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doc
11页1【创优导学案】2014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题(人民版):第 3 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含解析)单元综合检测(三)(学生用书为活页试卷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检测范围:专题四、五)(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 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 ( )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到 ④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 D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影响①不符合题意,费正清仅强调了“1949 年以来的中国革命”的影响,并未涉及政权的性质;②虽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③正确,材料明确说明是“最少为外人所知”;④正确,材料认为“1949 年以来的中国革命”涉及的人数、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综上分析,故选择 D 项。
2.“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 正确的是( )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 ①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 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 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③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2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 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解析 A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共同纲领》颁布于 1949 年 9 月,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 B 项;1954 年宪法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国家性质的是《共同纲领》,故排除 D;20 世纪 90 年代末,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 C 项;答案选 A 项。
3.1957 年 3 月 25 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指出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解析 D 材料只是指出联邦制不适合中国国情,故①错误;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②错误周恩来讲话指出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故④错误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故③正确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道:“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 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 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A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好的政治制度,在于它本身有自我改变、调节能力,能自发的适应现实环境,它自我发展、完善的机制应该是它本身的一部分据此本题中各项都能反映这一特点,本题选 A 项35.“人民的解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基本主题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 ( )①结束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 ②国内各民族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 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及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的解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各个方面都解除了旧的束缚,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和权利,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 D 项6.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这份文件应该是 (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 C 根据材料信息“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7.将政治协商会议看做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主要是因为政治协商会议( )A.每年召开一次由全体政协委员参加的会议B.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C.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D.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广泛性的特点解析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多党合作的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因此答案为 D 项8.右图《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在回忆其被抄家的情景时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4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B.文革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D.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局面解析 B 关键信息是“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充分说明当时社会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B 项正确。
9.下图为小明同学从家中的旧物里找到的一张毕业证书,上面有“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最高指示”等字样,颁发单位落款为“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革命委员会”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此毕业证书应该颁发于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 D 根据材料中的“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最高指示”等可知,当时 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再结合颁发单位落款“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革命委员会”可知,这应该颁发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0.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 50 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解析 D 这是关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情景的描述,说明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实现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故 A 项错误;农村基5层选举和政府机构无关,也不能说明直接选举全面展开,故 B、C 两项错误。
11.1961 年 6 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 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此分析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解析 B “一国两制”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的,且中国于 1971 年就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由此排除 A、D 两项材料体现的是 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观点,表明毛泽东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答案为 B 项12.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其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 A 就国内看,“左”倾错误 统治已经结束,中国已经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就国际看,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为世界普遍接受,故①③正确。
一国两制”方针是邓小平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的,②错误;台湾直到 1987 年才被迫采取了一些对大陆的开放措施,④错误13.下列四幅图是反映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关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6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 ③马英九的连任表明两岸统一指日可待 ④国际反华势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障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 C ③是对台海形势的错误估计,①②④是正确答案14.2009 年 6 月 27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珠海市南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岛上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这说明“一国两制” ( )A.其实践日益丰富发展B.保证了澳门经济的繁荣稳定C.适合中国的任何地区D.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解析 A “一国两制”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横琴岛属于广东省珠海市,澳门大学在横琴岛建设新校区并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管理,是“一国两制”内涵的发展15.(2013·大连期中)“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
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武装的方式解析 C 从诗中“两岸贵合避干戈”可知 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与题干无关,D 项说法不正确16.(2013·银川一中月考)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实行无敌国外交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解析 D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故选 D 项,其他选项是以 D 项为基础取得的成果17.(2013·大连期末)20 世纪 70 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7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 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不能表明 (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B.美国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C.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新中国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解析 B 材料反映了台湾退出联合国的史实,时间为 1971 年,同时也是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而这时,美国还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故 B 项符合题意。
18.下图是 1949~2008 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