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女性形象的翻译策略.doc
4页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女性形象的翻译策略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女性形象的翻译策略摘 要:女性主义要求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重新 评价与提升,培养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的女性读者赛珍珠是首 位把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翻译为英文的译者,作为一位接受过西 方教育又精通中国文化的女性译者,她在翻译过程中对小说中被异化 的女性形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体现了其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形象 《水浒传》翻译策略 19世纪末期,随着西方国家女权运动的发展,法国女权者Hurbertine Auelert首 先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概念,在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 性别上的差异是“一种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男女身份做出的不同 价值评价”,并且源于性别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在漫长的社 会发展中不断形成的I960年女权主义运动兴起,文学领域方向的 女性主义理论研究逐渐发展,0的是不断改变传统教育中和社会生活 实际的性别歧视,揭示占主导地位的父权结构的模式,并且耍求对女 性主义文学创作进行重新构建,从而建立文学上的女权主义的理论视 角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法国翻译评论家吉尔将翻译的过 程比喻为“不忠的美人”,在中国,传统上认为在译本中“翻译是媒 婆,创作是处女”,体现了性别差异的隐喻和喑示。
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既要忠于原文的女性形象,又必须体现为男权服务的“他者” 和“第二性”的不同点,这是因为当时翻译者没有话语权文化研究 学派的代表者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现代翻译方向研究至关匝要的是 解除原作和译本为两个对立面的二元翻译观的束缚,认为翻译过程是 一种有文化发展研究相关的非静态活动另外,女性主义的翻译观是 文本的单一表达的反对,并且坚信译文的文本必须包含多重表达,允 许读者有不一样的理解一般认为,意义是固定某点时间的特点,是 市一定环境中工作的某人为特定的目标而形成的,由此看来,翻译本 身意味着展示意义的多样性和差异因此,在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过 程中,有三种翻译策略被广泛接受和讨论,即加写前言和脚注、增补和劫持改写,在译木中体现女性主义的视角,掌控女性主义研究的话 语权 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描述了绿林英雄的侠义精神和满载阳刚之美,但是在这个以男性英雄为主导的世界中的女性 却不被人赞美,比如潘金莲和阎婆惜等人是淫荡的代表,并且梁山上 的女性英雄们都有男性化的特征,比如母夜叉孙二娘,没有展示任何 的女性的温柔在我国封建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女人无才便 是德”,“红颜祸水”,这是对女性歧视和不尊重,认为女人只是男 人的附属品,不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和体验。
在《水浒传》作品中, 作者表达了很多封建男权思想,因此这是一部典型的反映男权主义地 位的文学作品美国女性作家赛珍珠长期在中国生活,对传统意义上 的男权位主导的思想非常了解,因此,她在文学作品中展示和描述了 女性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创造了很多睿智、温柔、坚强的中国女性代 表尽管赛珍珠本人并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是一名女性主义者,但是我 们可以发现,在口传中,赛珍珠叙述:“因为同父亲结婚已经三十年 了,我的母亲自然而然成了女性主义的拥护者赛珍珠能够从女性 主义的视角处理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对于《水浒传》的文学翻译有独 到的理解和深刻的解读因为翻译者同时也是读者,她口己非常喜欢 这个故事,所以能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看待那些被极端化的女性人物 形象 在女性译者赛珍珠和男性译者沙博理的《水浒传》两个不同译木中,通过对其中的代表性的女性描述的翻译策略的研究,可 以发现不同性别的文学翻译者对女性角色的不同视角的解读 1.译木中对以男性为主导的权力政治的斗争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对当吋的社会的权力和政治斗争的描述,女性主义翻译者会 强烈展示对于男权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体现女性角色在当时社会中的 压抑、无助和反抗。
