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拿来主义》(第1课时)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19页作作者者介介绍绍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 ,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政府奉行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卖国主义政策, ,实行反革命文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围剿”, ,主张主张“全盘西化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伍中, ,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 ,反对吸收反对吸收外国文化外国文化, ,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写下了这篇杂文, ,批驳了错误思潮批驳了错误思潮, ,提倡提倡“拿来主义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缘起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且介””,以表愤懑以表愤懑且介且介亭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理清思路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71~71~71~7))))批判批判“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树立自己的观点 1. 1.((1~21~2):揭露):揭露“送去主义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可耻行径,提出“拿来拿来”的主张 2.2.((3~53~5):指出):指出“送去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拿来主义” 的主张 3.3.((6~76~7):指出):指出“送去主义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8~98~98~98~9))))阐明阐明“拿来主义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的具体内容 第第第第三三三三部部部部分分分分((((10101010))))总总结结全全文文,,并并提提出出实实行行“拿拿来来主主义义”的的人人应应具具有有的的条条件件,,以以及及实实行行“拿拿来来主主义义”的的重重要要性性和和紧紧迫迫性。
性闭关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拿来主义特点特点实质实质利弊利弊读课文填写下表读课文填写下表闭关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拿来主义特点特点 自己不去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别人也不许来只是送出去只是送出去送去之外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还得拿来实质实质利弊利弊读课文填写下表读课文填写下表闭关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拿来主义特点特点 自己不去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别人也不许来只是送出去只是送出去送去之外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还得拿来实质实质 惧外、排外惧外、排外媚外、卖国媚外、卖国爱国爱国和平交往和平交往利弊利弊读课文填写下表读课文填写下表闭关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拿来主义特点特点 自己不去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别人也不许来只是送出去只是送出去送去之外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还得拿来实质实质惧外、排外惧外、排外媚外、卖国媚外、卖国爱国爱国和平交往和平交往利利或或弊弊丧权辱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割地赔款导致送去主义导致送去主义经济衰败经济衰败主权丧失主权丧失贻害子孙贻害子孙人自成为新人人自成为新人文艺自成为新文艺自成为新文艺文艺读课文填写下表读课文填写下表快速阅读第快速阅读第1 1节到第节到第7 7节,思考:节,思考:1、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批判批判““闭关主义闭关主义””和和““送去主义送去主义””。
重点在重点在““送去主义送去主义”” 2、作者是怎样批判、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送去主义义”的的? 请完成小练习请完成小练习 作者先指出了作者先指出了“送去主送去主义义”产生的根源是产生的根源是__________,其实其实,两者是一脉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然后列举了相承的然后列举了“送去送去主义主义”的表现有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和和_______________,以及以及_________. 接着接着,作者一针见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血地指出了“送去主义送去主义”的的实质是实质是_____________,最后最后又形象的揭示了又形象的揭示了“送去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的危害:一是导致一是导致___________,二是导致二是导致____________表现表现闭关闭关主义主义送去送去主义主义实质实质危害危害闭关主义闭关主义送古董送古董送梅兰芳送梅兰芳崇洋媚外崇洋媚外经济衰败经济衰败主权丧失主权丧失送古画新画送古画新画细读第一节,思考回答:细读第一节,思考回答:1 1、、““又碰了一串又碰了一串钉子钉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2、、““别的且不说罢别的且不说罢””,,““不知后事如何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在揭等语句在揭露中起什么作用?露中起什么作用? 3 3、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送去主义送去主义””,为,为什么要从什么要从““闭关主义闭关主义””谈起?谈起? 18421842年年 ,中英,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
18601860年,中英法俄年,中英法俄《《北京条约北京条约》》18951895年,年, 中日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 19011901年,与西方年,与西方1111国,国,《《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又碰了一串钉子又碰了一串钉子”讨论:讨论:““别的且不说罢别的且不说罢””的作用的作用 •使论述的范围明确使论述的范围明确•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句话是反语意思是:用活人这句话是反语意思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表现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表现为什么要从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闭关主义”谈起?谈起? 明确:国民党的明确:国民党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与清王朝的与清王朝的“闭关主闭关主义义”有着内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有着内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不妨先看清王朝的一致的我们不妨先看清王朝的“闭关主义闭关主义”,当当时清政府以时清政府以“国情特别国情特别”等为借口,盲目排外,与等为借口,盲目排外,与世隔绝,世隔绝,“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结果怎样结果怎样?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的境地,最终在别人?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的境地,最终在别人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碰了一串钉子碰了一串钉子” 再再看看“送送---”,,“到现在到现在”,自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闭关自守闭关自守”的的“大门大门”早就没有了,早就没有了,“守守”也失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由“闭关主义闭关主义”走向另一个极走向另一个极端端“送去主义送去主义”从历史上的从历史上的“闭关主义闭关主义”起笔,起笔,意在说明:意在说明:1)二者是血脉相承、衣钵想继的;)二者是血脉相承、衣钵想继的;2))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 对象对象思想特征思想特征 结果结果 尼采尼采送去主义送去主义细读第三节,思考:第细读第三节,思考:第3 3段用了什么论段用了什么论述方法?述方法? 只是给予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没有好结果发了疯发了疯只想送去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不想拿来子孙沦为子孙沦为乞丐乞丐以尼采为例,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以尼采为例,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送去主义会造成自欺欺人、中国永远贫穷送去主义会造成自欺欺人、中国永远贫穷落后的后果。
落后的后果朗读第四节,思考回答:朗读第四节,思考回答:““抛来抛来””、、““抛给抛给””、、““送来送来””各指什么各指什么意思?对意思?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应怎样理解?样理解? ““抛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或目的价的送人,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或目的抛给抛给””是指有目的的、恶意的输出是指有目的的、恶意的输出抛给抛给= =送来送来= =““奖赏奖赏””= =侵略侵略(冠冕些)(本质)(冠冕些)(本质) 读第五、六、七节读第五、六、七节 1 1、、““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送去’’再说什再说什么,否则太不么,否则太不‘‘摩登摩登’’了了””一句一句 有何作用?有何作用?推开上文,提出主张,由破向立过渡推开上文,提出主张,由破向立过渡 2 2、、 ““送来送来””和和““拿来拿来””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 ?“送来送来”不等于不等于“拿来拿来”.“送来送来”是被动接受是被动接受,而而“拿来拿来”是主动获取是主动获取;“送来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文化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文化的侵略的侵略,而而“拿来拿来”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拿,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拿,是取其精华。
是取其精华4、用一句话说明怎样、用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拿”? 我们要我们要运用脑髓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自己来拿! !--------------有思考有思考 ----有鉴别有鉴别----有选择有选择3 3、请说出第、请说出第6 6段的论题、论证方法和结段的论题、论证方法和结论论题:送来论题:送来论证方法:例证法论证方法:例证法结论:结论:“送来送来”不是不是“拿来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