫等地商贩的必经之 地以前,这里可以同时并行两架马车,人来人往,异常热闹。

      醋坊、酒坊、豆腐坊、茶店、饼面铺应有尽有晋阳文化民间研 究会会长姚富生说据《太原市志》记载:至十九世纪40年代,临街商铺多达一百 四十余家,南关、西关车马、骆驼店四十余处繁华的太原县城立刻呈现眼前作为晋商代表秦秀ill, 14岁时 被父亲送往太谷钱庄打工,在化银炉旁拉风箱,不久学会辨别银锭 的本领从小伙计到掌柜、东家,入股“广誉远”,开设“晋泉 隆”银号,购[□买地,收取租金,使秦家的业务扩大至北京、包 头、日本、俄罗斯等地而作为新一代晋商代表康伟,2000年创办太原康培集团有限公 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集团公司麾下拥有五个子公司企 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义 务和责任正是因为…直秉承“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信义无价、-诺千 金”的商业理念,和“和气生财、有利没利长在行、重视德行、不 惜重金聘用人才”的经营理念,并代代相传,让古太原县城的经 济,在不同时期,得以生存并不断壮大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晶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武六红(原标题:600余年古城的前世今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