例如,《水浒传》作品中人们广泛认识的一位女 性形象,潘金莲,一宜以来,是不忠和淫荡的女性形象的代表但是, 在原作品中,潘金莲的出生是这样描述的:“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 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作潘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 那个大户要缠他,这使女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 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送于武大……”从中可以发现,潘金莲 只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因为不肯依从,所以最后被主人骚扰和送人在这一段翻译过程中,沙博理展示了男权主义的视角,他翻译成为 Jinlian didn, t want him,但是忽视了,在中国I口社会的封建传统 中,一个婢女是不会没有勇气和能力做出反抗的赛珍珠却把同样的 部分翻译成"she would not give in to him” ,可以发现她的翻译 体现了女性主义的视角,充分展示了在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男权社 会里,潘金莲的倔强、勇敢、敢于反抗的角色特点因此,赛珍珠在 此时掌控了女性的话语权,对潘金莲这样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巨大颠覆, 导致读者对文学作品中代表女性主主义的角色进行重新建构和理解 赛珍珠的译本一方面体现了潘金莲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另一方面没有 牺牲原文的意思和特点,赛珍珠的翻译过程是完全符合女性的心理和 社会发展过程的,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传译。
2.译木中从 不同的视角挖掘人物特点 女性主义的文学翻译的理论基础是翻 译者必须发挥话语权和主动性,对于作品要产生不同视角上的理解, 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活力在《水浒传》原文中,还有一位女性角色 阎婆惜,一直被认为是荡妇的形象,但是在赛珍珠的译本中却有了不 同的视角解读阎婆惜原先是一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后因为得到宋江 的帮助而送于他人,两个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夫妻该小说中第二 十回写道: ^her heart was pleased^ , she was willing enough to think well of him."可以发现,其中赛珍珠从女性主义视角对阎婆 惜的心态进行描述和翻译,真实体现了女性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吋的内 心喜悦感由接下来的一句 uthere was love enough between them^ , 我们可以发现,赛珍珠仍然从女性主义理解角度看待阎婆惜和张三之 间的感情在译本中,赛珍珠用了若干动词表达出两人的动作,也让 读者体会到两人Z间的真实感情沟通沙博理,作为一名男性翻译者, 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点,读者也不会有真实的情感的体验 3.译 本中体现的干涉语言策略 翻译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为了得到身份的认同,在译本中体现干涉的语言上的策略。
在以男性英雄 为主导的文学作品中,赛珍珠在很多描述部分进行了干涉和改写的语 言策略在《水浒传》作品中,有一位一丈青扈三娘尤为显眼,美貌 与武艺都有,并且对于她的描述很精彩但在当吋,作品中完全没有 对她的话语的描述,从开场到最后死去没有一句话语的表达,只是在描写王矮虎对阵吋的卑鄙行为吋,内心的独口是:“这厮无理! ”在 作品中,赛珍珠翻译时使用了 female,并不是用简单的lady或者是 girl称谓,就表示了对她的敬意扈三娘作为一位封建时代中社会 地位较高的女性人物,遇到了愤懑的事情也不会向说出一些很粗鲁的 语言,所以赛珍珠最后只用了 mannerless这个词,这样就可以比较 文雅的话宣泄愤怒之情,符合当吋的人物身份和心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的女性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 现,赛珍珠能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对于 当被歧视和失语的女性角色,并没有对原先作品中的偏见…味附和, 而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文学翻译策略使女性角色的形象生动、富有情 感翻译者对于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描述不是任意的,而是应该充 分考虑女性文化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充分展示翻译者的主体能 动性,最终译出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康•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J]•语文学刊,2007 (9)・ [2]朱占青.《水浒传》女性形象: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映射[M]•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1 (6) . [3]孙书平.由《水浒传》女英雄形象看女性角色意识的觉醒和转型[J] •女性文学研究,2008 (11)・ [4]王庆华.《水浒传》中女性英雄形象的解读[J]・辽宁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7) . [5]张家国•另一种丑化一一以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为考察对象[J]・长江工程职业技学院学报,2007. [6]魏崇新.《水浒传》一个反女性的文本[Z].明清小说研究,1997 (4) .34. 基金项目:湖北理工学院科研项目”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木中的女性形 象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3xjrl2Q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