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论(1).doc
9页消费理论介绍消费理论介绍消费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消费指的是居民户在最终的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研究消费理论,就是要找出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情况,现在公认的消费决定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其次是财富等其他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基本经济学理论,自凯恩斯以来,有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假说,最著名的有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ni) 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M.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和杜森贝(J.Duesenberry) 的相对收入假说这些不同的假设性消费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但这些假说又都有自身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个理论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一书中提出凯恩斯认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绝对收入假说的一般表达式为:c=c(y)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中包括三个假设:三个假设:假假设设一一边边际际消消费费倾倾向向递递减减规规律律 他从心理规律角度考察了消费倾向的变动规 律,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是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因为人们所增加 的收入并没有完全消费。
边边际际消消费费倾倾向向(( M MP PC C))是指消费的增量 △C 和收入的增量 △Y 之的比率, 也就是增加的 1 单位的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为: 0Yt-1),则现期持久收入小于现期收入(Ypt 其消费函数为:C=aWR+bYLC=aWR+bYL其中,C 为年消费额,WR 为实际财富,a 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 为工作收入,b 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图中横轴 T 表示时间,纵轴 r 表示消费或储蓄的价值量,莫氏将人的一生分为就业前期(OT1) 、就业期(T1T2)和退休期(T2T3)三个阶段,除了就业期进行正储蓄外,其余两个期间只有消费,储蓄为负(两个阴影部分) 按消费效用最大化原则二者正负抵消,在生命周期内实现收支平衡,即使有遗产也是一种无意识的结果生命周期假说的评价生命周期假说的评价生命周期假说把消费与一生收入和财产联系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首先,它解释了消费函数之谜,说明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短期中消费波动的原因具体的,在长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大致是不变的,可支配收入中劳动收入的比率(YL/YD) 也是大致不变的,因此,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大致相等但在短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是变动的,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价格变动其次,这一理论还可以用来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消费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阶层家庭消费的差别、消费的逐季变动等问题。 对生命周期假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一假说的一些假设条件上例如,储蓄无利率、生命周期与预期寿命的确定性、消费者的理性等等上述四种消费理论都是以消费行为为理论基础来研究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绝对收入假说侧重于消费者的短期行为研究,而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都是在不同程度上侧重消费者的长期消费行为的研究。





