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急诊科三级医院评审条款课件.pptx

195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279772606
  • 上传时间:2022-04-2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90.30KB
  • / 19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急诊科(核心)条款 2.3.2.12.3.2.1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问患者急危重症问患者 C1 C1 有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有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C2C2 落落实首首诊负责制,急危重症患者制,急危重症患者实行行“ “先先抢救、后付救、后付费” ”C3 C3 落实急会诊制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落实急会诊制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C4 C4 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 制定急诊科与制定急诊科与120120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患者转诊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患者转诊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治疗,保持绿色通道畅通贯抢救治疗,保持绿色通道畅通B B 急诊抢救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善,入院、转诊、转科有病情交接急诊抢救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善,入院、转诊、转科有病情交接A A 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有急诊与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各相关科室、急诊与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有急诊与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各相关科室、急诊与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急诊科能够在患者送达前获取急救中心转送或基层医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急诊科能够在患者送达前获取急救中心转送或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患者信息,院内相关各科室在患者收住院前获取病历资料,提高效率。

      疗机构转诊患者信息,院内相关各科室在患者收住院前获取病历资料,提高效率 2.3.2.2 2.3.2.2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C1 C1 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梗、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梗、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 C2 C2 有重点病种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有重点病种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C3 C3 重点病种相关科室及医务人员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重点病种相关科室及医务人员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B B 有重点病种急诊抢救登记、总结、分析、反馈及持续改进措施有重点病种急诊抢救登记、总结、分析、反馈及持续改进措施A A 持续改进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有成效持续改进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有成效 4.8.4.3 4.8.4.3 急急会诊会诊C1C1医院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医院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C2 C2 有明确的会诊时限规定有明确的会诊时限规定C3 C3 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与遵循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与遵循B B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A A 有会诊实施记录,会诊人员具备相应资质,会诊时限符合规定,会诊记有会诊实施记录,会诊人员具备相应资质,会诊时限符合规定,会诊记录完整,持续改进会诊质量录完整,持续改进会诊质量 1.1.2.1急诊科担任本地区的危重症的诊疗C1C1有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有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理能力。

      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理能力C2 C2 急诊科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急诊科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C4 C4 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3.4.1 绿色通道C1有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C2 有急诊与住院连贯的医疗服务标准与流程C3 医院急诊护理与“120”急救人员、病房间有严格的交接制度,规范患者转接及工作记录B1 有多部门、多科室的协调机制,保障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的抢救治疗 B2 有“绿色通道”病情分级和危急重症优先的诊治的相关规定,保证急诊手术流程畅通,并有妥善处理如下患者的工作流程: B2 (1)特殊人群:“三无”人员、可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者 B2 (2)特殊病种:严重创伤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血管意外等 B2 (3)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 A主管职能部门对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情况定期督导检查、持续改进急诊抢救工作 2.3.1.1 急诊科布局合理C1C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C2 C2 急诊科布局符合急诊快捷流程特点,满足绿色通道要求。

      C3 C3 急诊科、急诊检验、影像检查、药剂科等实行724小时服务 B 急诊科有单独的区域,医疗区和支持区(医技与药房)紧邻 A急诊科有完善的急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满足急诊危重病人抢救需要 2.3.1.2 急诊科人员数量足够且定期培训急诊科人员数量足够且定期培训C C1急诊医师、急诊护士配置满足急诊工作需要 C C2急诊医师、急诊护士经过急诊专业训练,掌握危急重症抢救技能,具备独立抢救工作能力 B B医护人员定期技能再培训,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A 有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2.3.3.1 大规模抢救应急预案C1 C1 医院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C2 C2 急诊科有根据预案制定的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 C3 C3 相关职能部门、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熟悉本部门、本人在应急医疗救援中的角色和岗位职责 C4 C4 大规模抢救工作由院级领导负责指挥协调,由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 B B有大规模抢救登记与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措施 A A 持续改进应急管理有成效 2.4.2.1 为危重患者提供便捷合理的入院制度及流程 危重患者应先抢救后后办理入院C1 C1 有为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制度与流程。

      C2C2 危重患者应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B B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A A 持续改进急诊入院服务有成效 2.6.1.1 知情同意制度,履行告知义务C1C1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C2C2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对患者或其近亲家属、授权委托人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对患者或其近亲家属、授权委托人进行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的同时,能提供不同的诊疗进行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的同时,能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方案C3 C3 医务人员熟知并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医务人员熟知并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B1 B1 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中体现B2 B2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A A 持续改进有成效持续改进有成效 3.1.13.10.2.1 患者安全 4.8.1.1 急诊科布局、设施满足指南需求急诊科布局、设施满足指南需求C1C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C2 C2 主管职能部门熟悉急诊科建设基本要求 B B急诊科有单独的区域,辅助检查、药房等区域距离急诊科的半径较短,提高急诊服务效率 A A医院认真贯彻与执行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并不断改进 4.8.1.2 急诊科人员满足需求、具备基本抢救技能急诊科人员满足需求、具备基本抢救技能C1C1急诊科固定的急诊医师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 C2C2急诊科主任由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C3C3急诊科固定的急诊护理人员不少于在岗护理人员的75%,护理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C4C4急诊科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 C5C5急诊监护室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C6C6急诊病房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C7C7主管的职能部门人员熟悉急诊科人员配备要求 B1急诊医师以主治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70%) B2急诊护理人员以护师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70%) B3急诊手术室由专职护理人员、或由病房手术室统一管理 A医院对急诊人力资源配置有规划、有落实措施,急诊人力资源配置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8.1.3 急诊科人员定期培训、达到要求C1C1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有考核记录 C2C2急诊监护室固定医师与护理人员均经专业培训,技能考核合格 C3 C3 有年度的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B1 B1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技能评价与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有记录 B2B2对轮转的医师和护理人员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与教育的记录 B3B3无毕业三年以下医护人员独立执业 A A主管部门对急诊科及监护室医护人员培训有规划、有措施、有监管,不断提高急诊人员诊疗水平 4.8.1.4 急诊科抢救由主治医师以上主持C1 C1 有统一规范的急诊(含抢救)服务流程 C2 C2 有明确的各部门、各科室职责分工与服务时限要求 C3 C3 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 C4 C4 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至少做到: C4 C4 (1)医院凡已经设置的临床内科、外科专业科室(包括介入专业)均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C4 C4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C5 C5 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B B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和口腔专业等医师承担本专业急诊工作A主管部门对急诊抢救工作有监督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4.8.2.1 与挂钩的基层医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与挂钩的基层医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C1 C1 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C2C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C3C3有急诊病历质量评价的记录,评价结果纳入医师、护理人员个人的技能评价 C4C4有急诊与挂钩合作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的急诊转接服务机制 C5C5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B B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 A1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实现急诊与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各相关科室、急诊与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 A2急诊科能够事先获取转诊患者信息,提高抢救效率 4.8.2.2 急诊科重大突发事件急诊协调管理急诊科重大突发事件急诊协调管理C C1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由院级领导负责指挥协调。

      C C2有关职能部门职责明确,负责协调急诊科日常管理 C C3有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调与协作流程 C C4相关管理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1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记录 B2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演练 A主管部门对急诊抢救工作有监管,定期评价医院急诊体系对院内外紧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4.8.3.1 4.8.3.1 加强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有效加强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有效 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C C 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并落实 B1 B1 检诊、分诊人员经过培训,熟悉急诊检诊、分诊业务 B2 B2 检诊、分诊准确率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抢救 B3 B3 非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妥善处置,有去向登记 A A主管部门对检诊分诊工作有监管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